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改艳

作品数:21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性
  • 5篇缺血
  • 4篇血清
  • 4篇缺血性脑卒中
  • 4篇卒中
  • 4篇癫痫
  • 4篇疗效
  • 4篇脑卒中
  • 4篇急性
  • 3篇血管
  • 3篇卒中患者
  • 3篇癫痫患者
  • 3篇脑卒中患者
  • 3篇急性缺血
  • 3篇急性缺血性
  • 3篇急性缺血性脑...
  • 2篇蛋白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硬化

机构

  • 21篇延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1篇郭改艳
  • 8篇刘胜武
  • 7篇吴瑞
  • 3篇董治燕
  • 3篇王柳毅
  • 2篇贾蕾
  • 2篇师宁
  • 2篇杨增烨
  • 2篇高亚军
  • 2篇薛涛
  • 1篇赵玉祥
  • 1篇马新欣
  • 1篇李小婷
  • 1篇景东华
  • 1篇王娟娟
  • 1篇张欢
  • 1篇刘文慧
  • 1篇王玉娟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延安大学学报...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氧配合康复训练对病毒性脑膜炎后遗症治疗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对高压氧与康复训练联用于病毒性脑膜炎后遗症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共收治的64例病毒性脑膜炎后遗症患者,并将其分成联合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联合治疗组给予高压氧治疗与康复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5%、71.88%(P<0.05)。结论高压氧与康复训练配合治疗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疗效确切。
郭改艳刘胜武
关键词:病毒性脑膜炎后遗症高压氧康复训练
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多发性硬化被引量:1
2005年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在1996-08~2004-05收治的4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和对照组(未应用甲基强的松龙).两组进行临床症状、CT等指标观察对比,现报道如下:
郭改艳刘胜武景东华董治燕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
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2023年
目的观察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02例PC-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改良Epley手法复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前庭症状指数(VIS)评分和计时平衡试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分别为(8.17±2.49)分、(8.41±2.21)分、(8.34±2.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6±3.98)分、(13.24±3.16)分、(10.97±3.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SI评分与计时平衡试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S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为(19.94±5.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91±6.60)分,而两组患者的计时平衡试验均显著变长,且研究组为(114.25±11.53)s,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7.08±6.45)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联合尼麦角林治疗PC-BPPV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DHI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改艳宋倩刘春霞吴瑞高亚军
关键词: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尼麦角林个体化疗效
癫痫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miRNA-184的表达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miRNA-184的表达。方法选取50例癫痫患者设为观察组,50例非癫痫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实时PCR检测2组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清标本中的miRNA-184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脑脊液中的miRNA-18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外周血血清中miRNA-184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癫痫患者脑脊液和外周血血清中miRNA-184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郭改艳董治燕
关键词:癫痫脑脊液血清
神经生长因子与奥拉西坦联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对血清IL-1β、IL-6、CRP、NSE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照组使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CRP、NSE水平、NIHSS评分、Barthel指数、MMSE评分及血肿体积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P〈0.05);观察组血清IL-1β、IL-6、CRP、NSE水平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4.11±0.47)pg/mL vs(5.37±0.62)pg/mL;(6.98±0.72)pg/mL vs(12.61±1.32)pg/mL;(5.75±0.61)mg/mL vs(9.34±1.02)mg/mL;(9.45±1.04)ng/mL vs(11.34±1.21)ng/mL](P〈0.05);NIHSS评分、血肿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损伤,降低血清IL-1β、IL-6、CRP、NSE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刘胜武师宁郭改艳吴瑞王柳毅王玉娟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高血压脑出血C反应蛋白(CRP)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试验组患者的TG、TC、HDL-C和LDL-C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胜武郭改艳吴瑞王柳义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安全性
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阿霉素最佳浓度探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阿霉素最佳浓度。方法入组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入住本院的90例PTN患者,均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学分会分类委员会制定的《头痛的国际分类》中关于PTN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Ⅰ、Ⅱ、Ⅲ组,各为30例。分别采用0.33%及0.50%及1.0%浓度的阿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 (1)3组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且Ⅱ、Ⅲ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显著小于Ⅰ组治疗后(P<0.05);(2)经治疗后,Ⅰ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22/30),Ⅱ组为96.67%(29/30),Ⅲ组为96.67%(29/30),Ⅱ、Ⅲ组患者治疗疗效显著优于Ⅰ组(P<0.05)。结论 0.5%及1.0%浓度的阿霉素治疗PTN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刘胜武师宁郭改艳吴瑞王柳毅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阿霉素疗效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中下鼻甲的处理被引量:1
2007年
赵玉祥郑茜玲郭改艳李小婷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
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2组患者CRP水平及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CRP水平及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可显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RP质量浓度,减轻炎症反应,对改善脑卒中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董治燕郭改艳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丁苯酞C反应蛋白
血管性痴呆诊断、中医辨证及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6年
血管性痴呆主要表现为大脑皮质介导的高级功能产生进行性衰退,是在急慢性脑血管病基础上,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持续性损害。目前血管性痴呆发病人群日益增大,但由于其诊断、辨证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给治疗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近年来,通过对血管性痴呆发病机制的研究可知,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正在向多因素、多方向、多学科汇集、多角度思考的方面快速发展。
郭改艳刘胜武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病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