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肺炎
  • 2篇新生儿先天性...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肺炎
  • 2篇产儿
  • 1篇地奈德
  • 1篇对中性
  • 1篇多普勒血流
  • 1篇新生儿颅脑
  • 1篇心动图
  • 1篇血流
  • 1篇血流成像

机构

  • 8篇蚌埠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铜仁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郝娟
  • 3篇柴建春
  • 2篇席康明
  • 2篇刘东梅
  • 2篇王强生
  • 1篇许永强
  • 1篇韩侠
  • 1篇张皎平
  • 1篇梅玮
  • 1篇彭彬
  • 1篇王红燕
  • 1篇王佳佳

传媒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苏皖新生儿医...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2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青紫型先心病的临床症候、治疗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新生儿科近7年收治的16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住院临床资料。结果①主要畸形类型非青紫型先心病前二位为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青紫型先心病前二位中以肺动脉瓣狭窄(PS)、法洛氏四联症(TOF)最多。②临床表现主要为青紫、呼吸急促、心脏杂音。辅助检查中心脏彩超、血气分析的诊断价值较高。③内科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和前列腺素E1(PCE l)的运用。结论新生儿出生后即刻青紫和呼吸困难,经给氧治疗症状不消失,但对刺激反应仍较强,血气示严重低二氧化碳血症与严重低氧血症并存,高度提示紫绀型先心病的可能。尽早明确诊断并给予适当的内外科治疗有助于提高其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柴建春席康明郝娟
关键词:心脏病先天性婴儿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思路探讨
我国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生率约为活产儿的7-8‰,它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对本院新生儿科近7年来经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CFM)确诊的先心病例,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
柴建春席康明郝娟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
文献传递
不同胎龄早产儿发生病因及临床结局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75例不同胎龄早产儿发生病因及预后转归,以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2月出生的75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胎龄分为早期组(28~<34周)21例和晚期组(34~<37周)54例。统计不同时期早产儿早产病因、不同时期早产儿并发症、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并发症情况。结果早期组病因主要为未足月胎膜早破[42.86%(9/21)]、妊娠期高血压[14.29%(3/21)];晚期组病因主要为未足月胎膜早破[37.04%(20/54)]、瘢痕子宫[16.67%(9/54)]、胎盘早剥/前置[11.11%(6/54)]。早期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硬肿症、呼吸暂停、呼吸衰竭、窒息、肺炎发生率高于晚期组(P<0.05,P<0.01);出生体质量<1500 g早产儿凝血功能障碍、脓毒症、缺氧缺血性脑病、NRDS、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硬肿症、呼吸暂停、呼吸衰竭发生率高于出生体质量1500~<2500 g早产儿(P<0.05,P<0.01)。结论不同胎龄早产儿早产病因有所差别,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轻,早产儿并发症发生风险越高,临床应早期识别早产病因并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以延长孕周,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结局。
梅玮刘东梅郝娟
关键词: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价值研究及对预后影响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CRP及TNF-α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IL-6、CRP及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较好。
郝娟陈旭婷杨慧王强生
关键词:肺炎新生儿氨溴索炎症因子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新生儿颅脑损伤诊断的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新生儿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疑似颅脑损伤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计63例,将60例确诊为颅脑损伤的新生儿分为轻度脑损伤40例、中度脑损伤10例和重度脑损伤组10例,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无颅脑损伤的正常新生儿20名作为对照组。对新生儿进行颅内MRI检查(临床诊断)及超声检查,比较两种诊断的准确率及对不同脑损伤类型的诊断情况;记录大脑中动脉中央支的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结果63例颅脑损伤新生儿中,经颅脑超声诊断颅脑损伤阳性58例,阴性5例。临床诊断或MRI诊断和颅脑超声检查新生儿颅脑损伤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诊断或头颅MRI诊断标准发现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室出血和脑水肿为新生儿颅脑损伤的主要类型。各损伤类型颅脑临床诊断或MRI和超声检查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颅脑损伤组新生儿RI和PI分别为0.72±0.07、5.89±0.08,中度颅脑损伤组新生儿RI和PI分别为0.80±0.07、5.40±0.07,重度脑损伤组新生儿RI和PI分别为0.85±0.08、5.04±0.0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1±0.05、6.18±0.10),轻度颅脑损伤组、中度颅脑损伤组、重度脑损伤组新生儿PSV分别为(37.28±3.71)、(34.36±3.52)、(30.12±3.08)cm/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0.10±4.06)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损伤组新生儿RI和PI均高于轻度脑损伤组和中度脑损伤组,PSV均低于轻度脑损伤组和中度脑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超声较临床诊断或MRI诊断阳性检测可通过明确颅脑损伤新生儿血流动力学变化确定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因此对新生儿颅脑损伤检测更提倡应用颅脑超声检查。
王佳佳许永强郝娟彭彬
关键词:颅脑超声新生儿颅脑损伤血流特征磁共振成像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白介素-6的作用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及分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及对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白介素(interleukin,IL)-6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于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n=27)和单药组(n=25)。单药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IL-4、IL-10、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30%,较单药组的76.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组及单药组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IL-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单药组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IL-6水平均随时间推移而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单药组CRP、IL-4、IL-10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联合组和单药组CRP、IL-4水平均随时间推移而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IL-10随时间推移而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和单药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布地奈德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IL-6水平。
王红燕刘东梅王强生郝娟
关键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布地奈德新生儿肺炎
全面优质护理联合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全面优质护理联合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医院出生的早产儿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全面优质护理及全程抚触护理,均干预30 d。结果联合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早产儿的头围、身长、体质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优质护理联合抚触,可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韩侠郝娟万丽张皎平
关键词:抚触早产儿生长发育
足月小样儿发病因素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足月小样儿(SGA)的围产期因素及生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足月小样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期因素与文化经济地位、环境因素、母孕期所患疾病、胎盘异常及多胎、宫内感染相关。并发症居前3位的是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结论各种围产期病理状态是造成SGA的主要因素,针对造成SGA的主要因素及新生儿期并发症进行相应预防和干预可降低SGA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
郝娟柴建春
关键词:足月小样儿发病因素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