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4篇腰椎间盘
  • 4篇椎间盘
  • 3篇多点注射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置管
  • 3篇突出症
  • 3篇内置管
  • 3篇注射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介入
  • 3篇CT介入
  • 2篇注射臭氧
  • 2篇臭氧治疗
  • 1篇导管
  • 1篇滴注
  • 1篇电针
  • 1篇电针治疗

机构

  • 3篇丹江口市第一...
  • 3篇湖北省丹江口...

作者

  • 6篇闵俊
  • 4篇黄富强
  • 4篇张明广
  • 3篇谢来芬
  • 3篇李华
  • 2篇朱红坤
  • 2篇张振海
  • 2篇沈玉杰
  • 2篇沈玉杰
  • 1篇周俊
  • 1篇吴玉红
  • 1篇杨明煜
  • 1篇张桂云
  • 1篇明西林
  • 1篇朱玉玲
  • 1篇朱燕
  • 1篇瞿群威
  • 1篇戚传菊
  • 1篇肖湘君
  • 1篇李雪

传媒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张振海沈玉杰闵俊谢来芬李华张明广黄富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治疗多点注射CT介入内置管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
血栓通静脉滴注配合电针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研究
肖湘君闵俊明西林朱玉玲戚传菊张俊波汤文娜朱燕张达清周俊彭红艳罗显洪李雪
该课题采用血栓通静脉滴注配合电针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对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同时观测了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血脂、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内皮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丙二醛、超氧化物岐化酶等指标...
关键词: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电针
多孔椎间盘导管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多孔椎间盘导管,它是一根头部封闭、尾部敞开的管子,在管子的头部一端的管壁上沿轴线呈一定间距排列设有至少三个孔,至少三个孔在圆周方向上呈一定角度环形分布。在CT介入盘内置管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的过程中,置入...
张振海沈玉杰闵俊张明广黄富强
文献传递
脑梗死病人内皮素与血粘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CI)血浆内皮素(ET)水平与红细胞膜Na+-K+ATPase、Ca2+-Mg2+ATPase活力的关系及其对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测定49例CI和29例健康人的ET、Na+-K+ATPase、Ca2+-Mg2+ATPase以及血液粘度等指标。结果CI组:ET水平与Na+-K+ATPase、Ca2+-Mg2+ATPase活力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与ηb、ηp、ηre、HCT、K值、EAI、TK呈明显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统计分析:ηb与ET的关系最为密切(P<0.01)。结论(1)ET、Na+-K+,Ca2+-Mg2+ATP酶活力的变化能引起血液粘度改变。其中ET主要是通过收缩血管,改变红细胞膜Na+-k+泵、Ca2+泵的活性,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2)临床上采用保护血管张力的药物、稀释血液等综合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和CI。
梅小寒闵俊
关键词:内皮素血液粘度脑梗塞
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张振海沈玉杰闵俊谢来芬李华吴玉红黄富强张明广朱红坤张桂云瞿群威杨明煜胡边马俊李振梅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而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椎间盘的生理性退变是其基本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约占腰腿痛患者的25%~40%,多发生于青壮年,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力...
关键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CT介入注射臭氧
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分布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析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臭氧分布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180例LDH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采用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穿刺注射臭氧治疗。2组术后行CT扫描,观察臭氧气体在椎间盘内、外的分布情况。1个月后随访,分析臭氧的分布和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臭氧分布情况比较,提示椎间盘内气体留存量、纤维环有无破裂及盘外有无臭氧对疗效无明显影响,盘内突出物处有臭氧分布及臭氧在盘内呈分散状态分布者疗效较好。2组间臭氧分布形态比较,臭氧在椎间盘内呈分散或聚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显效率分别为85.8%和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盘内气体留存量、纤维环有无破裂及盘外有无臭氧对疗效无明显影响,盘内突出物处有无臭氧分布及臭氧在盘内是否呈分散状态分布影响疗效;应用CT介入盘内置管多次多点注射臭氧治疗LDH比传统穿刺注射臭氧分布好,疗效显著。
沈玉杰闵俊朱红坤谢来芬李华张明广黄富强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注射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