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宇 作品数:54 被引量:234 H指数:8 供职机构: 浙江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左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2000年 虞意华 陈新宇 严静关键词:陈旧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左心功能不全 内镜粘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粘膜下息肉摘除术在老年人群中的运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以来在肠镜下诊断为结肠息肉患者118例,肠镜检查共发现181枚息肉,分别予以息肉摘除术。结果 118例患者181处病灶中,2例病... 陈新宇 张虹 戴一扬 郑培奋 程玲文献传递 老年患者的胃镜诊断疾病谱特点分析 :通过探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的主诉和胃镜诊断特点和疾病谱的分布情况,总结老年胃镜诊断上消化道常见疾病的预测因素. 方法:老年患者胃镜检查前接受结构式问诊,高年资内镜医生对其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并记录,统计不同年龄层胃镜诊... 周锋 郑培奋 张虹 陈新宇 冯玉良 王卫峰 朱琴 何巧娜关键词:上消化道疾病 老年患者 胃镜检查 疾病谱 Twist-1表达促进胃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基因谱的表达变化,筛选表达差异基因,并探讨其在胃癌转移中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U133plus2.0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上皮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变化,筛选出差异基因Twist-1,Western blot法检测过表达与敲除Twist-1细胞上皮一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变化。结果与胃癌组织比较,Twist-1在淋巴转移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分别为(2.07±0.71比12.12±3.21)。阴性对照、空载体对照和Twist-1表达细胞增殖吸光度分别为O.84±0.16、0.74±0.06和0.71±0.0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5±0.08)%、(4.31±0.07)%和(3.95±0.09)%,表达Twist-1与细胞增殖及凋亡无明显相关。但细胞迁移能力增高。结论Twist-1基因的改变可能与胃癌转移相关,并可能通过皮一间质转化方式实现。 张虹 陈新宇 朱永良 朱琴关键词:胃肿瘤 TWIST转录因子 肿瘤转移 中国汉族炎症性肠病患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探讨TPMT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AZA)药物毒副作用的关系。方法 189名汉族IBD患者及273名健康对照者进入了研究。其中有43例患者接受了AZA治疗。分别采用引物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对TPMT*2、TPMT*3B、TPMT*3C、TPMT*3A四个突变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对使用药物发生了毒副作用的患者进一步进行了TPMT基因外显子的PCR扩增及测序检测。结果所有的IB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均未检测到TPMT*2、TPMT*3A、TPMT*3B突变。IBD患者TPMT*3C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为1.59%,与健康对照组相近(1.59%vs1.47%),经Fisher's确切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43例接受AZA治疗的IBD患者的随访中,观察到有4例患者发生了骨髓抑制,1例发生了肝脏毒性。5例患者均未检测到TPMT*2、TPMT*3A、TPMT*3B、TPMT*3C这4种常见的TPMT突变等位基因。进一步对该5例患者进行外显子测序工作,发现其中3例患者存在TPMT*1S突变杂合子,但为无义突变。结论在中国汉族IBD人群中,TPMT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低,但AZA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并不低,AZA药物毒副作用无法完全通过TPMT基因突变来解释。 朱琴 郑培奋 陈新宇 冯玉良 程琳关键词: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胎盘生长因子及VEGFR-1浓度检测及其意义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VEGFR-1水平,探讨PLGF及VEGFR-1在UC发病机制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40例UC患者及3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外周血PLGF及VEGFR-1水平的差异,并比较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情外周血PLGF及VEGFR-1水平的差异。结果血清PLGF水平UC组(n=40)显著高于对照组(n=30)(35.32±3.66 vs 23.05±1.81pg/ml,P<0.001);活动组显著高于缓解组(36.34±3.21 vs 33.94±3.86pg/ml,P<0.05);轻(n=9)、中(n=9)、重度(n=5)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VEGFR-1水平U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15 vs 1.05±0.11ng/ml,P<0.001);活动组显著高于缓解组(2.04±0.15 vs 1.94±0.12ng/ml,P<0.05);轻、中、重度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LGF/VEGFR-1参与了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血管增生在UC的发病机制中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意义。 冯玉良 戴一扬 郑培奋 陈新宇 杨俊 朱琴关键词:胎盘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溃疡性结肠炎 连理汤加味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IL-33和IL-10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新疗法推广 郑培奋 冯玉良 朱琴 王国付 姚惠 王卫峰 丛衍群 彭芳 陈新宇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UC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免疫异常被公认在UC的发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包括炎症递质、细胞因子及免疫调节等多个方面。其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所致的免疫异常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关键词: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汤剂 波依定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观察 被引量:1 1999年 为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波依定对其影响,我院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2例高血压病患者和19例健康体检者血浆内皮素浓度,并给30例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以波依定治疗后4周复测内皮素浓度。结果显示,Ⅰ、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者血浆内皮素浓度分别为67.00±8.35、87.99±11.16、103.60±12.39、54.41±6.18pg/ml。各期高血压病患者内皮素均高于健康对照组,Ⅱ、Ⅲ期高血压病患者更显著。其浓度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按舒张压分级,血压升高程度越重,内皮素浓度越高。波依定治疗后4周随血压下降内皮素浓度亦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显示内皮素与血压升高有密切联系,可能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钙拮抗剂波依定能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血浆内皮素浓度,对动脉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符蓉 祝世法 陈新宇 江缨关键词:高血压 内皮素 非洛地平 波依定 基于Petri网的移动机器人集群系统的协同控制策略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机器人因其较高的柔性与可扩展性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业等多种工业场景中,成为运输货物的一种重要载体。尤其当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后,无人化作业的需求激增,极大地促进了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 陈新宇关键词:移动机器人 集群系统 协同控制 PETRI网 超高龄患者结肠息肉的内镜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超高龄老人已经不再稀有,而这些人群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如何掌握此类人群的肠镜检查适应证并正确应对此类人群肠道疾病的诊治、随访,以及如何有效预防肠道恶性肿瘤等问题正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所在。 陈新宇 张虹 朱琴 程玲关键词:病理特点分析 超高龄患者 内镜表现 结肠息肉 肠道恶性肿瘤 肠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