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阙补超

作品数:47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0篇水稻
  • 16篇性状
  • 10篇杂交
  • 10篇不育
  • 10篇不育系
  • 9篇粳稻
  • 8篇食味
  • 8篇粳型
  • 8篇核不育
  • 8篇核不育系
  • 7篇杂交粳稻
  • 7篇水稻新品种
  • 7篇品质性状
  • 7篇温敏核不育
  • 7篇温敏核不育系
  • 7篇两系杂交
  • 6篇选育
  • 6篇粳型光温敏核...
  • 6篇光温
  • 6篇光温敏

机构

  • 46篇辽宁省盐碱地...
  • 6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市种子管...

作者

  • 46篇阙补超
  • 38篇郑英杰
  • 38篇夏明
  • 37篇于亚辉
  • 30篇王莹
  • 24篇李振宇
  • 22篇陈广红
  • 18篇王绍林
  • 18篇李林蔚
  • 16篇王彤
  • 7篇刘郁
  • 5篇唐亮
  • 4篇徐正进
  • 3篇郭素华
  • 2篇张丽丽
  • 2篇王志兴
  • 2篇毛艇
  • 2篇刘中卓
  • 2篇张战
  • 2篇张素红

传媒

  • 22篇北方水稻
  • 3篇辽宁农业科学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垦殖与稻作
  • 2篇作物杂志
  • 2篇杂交水稻
  • 2篇中国稻米
  • 1篇种子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新品种富友33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3年
富友33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选育出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57 d,分蘖力强,属穗数、穗重兼备型高产品种,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0.5 kg/667 m2。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田间稻瘟病表现为抗病,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栽培管理应注意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陈广红李振宇王绍林夏明郑英杰阙补超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影响两系杂交粳稻制种纯度的主要原因及其控制对策被引量:1
2013年
两系杂交粳稻制种中,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偏高、自交结实、制种基地选择和季节安排不妥以及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是影响制种纯度的主要原因。因此,选育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的光温敏核不育系,通过技术手段强化除杂,根据不育系育性转换温光特性选择合适的制种基地并合理安排制种季节,改进栽培管理措施和严格制种的田间纯度检测,是控制两系杂交粳稻制种纯度的重要对策。
郑英杰孙滨张伟夏明阙补超于亚辉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制种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制种纯度
浅谈北方两系不育系选育方法被引量:2
2007年
依据两系不育系的遗传理论及北方的气候特点,提出了北方两系不育系的选育目标。在不育基因来源上以不育起点温度低、长短光育性转换敏感、一般配合力强、特殊配合力好的材料为亲本,提出了对低代、高代不育材料的选择方法和解决高代不育系育性波动问题的办法,以期推动北方杂交粳稻的快速发展。
夏明郑英杰阙补超
关键词:两系不育系选育
北方两系杂交粳稻淀粉RVA谱特征与食味品质的关系被引量:22
2018年
以36份北方两系杂交粳稻组合和4个常规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稻米的RVA谱特征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米饭食味品质,并对RVA谱各特征值之间及其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米饭食味品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个RVA谱各特征值之间相关性显著;直链淀粉含量与消减值、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崩解值和峰值黏度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最低黏度和峰值时间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余RVA谱特征值间均无显著相关性;米饭食味值与峰值黏度、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消减值、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RVA谱特征值能充分反映稻米食味品质的优劣,可以作为优质两系杂交粳稻选育的主要依据。
郑英杰于亚辉李振宇陈广红夏明阙补超
关键词:两系杂交粳稻食味品质
辽宁滨海稻区稻米品质性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以62个盘锦稻区水稻品系为试材,研究了稻米品质性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项品质指标间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中等直链淀粉含量指标的选择,可以使外观、加工、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得到较好的兼顾和协调。外观品质指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垩白度与产量的关系更为密切,但是随产量而变化的幅度较小;加工品质指标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与产量呈负相关,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直链淀粉含量和营养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与产量都呈极显著负相关;食味值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王莹阙补超夏明于亚辉郑英杰李林蔚王彤
关键词:水稻品质性状
一种加速水稻品种纯合的种质资源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速水稻品种纯合的种质资源,属于水稻遗传育种技术领域。该资源包括具有加速水稻品种纯合基因型的材料H224,上述材料属于偏粳型常规水稻种质资源。利用该基因材料与不同株型,不同亚种(籼稻、粳稻)的水稻品种杂交,...
李振宇陈广红王志兴王绍林夏明郑英杰阙补超于亚辉王莹李林蔚王彤张战谢丽霞张淑红毛挺
文献传递
稻米粒形与主要品质性状的关系被引量:3
2016年
以65个水稻品系为试材,研究了稻米粒形(长宽比)与主要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糙米率和整精米率与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精米率与长宽比呈正相关,但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减小长宽比有利于改善加工品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长宽比呈负相关,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稻米粒形不是决定外观品质的主要因素。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与长宽比虽然呈显著正相关,但是点的分布比较分散,并无必然联系。
王莹于亚辉阙补超夏明郑英杰李林蔚王彤
关键词:水稻长宽比品质性状
辽宁省杂交粳稻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被引量:6
2016年
简要回顾了辽宁省杂交粳稻育种研究和生产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杂交粳稻育种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主要存在产量优势不明显、生态适应性不强、品质不优、制种产量较低和栽培技术措施不配套等方面的问题。为促进杂交粳稻的发展,需要加强对杂交粳稻产量和品质的改良,选配熟期适宜的组合,提高制种产量和纯度,建立配套栽培技术体系和加强新技术在育种上的研究与利用。
郑英杰夏明阙补超于亚辉王莹李振宇
关键词:杂交粳稻
海南气候条件对北方粳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种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两系不育系的繁种是两系杂交水稻生产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4个北方粳型两用核不育系在海南不同年份间的育性表现,研究不同光温背景对不育系育性转换及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育系育性转换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其中温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育性恢复程度,在育性敏感期间,适时低温有利于不育系自交结实率提高,而高温对自交结实不利。针对海南地区的生态条件,选育临界温度适当、光温互补性强的不育系类型,以降低繁殖风险。
郑英杰陈广红王绍林夏明阙补超于亚辉王莹李振宇
关键词:光照育性转换繁种
水稻产量和品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7年
阐述了水稻产量与品质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综合叙述了国内外对影响水稻产量因素的研究、影响水稻品质性状的研究、籼粳稻品质性状差异的研究、水稻产量与品质性状相互关系的研究等方面内容。
王彤阙补超夏明郑英杰于亚辉王莹李林蔚陈广红王绍林
关键词:水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