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蕾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内生真菌
  • 3篇醉鱼草
  • 2篇钉螺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内生
  • 1篇植物内生真菌
  • 1篇杀虫
  • 1篇杀虫活性
  • 1篇杀螺剂
  • 1篇水菖蒲
  • 1篇菌株
  • 1篇菌株筛选
  • 1篇湖北钉螺
  • 1篇RDNA序列
  • 1篇RDNA序列...
  • 1篇D1/D2
  • 1篇DNA

机构

  • 3篇江苏大学
  • 2篇安徽省工程技...
  • 1篇镇江市疾病预...

作者

  • 3篇陈钧
  • 3篇郝蕾
  • 2篇韩邦兴
  • 2篇周晓坤
  • 1篇房伟伟
  • 1篇李龙根
  • 1篇韩方岸
  • 1篇胥峰
  • 1篇刘一丹
  • 1篇牛成成

传媒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醉鱼草内生真菌LL3026杀螺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醉鱼草(Buddleia lindleyana)内生真菌LL3026(Colletotrichum sp.)发酵液的杀螺作用、活性部位及其热稳定性和光照稳定性。方法采用烧杯浸杀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浓度LL3026发酵液醇浸膏水溶液对湖北钉螺的杀灭作用,同时设1mg/L氯硝柳胺水溶液和去氯离子水为对照。采用溶剂系统分离法分离LL3026发酵液的不同极性部位,并比较各极性部位的杀螺活性。该菌发酵液醇浸膏水溶液于不同温度(30~100℃)、不同时间(30~150min)处理后,进行杀螺试验,检测其热稳定性。在25℃、不同光照强度(分别照射1~9d)条件下,测定其光照稳定性。结果施药后24、48和7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0.11、3.43和1.55mg/L。分离LL3026发酵液,获得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相等不同极性部位,其低极性部位的乙醚相杀螺效果最好,24、48和72h杀螺率均为100%。在80℃加热120min后,发酵液活性物质热稳定性好,杀螺率为100%。3600lx强度光照9d的发酵液的杀螺活性较强,其48h杀螺率为86.7%。结论醉鱼草内生真菌LL3026具有较好的杀螺活性。
韩邦兴陈钧郝蕾周晓坤韩方岸李龙根
关键词:醉鱼草内生真菌湖北钉螺杀螺剂
植物内生真菌杀螺活性菌株筛选被引量:4
2010年
分别从醉鱼草和水菖蒲中分离出99、103株内生真菌,按照WHO杀螺剂浸泡试验法观察不同内生真菌以及不同浓度发酵液杀螺效果,用河虾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其对非靶水生生物毒性。结果表明LL3026、S38、S21菌株发酵液有较高的杀螺活性,发酵液浓度为10%时,钉螺死亡率为100.0%;对河虾急性毒性较小。
韩邦兴陈钧周晓坤房伟伟刘一丹郝蕾牛成成
关键词:醉鱼草水菖蒲内生真菌钉螺
大叶醉鱼草内生真菌LL3026菌株杀虫活性及ITS-5.8S rDNA序列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从大叶醉鱼草的叶子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LL3026,以卤虫模型测稀释后发酵液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LL3026发酵液杀虫活性较强,且温度、光照及紫外照射对LL3026发酵液杀虫活性影响不显著;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LL3026菌株rDNA的ITS基因(ITS-5.8S rDNA)进行PCR扩增、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ITS基因显示其属于刺盘孢属真菌。
郝蕾陈钧胥峰
关键词:醉鱼草内生真菌杀虫活性DNAD1/D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