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光
- 作品数:103 被引量:50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放线菌JSM20.1发酵条件优化及活性物质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采用单因子实验和正交试验对具抑菌活性放线菌JSM20.1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优化后的最佳发酵培养基:葡萄糖15.0 g,大豆粉10.0 g,NaCl 5.0 g,酵母膏1.0 g,CaCO31.0 g,复合盐A液20 mL,复合盐B液1 mL,水1000 mL,最佳起始pH7.0。优化后的最佳发酵条件:摇瓶装量20%,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温度28℃。所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强酸、强碱和高温条件下都具有稳定活性,不溶于石油醚和氯仿,溶于乙酸乙酯。
- 黄苛刘祝祥肖怀东陈奇辉张丽易浪波谭周才陈义光
- 关键词:发酵条件优化放线菌抑菌物质
- 氨全回收式铜矿高效化合浸出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全回收式铜矿高效化合浸出装置,化合浸出桶和尾气净化器通过法兰连接;搅拌电机通过空心轴连接锥罩后插入化合浸出桶内,锥罩内设有叶片和进液孔,空心轴上部有轴圆周均布开通的进气口,化合浸出桶内设有液动盘连接中空...
- 刘志雄银永忠陈义光罗青梅
- 文献传递
- 分离自盐环境和非盐环境的嗜盐和耐盐细菌的系统分类学研究
- 陈义光刘祝祥庄大春刘志雄贺建武
- 主要研究内容:嗜盐和耐盐菌生境确定:选择盐环境(海洋和盐矿)和非盐环境二类典型生境分离的嗜盐和耐盐菌株进行分类学研究:海洋:以南海硇洲岛潮汐带无脊椎动物(海葵、海胆、牡蛎)、沉积物、盐土和海水为代表;内陆地下盐矿:以湖南...
- 关键词:
- 关键词:系统分类学微生物分类学
- 一种高效回收锰渣有价成分的可伸缩提取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回收锰渣有价成分的可伸缩提取装置,加热罐体底部设有出液阀,上部设有进液阀,外壁设有夹套,夹套内设有加热盘管,加热罐体上端通过法兰与加热罐盖连接为一体,加热罐盖中心设有套管,滑动管套入套管内,滑动管底部...
- 刘志雄陈义光吴贤文
- 文献传递
- 高效降解环己酮的无色杆菌JDM-3-03株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离、鉴定高耐受和高效降解环己酮的菌株。方法:从采自岳阳巴陵石化公司环己酮生产车间总出水口的污泥中,通过逐步驯化筛选环己酮降解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检测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一株环己酮降解菌株JDM-3-03,初步鉴定其为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insolitus的一个菌株;该菌能以环己酮为惟一碳源,且能耐受5000mg/L的环己酮;当环己酮的质量浓度为2000mg/L时,在温度为30℃、转速为150r/min的条件下,72h内该菌株对环己酮的降解率达到90.17%。结论:菌株JDM-3-03是一株可高效降解环己酮的无色杆菌。
- 何倩彭清忠彭晓春恩特马克.布拉提白陈义光刘祝祥彭清静
- 关键词:环己酮高效降解RRNA基因序列
- 武陵山放线菌多样性被引量:21
- 2008年
- 【目的】为了探究武陵山放线菌多样性,以便从新放线菌菌株中发现新的潜在药物先导化合物。【方法】从武陵山采集280份土样,采用纯培养的方法,用4种培养基分离到1134株放线菌。选择其中30株代表菌进行了初步分类鉴定;以3株细菌和7株农作物致病真菌作为指示菌,检测其抑菌活性;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的方法,检测是否具有聚酮合酶(PKSⅠ、PKSⅡ)基因、非核糖体多肽合成酶(NRPS)基因和多烯类化合物合成酶(CYP)基因。【结果】分离到的武陵山放线菌中,链霉菌占70%以上,还有小单孢菌等8个科13个属,其中有5个菌株是潜在的新种。选取的30株实验菌对细菌、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含有4类化合物合成基因的菌株占23%~60%。【结论】武陵山原始森林土壤中,放线菌多样性很丰富,且存在很多未开发的稀有类群。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可用于进一步的药物开发利用。
- 曹艳茹姜怡陈义光唐蜀昆秦盛赵国振徐丽华
- 关键词:放线菌多样性
- 具抗肿瘤活性放线菌菌株YIM 90022的分离和系统发育分析被引量:27
- 2006年
- 从青海盐碱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兼性嗜碱放线菌YIM 90022,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具有很强的体外抗胃癌、肺癌、乳腺癌、皮肤癌、肾癌和子宫癌肿瘤细胞株活性。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YIM 90022属于拟诺卡氏属(Nocardiopsis)的成员,与该属的4个有效发表种N.exhalans DSM 44407^T,N.prasina DSM 43845^T,N.metallicus DSM 44598^T和N.listeri DSM 40297^T系统发育关系最密切,与其分别以98.8%,98.5%,98.4%和97.8%的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聚为一簇。但菌株YIM 90022不与这4个有效种中任何一个单独相聚,形成了一个独立亚分枝。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化学分类特征,以及rep-PCR基因指纹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菌株YIM 90022可能为拟诺卡氏菌属的一个潜在新种。菌株YIM 90022在大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丰富,在酵母膏麦芽膏琼脂、燕麦片琼脂等培养基中产生可溶性色素。生长pH范围6.0.12.0,最适pH8.5;能在含0—15%NaCl(W/V)的培养基上生长。
- 陈义光李文均崔晓龙姜成林徐丽华张玉琴文孟良
- 关键词:抗肿瘤活性系统发育分析
- 酒鬼酒成熟糖化料细菌的分离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采集酒鬼酒成熟糖化料样品,采用纯培养法以3种基础分离培养基分离样品中的细菌(含放线菌),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发育多样性分析。用营养琼脂(nutrient agar)、LA(Luria-Bertani agar)和海洋琼脂(marine agar)培养基进行分离,得到82个细菌菌株。根据菌落形态、细胞形态和革兰氏染色实验结果,去除部分冗余,最终得到47个代表性菌株。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得47个代表性菌株分属于细菌域(Bacteria)的5个大的系统发育类群/门(phylogenetic group/phylum),近半数菌株(23株,48.9%)属于厚壁菌门,其中优势菌群为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的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共有11个分离菌株(23.4%)。这47个代表性菌株可以归为31个不同物种,且大多数与它们的系统发育关系最密切的已知物种的典型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16S r 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处于96.52%~99.73%之间。其中有2个菌株(JSM 2032011,JSM 2032014)与其系统发育关系最密切的已知物种的典型菌株之间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较低,可能代表潜在的新分类单元(potential new taxa)。菌株JSM 2032011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Pseudomonas hunanensis LVT的系统发育关系最密切,但它们之间的序列相似性较低(97.54%);菌株JSM 2032014与赖氨酸芽胞杆菌属(Lysinibacillus)的Lysinibacillus jejuensis N2-5T的系统发育关系最密切,它们之间的序列相似性只有96.52%。而且这2个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在各自的簇群中形成了独立的进化分支。因此,菌株JSM 2032011和JSM2032014可能分别代表了假单胞菌属和赖氨酸芽胞杆菌属的潜在新种(potential new species)。以上结果表明,酒鬼酒成熟糖化料分离的细菌具有较高的类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且蕴含着一些新的微生物类群/物种。
- 赫立娟陈锦华邓丽颖刘祝祥贺建武陈义光
- 关键词:酒鬼酒细菌纯培养系统发育分析
- LAS和KMnO_4对黑斑蛙蝌蚪的毒性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在实验条件下,用水毒理学方法研究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高锰酸钾(KMnO4)对黑斑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并由此推断2者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试验采用96h静水式实验法,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LAS、KMnO4对黑斑蛙蝌蚪的急性毒性顺序为KMnO4>LAS,LAS、KMnO4等2种实验试剂对黑斑蛙蝌蚪24h的LC50分别为11.6mg/L和3.67mg/L;48h的LC50分别为10.0mg/L和3.15mg/L;96h的LC50分别为8.57mg/L和2.17mg/L。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LAS-KMnO4对黑斑蛙蝌蚪的联合毒性在24、48、96h的相加指数AI>0,均表现出协同作用。
- 彭德姣陈琳陈义光刘祝祥蒋拥东
- 关键词:LASKMNO4LC50急性毒性联合毒性
- 酒鬼酒发酵车间空气源细菌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本研究采用空气自然沉降法和纯培养法从酒鬼酒发酵车间收集分离空气中可培养细菌(含放线菌),运用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法对菌株进行多样性研究。用添加10%酒鬼酒酒醅浸汁的营养琼脂、麦芽膏-酵母膏和高氏一号培养基,从酒鬼酒发酵车间分离纯化到127株细菌菌株。根据形态观察和部分生理生化实验去冗余,选取72株具有代表性的菌株,对其进行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分离菌株具有较高的类群多样性,分属于细菌域的4个门(Actinobacteria,Deinococcus-Thermus,Firmicutes,Proteobacteria)的17个科(Aurantimonadaceae,Bacillaceae,Bacillales FamilyⅫ,Corynebacteriaceae,Deinococcaceae,Intrasporangiaceae,Microbacteriaceae,Moraxellaceae,Nocardiaceae,Planococcaceae,Propionibacteriaceae,Pseudomonadaceae,Rhizobiaceae,Rhodobacteraceae,Sphingomonadaceae,Staphylococcaceae,Xanthomonadaceae)的24个属(Acinetobacter,Agrococcus,Arsenicicoccus,Arthrobacter,Aurantimonas,Bacillus,Corynebacterium,Deinococcus,Exiguobacterium,Janibacter,Kocuria,Luteococcus,Microbacterium,Micrococcus,Paracoccus,Pararhodobacter,Pseudomonas,Rhodococcus,Shinella,Sphingomonas,Sporosarcina,Staphylococcus,Virgibacillus,Xanthomonas)。优势类群为Actinobacteria门(34株,47.22%),其中Micrococcaceae为优势科,含15株菌株;其次是Proteobacteria门(24株,33.33%)和Firmicutes门(11株,15.28%),还分离到3株属于分类名称尚未确定且目前根据《伯杰氏细菌手册》暂称为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的细菌。这些菌株可分为53个物种,大部分菌株与其系统发育关系最密切的已知物种的典型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6.37%~99.88%)。其中至少有5株(JSM 2215019、JSM 2215034、JSM2215039、JSM 2215042和JSM 2215109)可能代表潜在的新的分类单元(potential new taxa),它们可能分别代表Sphingomonas,Corynebacterium,Arthrobacter,Paracoccus和Deinoc
- 吴秋蕾黎有有邓丽颖赵湖郝立娟樊林陈义光张丽
- 关键词:空气微生物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