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逆转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机理研究
- 目的:该课题旨在研究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和屈洛昔芬(Droloxifen,DRL)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变细胞株K562及其耐药株K562/A02的bcr/abl mRNA...
- 钱习军
- 关键词:多药耐药汉防己甲素屈洛昔芬BCR/ABL
- 文献传递
-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对K562细胞bcr/abl表达的影响
- 目的:初步研究汉防己甲素(Tet)联合屈洛昔芬(DRL)对K562细胞株凋亡相关因子bcr/abl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Tet(1μM)和DRL(5μM)单独及联合应用于K562细胞一定时间后,分别采用逆转录...
- 陈宝安钱习军程坚高峰
-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屈洛昔芬BCR/ABLK562
- 文献传递
- 氨肽酶抑制剂对全反式维甲酸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6
- 2006年
- 为了研究氨肽酶抑制剂乌苯美司(bestatin)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人APL细胞株NB4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NB4细胞经bestatin和ATRA单用或联合应用处理一定时间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表达,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检测分化细胞功能,RT-PCR法检测c-myc和c-EBPε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c-Myc蛋白表达。结果显示:NB4细胞经100μg/mlbestatin和10nmol/LATRA联合处理72小时后,其分化的形态更明显;100μg/mlbestatin与不同浓度ATRA联合处理72小时,能增强NB4细胞的NBT还原能力,与单用相应浓度ATR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从48-96小时,100μg/mlbestatin能增强10nmol/LATRA诱导NB4细胞的NBT还原能力,且呈时间依赖性,与相应时间点ATRA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与单用10nmol/LATRA组相比,ATRA(10mmol/L)和bestatin(100μg/ml)联用处理72小时,NB4细胞CD11b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P<0.01);与单用10nmol/LATRA组相比,联用100μg/mlbestatin处理4小时后,NB4细胞c-mycmRNA表达的降低更明显(P<0.05);50、75、100μg/mlbestatin与10nmol/LATRA联合处理8小时后,NB4细胞c-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单用ATR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药物联用各组NB4细胞c-Myc蛋白表达水平与NBT还原能力之间呈负相关(r=-0.940,p=0.017);与100μg/mlbestatin联用不能增强10nmol/LATRA上调c-EBPεmRNA的表达;50、75、100μg/mlbestatin单独处理对NB4细胞的分化无影响。结论:氨肽酶抑制剂bestatin能够增强ATRA对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这可能与bestatin协同ATRA下调c-myc的表达有关。
- 林茂芳钱习军
- 关键词:BESTATIN细胞分化
- 氨肽酶抑制剂增强药物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及其机制的体外实验研究
- 目的:了解氨肽酶抑制剂Bestatin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 细胞分化作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分化抗原CD11b。四氮唑蓝还原...
- 林茂芳钱习军
- 文献传递
- 全封闭连续采集自体腹水回输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25例被引量:1
- 1996年
- 腹水回输为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浓缩回输需一定的设备,直接回输虽然简单,但容易引起感染。我们自1992年以来,自行设计了一种简易全封闭连续采集自体腹水直接回输方法,既经济实用,又减少了感染的机会。经用该法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25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方道连万洪珠陈亚平钱习军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腹水回输
-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对K562细胞bcr/abl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5年
- 为了研究汉防己甲素 (Tet)联合屈洛昔芬 (DRL)对K5 6 2细胞株凋亡相关因子bcr abl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Tet(1μmol L)和DRL(5 μmol L)单用及联合应用于K5 6 2细胞一定时间后 ,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K5 6 2细胞bcr abl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 :Tet和DRL单独应用对K5 6 2细胞bcr abl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影响 ,两药联合应用于 4 8小时K5 6 2细胞bcr ablmRNA表达开始下调 ,K5 6 2细胞P2 1 0 BCR ABL蛋白表达于 72小时开始下调。结论 :Tet和DRL联合应用可下调K5 6 2细胞bcr abl的表达 ,这可能是两药联用逆转耐药的机制之一。
- 陈宝安钱习军程坚高峰
-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屈洛昔芬BCR/ABL基因K562细胞
- 细胞内钙与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耐药细胞的发生及其逆转机制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关系。用甲基四唑蓝法(MTT)测定柔红霉素 (daunomycin ,DNR)的细胞毒性 ,用Fura 2 /AM方法测定耐药细胞株K5 6 2 /A0 2及其敏感株K5 6 2的静息 [Ca2 +]i水平 ,并观察了柔红霉素及耐药调节剂汉防己甲素 (Tetrandrine,Tet)、屈洛昔芬 (droloxifene,DRL)单独或联合应用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1μmol/LTet,5 μmol/LDRL均能增加DNR对耐药细胞系K5 6 2 /A0 2的细胞毒作用 ,IC50 (半数抑制量 )分别为 ( 7.2 8± 2 .0 6 ) μg/ml,( 7.5 8± 3.4 4 ) μg/ml,逆转倍数为 2 .94和 2 .82倍。两药联合作用明显增强 ,IC50 为 ( 1.6 6± 0 .4 1) μg/ml,逆转倍数达 12 .9倍。静息状态下K5 6 2 /A0 2细胞的游离钙离子浓度显著高于K5 6 2细胞。 1μmol/LTet,5 μmol/LDRL单独作用于K5 6 2 /A0 2细胞引起 [Ca2 +]i的明显升高 ,两者联合应用有拮抗作用。结论 :K5 6 2 /A0 2细胞内Ca2 +浓度的增高可能是导致其耐药的原因之一 ,但耐药调节剂Tet,DRL对耐药细胞 [Ca2
- 陈宝安周云程坚董颖钱习军盛茗王婷高峰
- 关键词:[CA^2+]I多药耐药汉防己甲素屈洛昔芬
- APN/CD13对乌苯美司增强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本研究探讨细胞表面APN/CD13在乌苯美司(bestatin)增强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四氮唑蓝还原实验检测细胞分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38MAPK及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显示:APN/CD13中和抗体WM-15能够完全阻断乌苯美司对ATRA诱导分化作用的增强效应。WM-15能够部分阻断乌苯美司抑制NB4细胞P38 MAPK磷酸化的作用。100μg/ml乌苯美司呈时间依赖性抑制APL细胞株NB4细胞及MR2细胞的P38MAPK磷酸化水平,100μg/ml乌苯美司对CD13表达低下的K562细胞的P38 MAPK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影响。100μg/ml乌苯美司不能恢复MR2细胞及难治复发患者原代APL细胞对ATRA的敏感性。结论:氨肽酶N/CD13抑制剂乌苯美司可能通过细胞表面APN/CD13分子的介导抑制NB4细胞P38 MAPK的磷酸化,从而增强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的作用。
- 钱习军林茂芳
- 关键词:乌苯美司MAPK信号途径NB4细胞
- 汉防己甲素联合屈洛昔芬对K562/A02细胞bcr/abl表达的影响
- 目的:初步研究逆转剂汉防己甲素(Tet)和屈洛昔芬(DRL)对K 562/A02细胞株凋亡相关因子bcr/abl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逆转剂Tet(1μM)、DRL(5μM)和抗肿瘤药物DNR(1mg/L)单...
- 陈宝安钱习军程坚高峰
-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屈洛昔芬BCR/ABLK562/A02
- 文献传递
- 氨肽酶N/CD13抑制剂乌苯美司增强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genousleukemia,AML)的一个特殊亚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表现...
- 钱习军
- 关键词:维甲酸类白血病氨肽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