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利

作品数:46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重症肌无力
  • 9篇无力
  • 9篇肌无力
  • 5篇成像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4篇卒中
  • 4篇细胞
  • 4篇脑梗
  • 4篇脑膜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硬化
  • 3篇心理学
  • 3篇血管
  • 3篇抑郁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影像学特点
  • 3篇认知功能障碍

机构

  • 41篇云南省第一人...
  • 9篇复旦大学
  • 7篇昆明理工大学
  • 6篇昆明医学院第...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宣汉县人民医...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辛辛那提大学
  • 1篇施甸县人民医...
  • 1篇成都市老年病...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46篇陈文利
  • 19篇丁里
  • 14篇翟明
  • 14篇孟强
  • 13篇武绍远
  • 9篇刘江
  • 9篇钟静玫
  • 9篇王毅
  • 8篇王文敏
  • 7篇张金章
  • 6篇陈辉
  • 6篇董曼丽
  • 5篇马莎
  • 4篇梅茸
  • 3篇赵忠
  • 3篇林岚
  • 3篇赵重波
  • 3篇蒲传强
  • 3篇郎森阳
  • 3篇白洁

传媒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云南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0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抑郁药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初步报告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索抗抑郁药配合认知行为治疗与单用药物治疗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临床疗效的差别。方法对64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诊断的患者,分别予氟西汀治疗(简称药物组)和氟西汀加认知行为治疗(简称心理-药物组)。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4、6周、半年、1年、2年的疼痛症状评分和HAMD评分、治愈率、以及2年后复发率。结果心理-药物组4周和两年时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HAMD总评分、躯体化症状因子评分与认知障碍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心理-药物组2年复发率(13·33%)明显低于药物组(35·29%)(P<0·05)。结论抗抑郁药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是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复发。
武绍远钟静玫陈辉林岚陈文利丁里
关键词: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氟西汀认知行为治疗心理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心理学探讨被引量:4
2003年
神经心理学异常是指不同程度的记忆、语言、视空间能力、人格异常及认知(概括、计算、判断、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提示,此类患者易伴发神经心理学异常及抑郁症状,同时亦可伴有行为和情感的异常及抑郁症状。对其进行积极干预和心理治疗,对延缓病情的进展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有一定临床价值。
陈文利孟强刘江翟明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心理学抑郁症发病机制并发症
帕金森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运动功能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运动功能及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DE)。方法检测27例PD+T2DM患者空腹血糖(FPG)、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HbA 1c)水平,评定运动功能采用统一PD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并计算LDE;与30例PD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PD+T2DM组FPG、HbA 1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 05),两组果糖胺无统计学差异(P>0. 05)。PD+T2DM组较对照组运动症状(UPDRS-Ⅲ)评分显著升高(P<0. 05),两组LDE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 PD伴有T2DM患者血糖水平可能影响运动功能,但对药物使用剂量无明显影响。
李珊马莎高源陈文利梅茸张书丁里
关键词:帕金森病2型糖尿病
完善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导致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一种重要疾病。及时和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其中又以急性期溶栓治疗最为重要。本文对溶栓治疗的时间窗、病例和溶栓药物的选择、溶栓治疗的风险和效益、出血性转化的病理生理学及其预防、高龄和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溶栓治疗等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孟强陈文利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溶栓疗法时间窗灌注加权成像
Fahr综合征合并病毒性脑炎一例被引量:1
2003年
孟强陈文利刘江翟明张金章
关键词:FAHR综合征病毒性脑炎合并症脑电图
一所省级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总住院医师1587例会诊病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1名神经内科总住院医师1年内会诊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神经内科会诊病种类型,归纳会诊思路,为神经内科专科医生培养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一名神经内科总住院医师,于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
符浩丁里孟强陈文利
嗜酸性脑膜炎31例分析
2006年
陈文利钟静玫陈辉武绍远丁里
同型半胱氨酸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情绪、病情进展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12、丙二醛(MDA)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病程进展及认知和情绪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PD患者的Hcy、叶酸、维生素B12、丙二醛浓度,并应用简明智力量表(MMSE)测查PD患者的认知功能、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测查PD患者的情绪,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帕金森患者中Hcy升高占57%。Hcy升高组与Hcy正常组比较,叶酸和维生素B12低,MDA增高,H-Y分期评分高,MMSE低,HAMD增高。结论 Hcy增高的PD患者病情较严重,更易出现认知功能受损和抑郁情绪,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是Hcy增高的营养代谢因素,Hcy增高可能诱导氧化应激而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害。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降低PD患者血浆Hcy水平,可能延缓PD疾病进展,改善预后。
陈文利梅茸李珊武绍远马莎白洁
关键词:帕金森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丙二醛情绪
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探讨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住院和门诊病例共 6 0例。随机抽取其中 30例为给西比灵治疗的治疗组 ,另 30例为给眩晕停治疗的双盲对照组。治疗后 3~ 6周复查经颅多普勒 (TCD) ,比较用药前后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平均流速 (Vm)和收缩峰值 (Vs)的变化程度。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3~ 6周复查TCD ,双椎、基底动脉的Vm ,Vs值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而对照组各血管的Vm ,Vs值变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陈文利翟明陈中丽郑昆文朱之庄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药物治疗西比灵
神经系统解剖及临床定位诊断计算机软件编制及临床运用
本文用平面图、二维、三D、视频动画的方式,结合神经影像学、尸体解剖,用相应计算机软件编制了神经解剖及神经定位诊断学计算机软件,介绍了软件的编制过程及临床运用情况。
丁里武绍远陈辉陈文利翟明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