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敏辉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污泥
  • 2篇活性污泥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电石
  • 1篇电石渣
  • 1篇电石渣脱硫
  • 1篇亚甲基
  • 1篇亚甲基蓝
  • 1篇沙星
  • 1篇生物炭
  • 1篇酸盐
  • 1篇热解
  • 1篇脱硫
  • 1篇脱硫废水
  • 1篇脱水性
  • 1篇脱水性能
  • 1篇污水

机构

  • 4篇浙江大学
  • 3篇宁波大学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郭敏辉
  • 2篇王侃
  • 2篇于洁
  • 1篇官宝红
  • 1篇于洁

传媒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化学调理改善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
在活性污泥的处理处置过程中,脱水是关键的一步,机械脱水是最常用的脱水方式。通常在机械脱水之前需要调理活性污泥,改善其脱水性能。相对于物理调理和生物调理,化学调理在操作、成本和适用范围方面具有综合优势。本文研究了不同化学调...
郭敏辉
关键词:活性污泥脱水性能
文献传递
污水中环丙沙星对活性污泥胞外蛋白质组学的影响研究
2023年
为了考察活性污泥法处理含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废水时污泥与CIP的相互作用,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研究CIP影响下活性污泥中胞外蛋白质的表达谱,并进行基因本体注释分析.在未投加CIP的对照组和CIP组中分别鉴定出高可信度蛋白质89和97种,相同表达蛋白质仅13种,差异显著.对照组和CIP组胞外蛋白质具有相似的等电点分布,CIP组大分子量胞外蛋白质增多.从亚细胞定位来看,对照组和CIP组分别有62.9%和66.0%的蛋白质细胞定位已知,说明大部分胞外蛋白质源于细胞裂解释放,CIP加入后胞外蛋白质发生了更新和重组,为CIP的吸附提供了结合位点;CIP的加入导致定位于细胞核的蛋白质显著减少.从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来看,CIP的加入抑制了与DNA和RNA的结合、合成、转录等分子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的表达,阻碍了DNA和RNA的转录、分解代谢等生物学过程;激发了具有核酸修复、蛋白质结合和架桥等分子功能的蛋白质的表达,促进了核酸损伤修复、应急反应、萜类化合物合成、蛋白质合成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CIP抑制了对照组中高丰度蛋白质的表达.可见,CIP通过影响活性污泥的生物学过程引起胞外蛋白质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活性污泥与CIP的结合.
张佳璐郭敏辉吕阳于洁王侃杜志敏
关键词:活性污泥环丙沙星蛋白质组学
城镇有机垃圾热解生物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被引量:12
2019年
热解是一项极具前景的城镇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对热解产物的合理利用有助于热解技术的推广应用。以1套垃圾分选、热解工程设备产生的生物炭为原料,研究生物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分析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通过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孔径及微观形貌的表征方法阐释其吸附机理,并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随生物炭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随亚甲基蓝溶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pH为9时达到最高。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35.7 mg·g^(-1)。生物炭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微孔中,且亚甲基蓝与生物炭表面的O—H、NH^(3+)、NH_2、C—O等基团发生了作用,说明亚甲基蓝在生物炭表面的吸附受生物炭孔结构和化学性质2个方面的影响。生物炭的制备过程可产生446~708元·t^(-1)的经济效益,作为废水处理的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高豆豆郭敏辉王侃于洁叶丁璐祝怡臻
关键词:城镇垃圾热解生物炭亚甲基蓝
电石渣脱硫废水中超标重金属的去除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电石渣脱硫废水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废水中Cd^2+和Hg^2+。以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R)为螯合剂,分别处理模拟含Cd^2+或Hg^2+废水、同时含Cd^2+和Hg^2+废水,以及实际电石渣脱硫废水。结果表明,投加量150 mg/L的DTCR能使模拟废水中的Cd^2+和Hg^2+从质量浓度10 mg/L分别降低到41μg/L和34μg/L;190 mg/L的DTCR能使实际电石渣脱硫废水Cd^2+和Hg^2+的质量浓度分别降低到42μg/L和2.0μg/L。DTCR去除电石渣脱硫废水中Cd^2+和Hg^2+的效率很高,pH升高略有利于提高Cd^2+和Hg^2+的去除效果,但在4~10内均能达到DL/T 997-2006排放要求。
郭敏辉于洁官宝红
关键词:电石渣脱硫废水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