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凤桂

作品数:30 被引量:486H指数:9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历史地理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动机
  • 3篇生态
  • 3篇土地利用
  • 3篇驱动机制研究
  • 3篇协调发展
  • 2篇生态文明
  • 2篇生态系统
  • 2篇区域经济
  • 2篇珠江三角
  • 2篇珠江三角洲
  • 2篇珠三角
  • 2篇围填海
  • 2篇海洋生态
  • 2篇海洋生态系统
  • 2篇港口
  • 2篇港口体系
  • 2篇城镇群
  • 1篇大型化
  • 1篇地城
  • 1篇地理分布

机构

  • 20篇国家海洋局第...
  • 17篇广州地理研究...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广州市国土资...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0篇陈凤桂
  • 14篇张虹鸥
  • 9篇陈伟莲
  • 8篇吴旗韬
  • 5篇王金坑
  • 4篇叶玉瑶
  • 4篇陈斯婷
  • 2篇余兴光
  • 2篇王春子
  • 2篇陈莉
  • 2篇吴耀建
  • 2篇蒋金龙
  • 2篇周章伟
  • 1篇陈楚汉
  • 1篇颜利
  • 1篇张继伟
  • 1篇龙邹霞
  • 1篇李青生
  • 1篇李智山
  • 1篇罗阳

传媒

  • 5篇海洋开发与管...
  • 3篇人文地理
  • 3篇经济地理
  • 3篇热带地理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水运管理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 1篇第七届粤港澳...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研究了福建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边界范围的确定、基本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等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范围必须涵盖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集中区域,福建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边界范围为:陆域界限为海岸线向陆一侧的沿海县(市、区)行政管理界线,海域界限为海岸线至海湾外20 m(等深线);划分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基本单元时把海域及依托的陆域作为一个整体,把沿海县(市、区)行政管辖的陆域和海域作为基本评价单元,福建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单元为24个,区划陆域面积为27 689 km2,海域面积为13 393km2;筛选了23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土地面积、海域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海岸线长度等;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W),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综合指数进行等级划分(低、中、较高、高4个等级),最后得出福建省海岸带区域各基本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A1)、现有开发密度(A2)和发展潜力(A3).研究结果基本符合海岸带区域管理实际,为其他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研究提供参考.
颜利吴耀建陈凤桂蒋金龙王春子罗阳
关键词:海洋环境科学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
港口体系演化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区域港口体系的结构和层次是不断变化的,根据各港口功能和作用的大小不同的变化,港口体系演化变现为集中化发展和分散化发展两种趋势。影响港口体系演化的因素很多,具体可归纳为技术进步因素、区位因素、航运市场因素、政策和政治因素四类。在集装箱革命之前,区位因素是影响港口体系结构的主要因素,而集装箱化之后,新技术的应用、航运市场在港口体系层次变化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策和政治因素是港口体系发展的背景因素,其影响力一直较大。最后通过构建港口体系动力模型,详细阐述了各个因素对港口体系演化的影响过程和驱动机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港口体系集中化和分散化发展的促进和阻碍作用。
吴旗韬张虹鸥叶玉瑶陈凤桂陈伟莲
关键词:港口体系影响因素
中国财富人群空间分布与流动特征
2009年
运用经济地理的空间分析方法,以省区为基本区域单元,分析我国财富人群空间分布和空间流动特征。就财富人群空间分布而言,呈现出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分布空间扩大而集中度未减以及五地割据三大特征。就财富人群空间流动而言,江浙是最大的财富人群输出地,而北京、上海、广东成为三大财富人群吸纳地。通过财富人群与中国区域经济相关分析得知:财富人群空间分布与中国经济空间格局基本相似。对比分析中国沿海三大经济圈,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是最大的财富人群吸纳地,长三角地区是最大的集聚地和输出地,珠三角地区财富人群外出率最低。
陈凤桂张虹鸥吴旗韬
关键词:区域经济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海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海洋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日益增大。系统认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价值对于维护海洋权益、制定海洋政策、发展海洋经济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在综合国际和国内...
陈凤桂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海洋生态文明探析被引量:14
2014年
现代生态文明的系统研究始于西方工业化国家,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而我国的生态文明思想由来已久,早在5 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了一套鲜为人知的人类生态理论体系。文章在回顾西方生态文明理念与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洋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本质。文章指出,海洋生态文明是以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为核心,以海洋资源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利用为前提,以提升海洋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主要目标,并进一步将海洋生态文明的内容归结为以下两点:1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和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海洋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是以提高海洋生态文明意识为基础,以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核心,以建设海洋生态安全屏障和有效控制入海污染物总量为保障,以海洋科技创新为依托,全面推进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健康发展。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文章以厦门市为例介绍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实践。
陈凤桂王金坑蒋金龙
关键词:生态文明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空间响应强度被引量:11
2014年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的转型时期,产业升级和空间优化成为城镇群地区跨越发展门槛、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研究产业发展与城镇空间的相互关系成为一项全新、紧迫的科学问题。文章从空间视角切入,提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镇空间响应系数",定量分析了珠江三角洲不同产业的城镇空间响应强度时空特征,探讨了城镇空间响应强度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内在关系。根据第二、第三产业的城镇空间响应强度,将珠三角各县(区)划分为一致响应型、偏R2(第二产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系数)响应型和偏R3(第三产业发展的城镇空间响应系数)响应型。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人口集聚水平、区域政策和制度是影响珠三角城镇空间响应强度的主要因素,工业化进程越快,城镇空间响应强度越强。在不同工业化阶段,要采取差异化的调控措施,把产业结构演变与城镇空间优化相结合,建立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陈伟莲张虹鸥吴旗韬陈凤桂
厦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评估与思考被引量:12
2014年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海洋作为蓝色国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海洋的各项工作。文章在总结分析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厦门市为例,运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对现有工作进行评估,分析其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和工作思路,以期为厦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对策参考,为我国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欧玲龙邹霞余兴光陈凤桂
关键词:示范区建设
区域发展极优选模型研究——以福建省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区域发展极"是"增长极"理论应用到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延伸出的概念,根据区域发展极特点,同时考虑到各指标数据可获得性,从适宜度和优势度两大方面进行评价,构建区域发展极评价指标体系和优选评估模型。运用增长极理论探讨福建省经济发展战略,强调区域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主张集中有限的资源,首先发展增长极区域,然后逐步发展非核心区。通过分析发现福建省沿海地区综合指数最高的是厦门市和福州市区,具备一级增长极的潜质;宁德市区、漳州市区、罗源县、莆田市区、泉州市区等可以作为次一级的发展极加以培育,尤其宁德市区、漳州市区和泉州市区,发展条件较为成熟。
陈伟莲陈凤桂
我国海洋经济与就业潜力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陆域资源对经济增量的承载率越来越小,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就业增长点成为政府、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引入重心概念,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模型和中国沿海各省区海洋经济发展数据和涉海就业人口数据,计算出了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重心与涉海就业人口重心动态演变过程,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运用区域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海洋经济就业贡献度、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等角度对地区差异展开分析。研究表明:①我国海洋经济重心与涉海就业人口重心均出现了"中心偏离"现象,海洋经济重心由东南偏移转向东北偏移,说明中国区域海洋经济高密度区由南往北移动,涉海就业人口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部,反映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一直都是涉海就业人口的高密度区。②天津、上海和海南的海洋经济就业人口比重在20%以上,海洋经济在吸纳就业人口方面表现出较大优势;山东、江苏、浙江、广西海洋经济就业贡献度低,海洋经济在吸纳就业人口方面还比较薄弱。
陈凤桂陈伟莲
关键词:海洋经济就业潜力
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及驱动机制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对广州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趋势及驱动机制进行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对于探索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机制及其合理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分析1996-2006年广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发现其内部空间差异显著;运用SPSS对其进行时间序列曲线估计,发现该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明显;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该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其驱动机制可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区域产业结构因子和外资因子,各因子对广州土地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存在差异。
赖慧芳陈凤桂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