邓云丹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科技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蒜素对肝癌细胞血道转移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肝癌小鼠模型肿瘤细胞经血道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理。方法:取昆明小鼠36只,尾静脉接种H22肝癌细胞悬液后用不同浓度的大蒜素溶液干预1周,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观察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取脾和胸腺称重后分别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实验组小鼠脾指数明显增高且具较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胸腺指数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各实验组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肿瘤抑制作用,高浓度组(F组)最明显。结论:大蒜素能显著促进脾的生长,且能一定程度促进胸腺的生长,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较高浓度的大蒜素具有抑制H22肝癌血道转移模型肺转移作用。
- 刘丹璐邓云丹崔芬芬王强魏育才
- 关键词:大蒜素脾指数胸腺指数抑瘤率
- 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施行的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机械瓣双瓣膜置换术、且完成了术后≥5年超声心动图评价的20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60例,女144例;年龄15~74(48.42±11.00)岁。术后随访时间5~13(6.34±2.05)年。观察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超声心动图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左心房径(LA)、左心室径(LV)明显缩小(P〈0.05),右心室径(R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增加(P〈0.05)。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术后LA、LV、左心房面积(LAA)、左心房容积(LAV)、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MPGmv)、二尖瓣速度时间积分(VTImv)及二尖瓣压力降半时间(PHTmv)均明显减小或降低(P〈0.05),而二尖瓣有效瓣口面积(EOAmv)、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mv)明显增加(P〈0.05);以二尖瓣反流为主的患者术后LA、LV明显缩小(P〈0.05)。以主动脉瓣狭窄为主的患者术后LV、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主动脉瓣最大前向血流速度(Vav)及平均跨瓣压差(MPGav)均明显减小或降低(P〈0.05),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EOAav)、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av)明显增加(P〈0.05),而左室后壁厚度(LVPW)变化不明显(P〉0.05);以主动脉瓣反流为主的患者术后LV、LVM、LVMI、EOAav及EOAIav均明显减小(P〈0.05),而Vav、MPGav明显增加(P〈0.05)。在二尖瓣部位,与置入25mm瓣膜患者相比,置入27mm瓣膜患者Emv、MPGmv及VTImv均较低(P〈0.05);在主动脉瓣部位,与置入21mm瓣膜患者相比,置入23mm瓣膜患者Vav、MPGav及VTIav均较低(P〈0.05)。术后远期二尖瓣部位
- 梁春水唐红任荣何帆邓云丹肖锡俊
- 关键词:双瓣膜置换术术后随访
- 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后两年超声心动图评价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评价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ricuspid anunloplasty,TAP)的二尖瓣置换(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术患者术后2年三尖瓣及右心室功能。方法 纳入我院2012年4~11月术前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检查提示存在三尖瓣瓣环扩张,仅有轻度三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需行MVR手术的患者36例,年龄22~64(45.56±11.36)岁。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TAP组,18例,行MVR同期行TAP,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45.67±12.49)岁;NTAP组,18例,MVR同期不行TAP,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45.44±10.48)岁。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体外循环资料。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术后2年分别进行UCG评价。结果 术后2年TAP组患者的右心房最大长轴径(the maximal long-axis of RA,RAmla)、中部短轴径(mid-RA minor distance,RAmmd)、左心室长轴切面右心室径(right ventricle dimension,RVD1)、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三维右室收缩期末容积(3D RV end-systolic volume,3DRVESV)、三尖瓣瓣环舒张期末内径(tricuspid valve ann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TVAEDD)及收缩期末内径(tricuspid valve ann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TVAESD)均明显小于NTAP组患者,而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三尖瓣瓣环缩短分数(percent shorting of tricuspid valve annulus,PSTVA)则明显高于NTAP组患者,虽然术后2年两组患者三维右心室舒张期末容积(3D RV end-diastolic volume,3DRVEDV)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但TAP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明显优于NTAP组患者,此外术后2年TAP组患者的TR构成比明显优于NTAP组患者。结论 三尖瓣瓣环扩张仅有轻度TR的MVR患者同期行TAP有利于患者术后2年三尖瓣及右心室功能的恢复,这对于减少术后远期患者TR的残留及加重是有益的。
- 邓云丹李永波钱永军何帆林富顺唐红刘关键肖锡俊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反流三尖瓣成形右心室功能
- 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对影响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指导患者术后早期的抗凝治疗。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门诊随访时登记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6个月)288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一般临床资料(心功能、心律、手术方式等)及门诊复查时的抗凝治疗相关数据,其中男93例、女195例,年龄21~68(47.30±9.31)岁。本研究所采用的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范围为1.60~2.20,可接受的INR范围为1.50~2.30。以周为单位进行华法林剂量的调整,当INR超出可接受的范围时进行相应的华法林剂量调整。以纳入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表面积及相关临床因素为观察指标,分析这些指标与术后早期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结果性别是影响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因素之一(P<0.05),女性患者术后早期抗凝治疗所需的华法林稳定剂量低于男性患者。而在不同年龄、心律、心功能、手术方式的患者之间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合并的疾病对患者早期华法林稳定剂量无显著影响(P>0.05);同期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则其术后所需的华法林稳定剂量显著低于那些未同期行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P<0.05)。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表面积与华法林稳定剂量之间有相关性,其影响程度(R2)分别为1.2%,3.2%,3.5%,1.1%,4.2%;以华法林稳定剂量为因变量,以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表面积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方程可解释6.1%的华法林稳定剂量。结论在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给予患者抗凝治疗时应考虑不同的术前因素、药物因素及人口学因素对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华法林稳定剂量与年龄、身高、体质
- 何帆任荣刘关键邓云丹林富顺肖锡俊
- 关键词:机械瓣置换早期抗凝华法林剂量
- 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同期行非环三尖瓣成形的远期效果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评价采用非环的三尖瓣成形技术的远期临床结果。方法纳入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我们施行的机械瓣二尖瓣置换且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并完成了术后≥5年超声心动图复查的患者401例,其中女309例、男92例,年龄17~71(46.2±12.0)岁;窦性心率66例、心房扑动2例、心房颤动333例,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9例、Ⅲ级380例、Ⅳ级2例。三尖瓣成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瓣叶修补、二瓣化(bicuspidization)和改良Kay成形术。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5~10(7.4±1.4)年。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远期右心房[RA,(57.6±13.0)mm vs.(49.3±13.2)mm]、右心室[RV,(23.2±4.7)mm vs.(22.0±3.6)mm]、左心房[LA,(59.7±19.0)mm vs.(53.6±14.7)mm]及左心室[LV,(49.3±8.6)mm vs.(47.7±6.2)mm]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相比,术后远期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0.3%±8.9%vs.61.7%±8.3%)及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32.6%±6.3%vs.33.8%±5.5%)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相比,术后远期患者三尖瓣瓣环舒张期末内径[TEDD,(35.9±5.7)mm vs.(32.8±5.9)mm]、三尖瓣瓣环收缩期末内径[TESD,(9.4±5.7)mm vs.(26.5±4.9)mm]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相比,术后远期患者三尖瓣反流(TR)构成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尖瓣病变患者以三尖瓣瓣环径作为同期行三尖瓣成形的手术指征是合理的,采用非环联合的个体化三尖瓣成形术同样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结果,此外对患者术后TR应积极给予口服利尿剂。
- 肖锡俊邓云丹钱永军林富顺罗毅许超
-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远期观察
- TTR及FTTR评价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患者的抗凝治疗质量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采用治疗范围时间(TTR)及治疗范围时间分数(FTTR)评价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早期患者的抗凝治疗质量,以期为进一步改善这些患者的抗凝治疗质量提供证据。方法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4月门诊随访时患者(术后≤6个月)的临床资料,采用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范围为1.60~2.20、可接受的INR范围为1.50~2.30及以每周为单位的华法林剂量调整方案,当INR超出可接受的INR范围时进行相应的华法林剂量调整。分析患者术后6个月内与抗凝治疗相关的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TTR和FTTR评价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患者抗凝治疗质量。结果共纳入机械瓣置换手术患者477例,随访总时间为78 918 d,收集患者INR检测结果共2 755份,INR检测值范围为0.92~7.72(1.83±0.64)。在目标INR范围内(1.60~2.20)患者所服用的华法林剂量为5.00~35.00(18.15±3.99)mg/周,在可接受的INR范围内(1.50~2.30)患者所服用华法林剂量为5.00~39.38(18.29±4.08)mg/周。随访期间在目标INR及可接受的INR范围内其TTR分别为36.85%(27 079.5 d/78 918.0 d),49.84%(39 331.5 d/78 918.0 d);FTTR则分别为37.31%(1 028次/2 755次),50.01%(1 378次/2 755次)。在本研究术后随访达到6个月的患者的目标INR及可接受的INR范围内的TTR分别为46.04%(3 902.5 d/8 475.5 d),59.49%(5 042.0 d/8 475.5 d);而这些患者的FTTR则分别为46.81%(206次/440次),60.45%(266次/440次)。本研究纳入的患者随访期间3例脑梗塞均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1例术后2个月出现短暂性肢体活动障碍,1例术后6个月常规超声心动图复查发现存在左房血栓,其余患者未发现出血及死亡事件。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抗凝治疗策略对机械瓣置换术后早期患者是适当的。为进一步改善这些患者的抗凝治疗质量,术后尽早开始抗凝治疗、加强患者抗凝知识的教育及适当增加INR检测频率均是必要的。
- 何帆任荣刘关键邓云丹林富顺肖锡俊
- 关键词:机械瓣置换早期抗凝华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