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瑜莲
- 作品数:20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电影的非线性叙事——惊悚悬疑类短片的叙事结构初探被引量:2
- 2019年
- 惊悚悬疑类短片作为短片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叙事结构与其他类型有着极大的不同,惊悚悬疑片主要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具体而言,可分为回环套层结构、交织对比结构、版块结构、意识流结构和环形结构这5种结构类型。本文主要对这5种结构进行详细剖析,以期解开惊悚悬疑类短片之所以迷人的艺术秘密。
- 谢昕彤邵瑜莲
- 关键词:短片叙事结构非线性
- 青春、浪漫、革命与先锋:重塑“左联五烈士”——论话剧《前哨》的艺术探索
- 2022年
-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左联五烈士"牺牲九十周年,话剧《前哨》创排演出,是一份特殊的纪念与献礼。从左联刊物到现代戏剧,《前哨》对待史料是严肃严谨的,在虚构与真实、细节与想象之间做了一定程度的平衡与融合。在剧中,鲁迅成为一个线索人物与灵魂人物,将相互独立或交集不多的五烈士连贯为整体形象。《前哨》面向青年,以青年为视角,是一部理想主义的青春之歌。剧作以现实主义为底色,充分运用超现实主义的叙事结构、浪漫主义的桃花意象与唯美画面等艺术形式,展现革命与牺牲中"美"与情感世界的一面。在内容与形式上,话剧《前哨》都表现出一种先锋探索的前卫意识。
- 邵瑜莲徐寅忆
- 左翼电影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20世纪初期,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中最受中国知识分子欢迎的理论。深受左翼文学影响的左翼电影在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运用中,逐渐摆脱了左翼教条化、极端化的倾向,不是绝对地以阶级斗争来进行理念的传达,而是把阶级斗...
- 邵瑜莲
- 文献传递
- 上海战争电影制作的历史传统及其它
- 2013年
- 上海有制作战争电影的传统,但战争类型电影的传统并不在上海。在这座国际性的东方大都会,传统江南文化、现代市民文化、西方商业文化百年以来融汇交流,上海因之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文化气质。因此,剧情片成为上海战争电影的基本传统,类型片则成为一种引而不彰的细小支流。尽管世事多变,地理文化与市民趣味所长久积淀的阴柔气息与风月情趣并不会永久尘埋而散失。近年最能体现上海风味的战争剧情片当数《紫蝴蝶》,它从影像上呈现出一种对战争独特的城市记忆,同时也连接了上海战争电影的历史与传统。在这个意义上,《紫蝴蝶》的审美价值与文化风度有待于人们去重新认知。
- 邵瑜莲
- 关键词:战争电影剧情片
- “审美极致”:反战电影美学策略论析
- 经典反战电影虽然各有优长,但审美规律与基本策略是一致的.在诸多原则中,“审美极致”是经典反战电影最基本的美学策略.这种美学原则“不表现则已,表现必达到极致”.“能够爆发出一种激情”与“感人的力量”是其基本的审美追求.无论...
- 邵瑜莲
- 关键词:美学策略视听元素
- 流动的主体性——论蔡楚生与抗战电影
- 2015年
- 蔡楚生是在左翼思潮的引导之下逐渐从民间立场左转的。抗战时期,蔡楚生编导拍摄了一系列抗战题材的影片。蔡氏抗战通俗剧注重喜闻乐见的戏剧性,但并不意味着因娱乐性而放弃社会责任,其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也因此在抗战烽烟洗礼中走向成熟。在民间、左翼与官方各种力量交错纷杂的抗战时期,蔡氏抗战通俗剧呈现出了一种既被引导又不被引导的"流动的主体性",一方面在思想认知与文化立场上接受左翼阵营的规训,另一方面又在电影艺术理念与创作上坚持民间通俗剧的故事形式。
- 邵瑜莲
- 关键词:蔡楚生抗战电影通俗剧
- 史东山抗战电影的建树与特征被引量:2
- 2014年
- 史东山是左翼电影主将之一,为中国"二战"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史东山的抗战影片创造了华语电影史上的诸多第一,并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史东山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注意揭示中国内部深层的社会问题,批判意识与斗争精神非常强烈。在艺术路线方面,史东山抗战电影的最大特点是追求通俗性和大众性。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他对于纯艺术电影的批判也失之简单和偏颇,有时甚至也相当粗暴。由此可以发现,即使是最优秀的电影人,也无法摆脱左翼共同体的艺术工具论与功利主义诉求的时代局限。
- 邵瑜莲
- 关键词:抗战电影
- 摄影美学如何融人高等教育——关于高校艺术专业摄影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
- 2019年
- 在教育部关于强化普及艺术教育与提升专业艺术教育的双重要求下,反思当前高校艺术专业摄影教学现状,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专业艺术摄影教学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摄影理论不健全、摄影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摄影工作室课程设置有利有弊等。这些问题只有紧密结合时代要求,正确处理好技术、艺术与审美三者关系,强化人文与审美意识,才能一一加以解决。
- 陆佳灵邵瑜莲
- 关键词:摄影美学艺术教育摄影教学
- 美国反战电影的历史考察与艺术探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纵观美国反战电影的百年历史,它先后经历了由外而内、由暴露而反思、由民族而人类、由现实而哲理的发展历程。美国所经历的世界性大战,有光荣,也有错误,这为美国反战电影的兴起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内容;而其国家精神与民间反战运动,也为美国反战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激情与活力。美国反战电影在历史发展与积淀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美国电影的反思精神与大国意识是相伴而生的。大国心态给美国反战电影带来了一种优越感,也带来了一种局限性。
- 邵瑜莲
- 关键词:美国电影
- “他者”的视界——论何非光与华语二战电影
- 2018年
- 何非光是重庆时期拍摄战争题材影片最多的导演之一,对华语二战电影做出了重大贡献。有意味的是,无论作为演员还是导演,何非光所饰演及创作的角色都是一个反面的'他者'形象,这与其现实生活中的'他者'境遇构成了互为指涉的微妙隐喻。何非光导演的华语二战电影虽是官方意志的代表,却也明显带有个人的独特印迹,这种独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其跨境身份所赋予的。跨境身份所带来的主体自由,使其抗战电影创作在反思与批判中能够突破当时所流行的'颂歌'模式,具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永恒意义。
- 邵瑜莲
- 关键词: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