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国良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人工林
  • 3篇红松人工林
  • 3篇ISSR
  • 2篇无性系
  • 2篇ISSR分析
  • 1篇选育
  • 1篇遗传多样性研...
  • 1篇遗传分化
  • 1篇植株
  • 1篇植株再生
  • 1篇石竹科
  • 1篇胚轴
  • 1篇子叶
  • 1篇无性繁殖
  • 1篇无性系建立
  • 1篇下胚轴
  • 1篇仙人
  • 1篇仙人洞
  • 1篇香石竹
  • 1篇良种

机构

  • 5篇辽宁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金国良
  • 3篇张恒庆
  • 2篇高嵩
  • 2篇靖晶
  • 1篇宋晶媛
  • 1篇刘翠平
  • 1篇姜长阳
  • 1篇陈家媛

传媒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植物研究
  • 1篇湖南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香石竹茎段无性系的建立被引量:3
2003年
以香石竹无菌茎段为外植体成功获得再生植株 ,并建立快速无性繁殖系 .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芽点的分化最佳培养基是 1/2MS +BA1+ 2 ,4mg/L -D 0 .4mg/L ,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是MS +BA 0 .5mg/L +NAA 0 .5mg/L ,根诱导最佳培养基是 1/2MS +IAA 0 .2mg/L ,最佳移栽基质是炉碳渣 .
刘翠平金国良宋晶媛姜长阳
关键词:香石竹茎段植株再生无性繁殖石竹科
红松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红松(Pinus koralensis)既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又是驰名中外的名、优、特干果树种,其种仁中含有大量生物活性成分,营养丰富。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红松针叶DNA,经检测,该方法提取的DNA纯度和含量较高,DN...
金国良
关键词:人工林ISSR遗传分化良种选育
文献传递
六种甘蓝下胚轴和子叶无性系建立的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对6种甘蓝不同器官进行了组织培养和无性系建立的研究,成功诱导了紫甘蓝、皱叶甘蓝、羽衣甘蓝、抱子甘蓝、紫苤蓝和芥蓝的茎尖、下胚轴或子叶分化丛生不定芽.诱导6种甘蓝下胚轴和子叶分化的理想培养基是MS+6-BA(0.5~1mg/L);诱导不定芽生根的理想培养基是MS+IAA(0.2~0.5mg/L);试管苗移栽、扦插的理想基质是炉灰渣.移栽的试管苗生长旺盛.
金国良张恒庆
关键词:甘蓝下胚轴子叶无性系
庄河仙人洞红松人工林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应用ISSR技术,对庄河仙人洞红松人工林的3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筛选出14个ISSR引物的扩增,共检测到9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为57个,多态位点比率(P)为0.633 3.经统计分析:庄河仙人洞红松人工林的Nei指数为0.259 8,Shannon指数为0.362 7.与其露水河红松人工林的遗传变异对比,庄河仙人洞红松人工林保存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张恒庆高嵩靖晶金国良
关键词:ISSR
草河口林场红松人工林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本溪草河口林场的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两个种群的6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14个ISSR引物共检测到9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65个,多态位点比率0.722 2。Ne i指数统计结果表明,红松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喜鹊沟种群(0.278 9)大于烈士墓种群(0.271 2),Shannon指数统计结果与Ne i指数相同。研究证实草河口林场红松人工林保存了较多的遗传多样性。
陈家媛靖晶高嵩金国良张恒庆
关键词:ISS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