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光华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双模态
  • 2篇季节性
  • 2篇海冰
  • 2篇反演
  • 2篇反演算法
  • 1篇源解析
  • 1篇中国西北部
  • 1篇水交换
  • 1篇水团
  • 1篇台风
  • 1篇台风生成
  • 1篇气溶胶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学
  • 1篇热通量
  • 1篇周边海域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微波
  • 1篇密集度

机构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作者

  • 7篇郝光华
  • 3篇苏洁
  • 2篇黄菲
  • 1篇屈文军
  • 1篇史久新
  • 1篇叶鑫欣
  • 1篇刘明阳
  • 1篇黄健
  • 1篇矫玉田
  • 1篇王维波
  • 1篇蒋迪
  • 1篇王妙
  • 1篇孙永明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极地研究
  • 1篇遥感学报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新疆阿克达拉大气背景点气溶胶物质来源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文章利用2004年7月~2005年3月间新疆阿克达拉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PM10和TSP有机碳、元素碳及水溶性离子的组成数据,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绝对主成分分析法(Absolutel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PCA)对大气气溶胶物质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M10中气溶胶来源及贡献率分别为:人为污染源(49.6%)、地壳矿物质粉尘(17.3%)、盐渍化地壳矿物质粉尘(33.1%);TSP中气溶胶来源及贡献率分别为:盐渍化地壳矿物质粉尘(21.3%)、地壳矿物质粉尘及人为污染混合源(50.8%)、人为污染源(27.8%)。由于阿克达拉大气本底观测站位于我国气候上游,该站PM10和TSP中不同来源物质贡献率的源解析结果对于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大气背景气溶胶的特性及其气候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西北边境大气背景区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阮成卿郭延良屈文军郝光华刘明阳尹执磊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源解析主成分分析中国西北部
极区海冰密集度AMSR-E数据反演算法的试验与验证被引量:20
2013年
海冰密集度是极区海冰监测的重要参数,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微波海冰密集度产品为德国Bremen大学发布的针对AMSR-E89GHz频段数据利用ASI算法反演的网格数据。为实现中国极区遥感产品从无到有的战略步骤,本文针对AMSR-E89GHz频段微波数据的ASI算法,进行了插值算法、系点值和天气滤波器一系列试验。针对北极海区,着重对影响反演结果的主要参数——纯冰和纯水的亮温极化差异阈值,即系点值(P1和P0)进行了2009年全年的统计分析。研究表明,2009年北极纯冰和纯水的代表区域P1和P0年平均值分别为10.0K和46.67K;2K以上的系点值差异引起的海冰密集度差别较为显著;同样的系点值差异在不同极化差异P取值范围对海冰密集度的影响也不同。通过统计确定的系点值推算并修正了海冰密集度反演公式,对2009年全年北极海冰密集度进行了反演,并与Bremen大学产品进行了比较。继而对白令海和楚科奇海12个晴空下MODIS可见光样本数据进行反演,以验证AMSR-E冰密集度反演结果,并对误差原因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反演结果与MODIS样本比对的误差略小于Bremen大学的反演产品,空间平均误差为3.84%,空间平均绝对误差10.83%。
苏洁郝光华叶鑫欣王维波
关键词:反演算法极区
南海土台风生成及发展过程海气热通量交换特征被引量:11
2012年
利用1985—2007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资料,定义生成于南海范围内并且发展强度达到热带风暴(TS)等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为南海土台风,统计了南海土台风的季节演变特征,发现南海生成的TC约有68%发展成为土台风,其强度普遍较弱且与TC生成纬度和路径均有关。其频数的季节变化呈双峰结构,5月和7—9月是南海土台风的高发期。结合同期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1°×1°客观分析海气通量(WHOI_OAFlux)日平均资料,分析了南海土台风生成及发展各阶段的海气热通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土台风形成过程中,海洋向大气释放的热通量逐日递增,台风眼南侧的海洋为台风形成提供主要能量来源,随着台风发展热通量高值区都沿顺时针方向向台风北侧传播,体现了台风外围涡旋罗斯贝波的能量频散特征,土台风形成后,热通量的加强不再明显。在土台风整个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净热通量、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三者的变化较为一致,以潜热对净热的贡献为主,最大热量交换位于台风移动方向的南半圆,可能与南海西南季风作用有关。
蒋迪黄菲郝光华黄健吕卫华
关键词:海洋气象学热通量
2011/2012年夏季南极半岛北端周边海域的水团与水交换被引量:8
2016年
通过分析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在南极半岛北端周边海域获得的5条断面观测温盐剖面数据,进一步认识了该海域的水团组成和水交换情况。观测区域南部的鲍威尔海盆及周边深海区,可以观测到保持了较显著高温核心的威德尔深层水、密度大于28.27 kg·m-3的威德尔海深层水以及温度低于-0.7℃的威德尔海底层水。周边陆坡上的威德尔深层水则表现出因与周围水体发生混合而核心性质减弱的特征。在菲利普海岭、埃斯佩里兹海槽等复杂地形处,观测到的对应于威德尔深层水深度的混合与热盐入侵过程更为显著。威德尔深层水能够到达南设得兰群岛以北的象岛东北面海域,但是高盐核心加深至1 500 db,上覆的温暖水体温度基本不变,但盐度随深度显著增大,表明威德尔深层水经历了不同的路径和变性过程。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中没有绕极深层水大规模侵入的迹象,但是乔治王岛周边陆架上可能存在涡旋等中尺度过程,会影响德雷克海峡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之间的水交换。
史久新孙永明矫玉田郝光华王妙
关键词:水团南极半岛南设得兰群岛
北极冬季季节性海冰双模态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北极中央区边缘正由以多年冰为主转为季节性海冰为主。通过对北极冬季季节性海冰的EOF分解发现,2002-2012年期间北极季节性海冰变化的前两模态主要体现为2005年和2007年的季节性海冰距平。其中第二模态主要体现了北极海冰在2005年的一种极端变化,而第一模态不仅体现了北极海冰在2007年的变化,还体现了北极季节性海冰的从负位相到正位相的转变。通过比较发现,在研究时段北极季节性海冰最主要的变化发生在北极太平洋扇区,在2007年,冬季季节性海冰距平发生位相转变,2007-2010年一直维持正位相,北极太平洋扇区冬季季节性海冰保持显著正距平。太平洋扇区表面温度最大异常也发生在2007年,从大气环流来看,2007年之后波弗特海区异常高压有利于夏季太平洋扇区海冰的减少,而西风急流的减弱有利于夏季波弗特海区异常高压的维持,结合夏季海冰速度,顺时针的冰速分布有利于海冰离开太平洋扇区,因而会导致冬季太平洋扇区季节性海冰转为正距平并且从2007年一直维持到2010年。
郝光华苏洁黄菲
北极海冰密集度反演与季节性海冰双模态特征研究
北极海冰是全球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近十几年来北极海冰快速减少。研究表明,近年多年冰面积和范围减少的速度快于总体海冰减少的速度,北极海冰融化期变长。而且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主要体现在中央区边缘,即夏季的海...
郝光华
关键词:北极海冰密集度反演分析
北极多年冰微波数据反演算法研究比较
近年来,北极多年冰的面积和范围快速减少,由此产生的气候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较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前人使用微波数据反演多年冰的几种算法,这些算法反演北极总海冰密集度很接近,但是对于多年冰的反演有较大的差异.其中Wang 和L...
郝光华苏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