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前芬

作品数:55 被引量:325H指数:10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缺血
  • 23篇再灌注
  • 23篇脑缺血
  • 23篇灌注
  • 19篇再灌注损伤
  • 14篇灌注损伤
  • 13篇全脑
  • 12篇全脑缺血
  • 11篇细胞
  • 9篇生理学
  • 9篇教学
  • 9篇病理生理学
  • 8篇异黄酮
  • 8篇缺血再灌注
  • 8篇黄酮
  • 8篇病理生理
  • 7篇生理
  • 7篇生理学教学
  • 7篇理学
  • 7篇病理生理学教...

机构

  • 52篇蚌埠医学院
  • 3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连云港市第二...
  • 1篇蚌埠市第二人...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 1篇蚌埠市铁路中...
  • 1篇蚌埠医学院校...

作者

  • 54篇陈前芬
  • 17篇赵士弟
  • 9篇张成英
  • 9篇姜丽娜
  • 7篇吕鸿燕
  • 7篇杨卫东
  • 6篇董银凤
  • 6篇朱旭友
  • 5篇黄丽
  • 5篇谢群
  • 4篇赵云霞
  • 4篇李言
  • 4篇杨锡兰
  • 4篇田鹤村
  • 3篇赵瑾
  • 3篇崔芳芹
  • 3篇储德开
  • 2篇张敏
  • 2篇丁月东
  • 2篇陈耀

传媒

  • 21篇蚌埠医学院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6篇1993
  • 1篇199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课内外结合病例讨论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被引量:2
2009年
病例讨论课内外结合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可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所帮助。
赵士弟陈前芬黄丽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病例讨论
融入循证医学理念的案例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目的:探索融入循证医学理念的案例教学法对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在病理生理学理论教学过程中,选取临床医学本科3 个班学生,A 班应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法,B 班应用融入循证医学理念的案例教学法,C 班前部分章...
姜丽娜陈前芬赵瑾赵云霞赵士弟
硫酸镁预处理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硫酸镁(MgSO4)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小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小鼠50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再灌组和硫酸镁预处理低、中、高剂量组,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动态监测脑电图变化,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脑组织NO含量和NOS、诱导型NOS(iNOS)活性。结果:硫酸镁预处理各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轻于再灌组。假手术组及硫酸镁预处理各组脑组织NO含量和NOS、iNOS活性均低于缺血再灌组(P<0.05~P<0.01)。结论:硫酸镁预处理可减轻神经元损伤程度,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OS及iNOS活性、减少NO含量有关。
吕鸿燕朱旭友陈前芬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硫酸镁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小鼠
大鼠脑缺血模型血管阻断部位的选择被引量:1
2000年
利用 45只经墨汁与乳胶混合液灌注的大鼠脑标本 ,观测大脑中动脉的起始、行程及表面投影。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可分三段 ,中段较长 ,分支较少 ,表面为蝶骨大翼覆盖。著者认为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血管的最佳阻断部位是大脑中动脉中段 ,经蝶骨大翼行颅骨开窗可达此部位。
张成英陈前芬田鹤村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蝶骨大翼脑缺血
启发式教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6
2008年
赵瑾陈前芬张敏崔方芹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
硫酸镁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氧化氮及ATP酶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硫酸镁(MgSO4)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氧化氮(NO)和ATP酶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昆明小鼠10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MgSO4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及加压颈部软组织的方法复制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1 h。观察各组小鼠脑组织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及病理学变化。结果:MgSO4各组脑组织NO含量和NOS、iNOS活性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并能提高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P<0.05~P<0.01)。结论:MgSO4预处理能显著降低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O含量和NOS活性,并提高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董银凤陈前芬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硫酸镁一氧化氮NA+-K+-ATP酶小鼠
对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被引量:4
2009年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的医学基础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判断、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了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
崔芳芹陈前芬张敏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某医学院教职工2次体检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刘桂兰陈前芬方翠华
关键词:体格检查心电图
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循证医学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与探索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索循证医学结合案例教学法(EBM+CBL)对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从问卷调查、笔试和病例讨论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EBM+CBL优于传统教学;进行EBM+CBL的学生的笔试和病例讨论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的学生成绩。结论:EBM+CBL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姜丽娜陈前芬赵瑾赵云霞赵士弟
关键词:循证医学案例教学病理生理学
山莨菪碱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摘要)被引量:14
1994年
山莨菪碱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摘要)蚌埠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田鹤邨,张成英,陈前芬,储德开,杨卫东有资料表明,山莨菪碱(654-2)对缺血和再灌心肌有明显保护作用;最近有报道称,其对不完全性脑缺血的局部脑循环、血浆凝血烷B2(TXB...
田鹤邨张成英陈前芬储德开杨卫东
关键词:山莨菪碱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