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力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新闻
  • 2篇受众
  • 2篇网络
  • 2篇网络信息
  • 1篇新闻价值
  • 1篇新闻效应
  • 1篇性格
  • 1篇性格特征
  • 1篇学堂
  • 1篇遗产
  • 1篇舆论
  • 1篇舆论引导
  • 1篇责任感
  • 1篇正本
  • 1篇正本清源
  • 1篇中国高校
  • 1篇人际
  • 1篇人际关系
  • 1篇三长
  • 1篇师范

机构

  • 9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9篇邓力
  • 2篇何卫东
  • 1篇明子丹
  • 1篇董娅
  • 1篇陶举虎
  • 1篇汤兴华

传媒

  • 3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探索
  • 1篇新闻界
  • 1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重庆职业技术...

年份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编才三长”论被引量:5
2003年
当代编辑从事着与各种思想、知识、信息打交道,并对其进行采集、整理、加工、传播的社会活动,编辑主体的素质关系着传承人类文明这一编辑目标的实现状况及实现程度。在当代编辑环境下,必须坚持强调以博学、通识、专能作为编辑主体的追求境界,以编德作为"编才三长"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和保证。
何卫东邓力
试论导受的实践必要性及其实践策略
2004年
引导受众接受,即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引导受众接触新闻、选择新闻、理解新闻、记忆新闻,促使受众的思想情感价值态度向着传播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是新闻价值实现的需要,也是新闻导向作用发挥的需要。新闻的导受策略在于以新闻的价值性来满足受众需要,以新闻的艺术传播来吸引受众接触。
邓力明子丹
关键词:新闻
中国高校校报改革的一个方法指令——简论校报信息源的开掘
一“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借用鲁迅先生《秋水》中的“墙外风景”来形容一些高校校报单调乏味、新闻信息量低的报容未必夸张。本来,中国高校校报这种历史久、数量多、队伍大、富有专业特色的新闻纸,
邓力
文献传递
校史考证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陶举虎邓力
关键词:校史历史遗产师范学堂建校时间正本清源历史主义
性格特征对编辑活动的影响
2005年
从人的性格特征的角度探讨其对编辑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可以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带有某种本质意义的讨论。围绕性格特征在人际关系、责任感和开拓创新三个方面的表现,论述了在编辑活动中调适和把握性格特征的重要性。
何卫东邓力
关键词:性格特征人际关系责任感
受众接受:新闻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维度被引量:9
2004年
邓力何卫东
关键词:新闻价值受众接受舆论引导新闻效应
报刊编辑对网络信息的趋利性选择被引量:2
2002年
网络的出现,为报刊编辑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渠道。报刊编辑既是网络信息的接收对象又是网络信息的整合和再传播主体。网络信息包容了大量正效信息和负效信息,报刊编辑对网络信息的接收整合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取舍选择,其选择的要义在“避害”与“趋利”,在于通过网络信息获新、获真、获知、获乐,获利。
邓力
关键词:报刊编辑网络信息
略论编辑的网络信息“拉出"意识被引量:2
2005年
网络的出现,为编辑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渠道。编辑既是网络信息的接收对象又是网络信息的整合和再传播主体。网络信息包容了大量正效信息和负效信息,编辑对网络信息的接收整合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取舍选择,其选择的前提在于建立以“避害”与“趋利”为核心的“拉出”意识,在于建立通过网络信息获新、获真、获知、获乐、获利的意识。
汤兴华邓力
关键词:网络信息
第四传媒信息的受众选择被引量:1
2003年
第四传媒包容了大量正效信息和负效信息 ,受众对第四传媒信息的消费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取舍选择 ;第四传媒信息的受众选择的要义在“避害”与“趋利” ,即摒弃负效信息 ,选择、吸收、利用正效信息 ,使自己对第四传媒信息的认识和利用进入取我所需 ,为我所用的境界。
邓力董娅
关键词:受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