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久春
- 作品数:260 被引量:50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苏科技大学先进焊接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一种焊接金属与树脂或树脂基复合材料方法
- 一种焊接金属与树脂或树脂基复合材料方法,它涉及焊接领域,本发明要解决对金属进行微弧氧化处理来提升其与树脂或树脂基复合材料焊接强度的过程中,由于微弧氧化外部疏松层与内部致密层之间结合薄弱,以及焊接过程中树脂难以完全填充微弧...
- 马钟玮许志武李政玮陈姝闫久春
- 超声刀切割系统的模态分析被引量:23
- 2001年
-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超声切割刀片与变幅杆的匹配规律 ,探讨了切割刀片几何尺寸的变化对变幅杆与切割刀片组合体固有频率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切割刀片长度的增加 ,变幅杆与切割刀片组合体的固有频率下降 ,而振幅放大倍数呈增大趋势 ;切割刀片宽度增加 ,固有频率下降 ;切割刀片的材料性质对整体谐振频率有很大影响 .验证实验表明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
- 刘井权闫久春杨士勤
- 关键词:模态分析变幅杆有限元法固有频率
- 一种采用颗粒增强钎料加快去除氧化膜的铝合金超声钎焊方法
- 一种采用颗粒增强钎料加快去除氧化膜的铝合金超声钎焊方法,本发明涉及铝合金超声钎焊方法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超声波钎焊铝合金的焊接质量差与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方法:一、将钎料基体熔化,加入增强颗粒;二、制备颗粒增强的钎料球;三...
- 李政玮许志武张赫马钟玮陈姝闫久春
- 塑料超声焊接头熔化状态与强度被引量:5
- 2001年
- 对塑料超声焊接头熔化状态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焊接接头熔融体温度、粘度、剪切速率等材料物理参数的测试分析发现,焊接压力和振幅对接头熔化层的尺寸及流动状态影响很大,随焊接振幅和焊接压力的增大,塑料熔融体的温度提高,粘度减小,熔化层的厚度而减小.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接头的组织形貌,发现接头熔化层组织具有明显的熔体流动方向性,焊接振幅和焊接压力越大,熔体剪切速率越大,接头熔化层内组织取向越明显.接头剪切和弯曲强度的测试结果表明,接头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为获得合适熔化层厚度和组织取向程度,必须合理选取焊接工艺规范,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焊接接头质量.
- 闫久春周玉生董震杨士勤周福洪
- 关键词:接头质量剪切速率熔体粘度
- 钛/钢复合板焊接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2
- 2021年
- 综合分析了已有钛/钢复合板焊接的研究成果,基于钛与钢焊接与连接的冶金特性,归纳总结并剖析了钛板搭接焊和对接焊、复合板过渡焊接工艺过程和焊缝金属冶金特点及相关力学性能,提出了未来钛/钢复合板焊接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及相关科学问题,希望对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胡奉雅许国敬陈伟陈伟冷雪松闫久春
- 关键词:焊接冶金
- 超声作用下窄间隙内液态Sn填缝过程的声空化特征及空蚀效果
- 超声波钎焊过程中母材表面氧化膜的去除主要依靠液态钎料在超声作用下的空化效应.以液态Sn为钎料,本文主要研究了使用不同母材条件下声致填缝过程中的声空化特征与空蚀效果,并通过流体模拟计算软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声致填缝过程...
- 许志武李政玮闫久春
- 关键词:超声波钎焊
- 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超声波焊接研究回顾
- 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20世纪末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本文主要从工艺研究的角度简要回顾了这种材料的超声波焊接技术.
- 王晓林闫久春杨士勤
- 关键词:热塑性复合材料超声波焊接
- 文献传递
- 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焊接研究被引量:12
- 2005年
- 综述了国内外正在广泛研究的4种焊接方法:电阻焊植入焊,超声焊,感应焊和线性振动焊,介绍了这4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焊接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对比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当前的研究动向.
- 姜庆滨王晓林闫久春
- 关键词:热塑性树脂基焊接过程电阻焊感应焊
- PIIID制备DLC-TiAlSICN纳米复合涂层的微结构及摩擦特性
- 采用多阴极等离子体注入与沉积装置制备了DLC-TiAlSiCN纳米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予能(XPS),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探针和摩擦实验对制备的涂层的微结构和摩...
- 王浪平解志文王小峰闫久春黄磊陆洋
- 关键词:纳米复合涂层微结构X射线衍射
- TiNbV微合金钢焊接接头HAZ晶粒长大及相变原位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原位观察方法,研究了大热输入用TiNbV微合金钢在模拟焊接热循环作用下焊接热影响区(HAZ)晶粒长大过程及相变的规律.热循环过程中加热温度升高至860~980℃时,发生由铁素体和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1 100℃时,奥氏体晶粒开始有明显长大的趋势,1 300~1 400℃时,晶粒以合并长大方式迅速长大;冷却过程中温度降低至1 400~1 350℃时,晶粒以晶界迁移方式缓慢长大,660~580℃时,发生奥氏体迅速向贝氏体转变,焊接HAZ主要由贝氏体与铁素体组成,贝氏体的尺寸是由奥氏体晶粒大小决定的.热循环高温停留时间延长,奥氏体与贝氏体的形成、终了、转变温度区间均有下降.结果表明,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贝氏体含量降低,多边形铁素体消失,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增加,冷却组织趋于均匀粗大.焊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高温停留时间可提高组织中IAF的含量,提高力学性能.
- 付魁军赵靖玮高铭泽冷雪松闫久春
- 关键词:焊接热循环晶粒长大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