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鑫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原代培养
  • 1篇人角膜
  • 1篇人角膜上皮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视网膜微血管
  • 1篇视网膜微血管...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视网膜
  • 1篇糖尿病视网膜...
  • 1篇糖尿病视网膜...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篇金鑫
  • 1篇刘子睿
  • 1篇高丽园
  • 1篇周媛
  • 1篇张红
  • 1篇张丽琼
  • 1篇石妍
  • 1篇马海燕

传媒

  • 1篇眼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9
2014年
糖尿病视网膜疾病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因素,是糖尿病的一种令人恐惧的并发症,高血糖被认为是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原因。高血糖不断地破坏视网膜的微血管系统最终导致视网膜的许多代谢,结构和功能的紊乱。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在微脉管系统中形成树枝状供应视网膜神经,这些内皮细胞的解剖和生理符合重要视觉保护的营养需求[1]。一方面,内皮组织务必确保氧的供应和代谢活跃的视网膜营养供应;另一方面,内皮细胞有助于血-视网膜屏障将循环产生的毒素分子,白细胞促炎性物质排出体外来保护视网膜,这种特性也可能会引起疾病,比如:视网膜血管的渗漏和新生血管,炎性物质转移,因此,视网膜内皮细胞在视网膜缺血性病变,血管炎中起到重要作用,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炎症或感染尤其是后葡萄膜炎。使用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组学分析等研究方法,有助于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了进一步开展对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的研究,有必要就目前有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旨在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刘子睿张丽琼高丽园马海燕周媛金鑫
关键词: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聚乙二醇水凝胶膜为载体的人角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人角膜上皮细胞(corneal limbal epithelial cells,CLEC)的生物学特性,探讨CLEC在普通培养皿和聚乙二醇水凝胶膜(poly(ethylene glycol)-based hydrogel films,PHF)上的增殖率差异。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人角膜上皮细胞。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扩增CLEC,待细胞生长至指数生长期,分别种植于普通培养皿和PHF上,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特点,利用免疫荧光对其鉴定,利用CCK-8比色法观察两组细胞相对增殖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的差异。主要指标光镜下CLEC的生长,AE1染色,CCK-8比色法的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结果光镜下可见CLEC在普通培养皿和PHF上均能移行扩增、融合成片,在PHF上的生长速度与普通培养皿组相近。两组细胞AE1荧光染色均呈阳性,PHF组阳性率(73.26%±8.84%)与普通培养皿组(70.84%±3.51%)基本相同。PHF组在12 h(0.89±0.06)、24 h(1.13±0.10)、48 h(1.24±0.03)的OD值与普通培养皿组(0.89±0.03、1.08±0.04、1.28±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0.36,0.76)。PHF组细胞在12 h(99.12%±4.81%)、24 h(103.74%±5.55%)、48 h(97.83%±13.37%)的RGR均大于75%,各时间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90)。结论PHF可以作为体外扩增角膜上皮细胞的良好载体。
郭译远石妍金鑫贤惠敏栾桂霞张红
关键词:角膜上皮细胞角膜缘干细胞CCK-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