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
- 作品数:18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感染的特征及相关因素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并发感染的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科 1996年 6月~ 2 0 0 0年 6月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感染的 2 9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并与同期因慢性肾功能不全住院未并发感染的 2 11例患者比较。结果 慢性肾功能不全易并发感染 ,感染率达 5 8.46 % ,其发生与血白蛋白水平降低及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等因素相关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0 1) ,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好发部位主要是泌尿道和呼吸道。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感染患者应提高患者抵抗力 ,改善营养状况 ,积极控制感染。
- 陈卫东张燕贾平
-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慢性血清白蛋白
- 阴离子间隙测定在急性肾衰竭诊治及预后中的应用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阴离子间隙 (AG)和电解质变化在急性肾衰竭诊治及预后临床意义。方法 87例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按AG高低分成 3组 ,分析AG与代谢性酸中毒的关系 :按预后分为恢复组和死亡组 ,分析AG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AG组代谢性酸中毒率 (80 .8% ) ,高于正常 ,低AG值组 (P <0 .0 5) ;治疗后恢复组的AG水平能够恢复正常 ,而死亡组AG水平仍然高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AG水平恢复与否与急性肾衰竭预后具有一定的关系 ;血 pH、Cl-变化在判断预后无临床意义。 结论 在急性肾衰竭患者诊疗过程中阴离子间隙的监测有助于了解病情、判断酸碱平衡紊乱及进一步判断其预后。
- 陈卫东刘磊张燕
- 关键词:阴离子间隙急性肾衰竭酸碱平衡
-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临床观察
- 2001年
- 目的 :评价国产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将 43例下呼吸道感染和 33例泌尿道感染分验证组和对照组。 43例验证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 0 .2 5 g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33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 1.5g静脉滴注 ,每天 2次 ,两组疗程均为 5天。结果 :验证组有效率为 83.7% ,细菌清除率为 72 .5 % ,药物敏感率为 80 .8% ;对照组有效率为 81.8% ,细菌清除率为 77.4% ,药物敏感率为 82 .2 % ,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注射用阿奇霉素是一种有效。
- 陈余清陈卫东熊肇军张燕
- 关键词:抗生素类大环内酯阿奇霉素细菌性感染
- 黄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黄芪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 9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三组 ,泼尼松组 (对照组 )、丹参组 (泼尼松 +丹参 )、黄芪组 (泼尼松 +黄芪 ) ,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脂变化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三组治疗后均见尿蛋白减少、血清白蛋白升高和总胆固醇下降 (P <0 .0 1) ,但黄芪组与丹参组和对照组相比 ,黄芪组在使尿蛋白减少、血清白蛋白升高和总胆固醇下降方面尤为明显 (P <0 .0 1) ;黄芪组在水肿消退、腹胀改善方面明显好于丹参组及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黄芪能减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尿蛋白排泄 ,提高血清白蛋白 ,降低血脂水平及改善相应的临床症状。
- 陈卫东贾平张燕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白蛋白总胆固醇中医药治疗
- 红斑狼疮性脑病的CT诊断被引量:13
- 1999年
- 目的:探讨红斑狼疮性脑病的CT征象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损害患者的CT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临床以神经精神异常而行颅脑CT检直。结果:红斑狼疮性脑病的CT检查阳性率达93.5%(14/15)。主要CT表现包括:(1)顶枕叶或颞顶叶单侧或双侧皮层下白质内低密度区(7/15)。(2)基底节区脑梗塞(4/15)。(3)弥漫性中度以下脑萎缩(7/15)。(4)对称性基底节钙化(2/15)。结论:CT检查对红斑狼疮性脑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范围。但CT征象缺乏特异性,该病的确诊需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
- 张开华郭彬陈卫东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CT
- 肾病综合征合并感染33例分析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 (NS)患者并发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因NS住院合并感染的 33例患者进行分析 ,并与同期住院的 5 9例慢性肾炎相比较。结果 :NS合并感染率为 5 1.6 % ,高于慢性肾炎合并感染率 30 .5 % (P <0 .0 5 )。以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培养阴性率分别为 2 7.3%和 33.3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NS易并发感染 ,以多器官、多系统常见 ,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
- 张燕陈卫东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病原微生物并发症NS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自发性肾破裂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分析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自发性肾破裂的临床特点,探讨降低其发生率的对策及内科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9例EHF自发性肾破裂及同期文献报道的25例同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EHF自发性肾破裂患者有明显诱因31例,发生在少尿期30例,左肾破裂14例,右肾破裂17例,双肾破裂3例,血小板数值<80×109/L者20例。内科保守治疗治愈25例,手术治愈1例,死亡8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3例,血透后死亡5例。结论EHF自发性肾破裂大多发生在少尿期,患者血小板数值很低,频繁搬动和腹内压增大如咳嗽或便秘为其主要危险因素。EHF少尿期患者应予严密监护,避免上述危险因素;对血小板极低者谨慎血透;内科保守治疗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 刘桂凌陶荣亚陈卫东刘传苗
- 关键词:出血热自发性肾破裂流行性出血热内科保守治疗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18例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发急性肾衰竭(ARF)的临床相关因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12例PNS并发ARF的1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PNS并发ARF的发生率为4.5%,临床以少尿型为主(83%),起病均在PNS的急性期。经过利尿,泼尼松结合中药黄芪治疗后,15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83.3%)。结论PNS并发ARF并非少见,临床以少尿型为主,多伴有高凝状态。早期诊断,治疗应兼顾PNS和ARF两个环节,大多数病情可逆转。
- 张燕陈卫东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症肾衰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并发PNS
- 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尾加压素Ⅱ和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的影响
- 丁志珍陈卫东杨萍张燕常保超
-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肾破裂9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分析流行性出血热(EHF)并发肾破裂的临床特点,探讨降低其发生率的防治对策。方法:对9例经治的EHF自发性肾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EHF自发性肾破裂患者有明显诱因8例,发生在少尿期8例;左肾破裂4例,右肾破裂4例,双肾破裂1例;血小板<80×109/L者7例。内科保守治疗治愈6例。病死3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2例,血透后死亡1例。结论:EHF自发性肾破裂大多发生在少尿期,血小板数值很低,左右肾破裂机会均等,频繁搬动和腹内压增大为其主要危险因素。对血小板极低者谨慎血透。内科保守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 刘桂凌陶荣亚陈卫东刘传苗
- 关键词:肾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