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 作品数:18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8例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L MWH)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的治疗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 4 8例经肾活检确诊的 PNS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使用激素和转换酶抑制剂 (ACEI)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 L MWH,每日皮下注射 30 75~ 6 15 0 IU ,观察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结果 L MWH治疗组 8周临床缓解率 96 .2 % ,尿蛋白下降明显 ,治疗缓解时间缩短 ,血组织纤溶酶 (t- PA)活性增强 ,D-二聚体水平增高 ,纤维蛋白原 (Fi B)降低 ,血胆固醇下降亦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而肾功能 (Ccr)、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激素联合 L MWH治疗 PNS可有效地减少尿蛋白 ,缩短病程。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促进纤溶。
- 杨立川陈海燕樊均明许国章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肾病综合征尿蛋白
-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与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6 0例男性SLE及同期住院、年龄和病程相匹配的 6 0例女性SLE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学和治疗反应。结果 :男性SLE肾损、盘状红斑、间质性肺炎发病率较高 (P <0 0 5 ) ,而蝶形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疼痛、抗dsDNA ,SmiAb阳性率低于女性 ;男性SLE治疗效果差。结论 :男性与女性的SLE表现有区别 ,男性SLE病情重 。
- 杨立川陈海燕马行一薛痕陈利群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 颈内静脉置管在血液净化中应用及护理
- 2002年
- 陈海燕李超张铭光
- 关键词:颈内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化学中毒
- 尿毒症及透析后高血压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关系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尿毒症及透析后血浆内皮素 (ET)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4 5例不同阶段尿毒症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 ,并对各组间及伴或不伴高血压比较。结果 :尿毒症患者血浆ET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 ,与对照组 (38 4± 7 3)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透析后 3月时血ET水平 (74 3± 5 8)高于 1月及 6月组 ,透后 1、 6月与尿毒症非透析组比较亦有差异 (P <0 0 5 )。对伴或不伴高血压尿毒症血浆ET进行比较 ,尿毒症伴有高血压时ET明显升高 (6 7 4± 12 6 ) ,而不伴高血压组为 4 9 2± 8 4 ,两组比较P <0 0 1。结论 :尿毒症患者血ET升高与尿毒症伴高血压和透析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 。
- 杨立川陈海燕马行一
- 关键词:尿毒症高血压血浆内皮素透析疗法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
- 2009年
- 陈海燕陈静
-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措施低血压血液透析治疗血管脆性
-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IgA肾病治疗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 2005年
- 陈海燕樊均明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IGA肾病
- 自身残余血预处理透析器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中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讨论自身残余血预处理透析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FUS)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0月-2011年5月20例原采用传统法处理新复用透析器发生FUS血液透析患者,改用自身残余血预处理新复用透析器,并就传统法和自身残余血预处理法对新复用透析器处置后在患者透析过程中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采用自身残余血预处理透析器后,透析患者FUS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种方法所致FU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残余血预处理新复用透析器法能有效降低FUS的发生率,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痛苦。
- 李亚娟陈林陈海燕朱亚林刁永书
- 关键词:血液透析首次使用综合征复用透析器
- 慢性肾衰血透青壮年与老年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与社会心理因素对比分析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 对比分析血液透析青壮年与老年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以及社会支持度。方法 对 5 4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社会支持量表 (SS) ,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量表测定 ,采用T检验、χ2 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尿毒症血透患者老年组抑郁得分高于青壮年组 ,老年组焦虑与抑郁症发生率高于青壮年组。青壮年组与老年组尿毒症血透患者社会支持得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老年组焦虑与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青壮年组高 ,两组的社会支持情况大致相同。
- 冯萍马行一舒贝杨珉李静张波陈海燕陈启光阮毅
- 关键词:尿毒症老年患者
- Fractalkine及其受体CX3CR1与临床疾病被引量:5
- 2005年
- 陈海燕樊均明
- 关键词:FRACTALKINE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 改良动静脉内瘘的早期穿刺方法及效果观察被引量:1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早期穿刺方法,护理措施,从而减少早期使用内瘘的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方法:将86例内瘘成形术后6~8周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在穿刺时选择内瘘侧,即动脉针在内瘘吻合口近心端8~10cm穿刺,静脉穿刺点离开动脉穿刺点5~10cm穿刺。实验组43例的动脉穿刺点在内瘘吻合口近心端10cm以上,静脉穿刺选择患者其他肢体的表浅静脉或颈内静脉植管。并且由两名以上专业护士评估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透析血流量不足发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以及感染发生情况,共穿刺688次。结果:实验组43例穿刺成功342/344(99.4%)高于对照组296/344(86.1%),皮下血肿发生率7/344例(2.4%)明显低于对照组21例(7.2%),P均<0.05。而两组患者透析血流量不足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别。结论:动静脉内瘘新瘘穿刺时,我们摒用传统方法,而选择动脉端刺入内瘘新瘘,静脉端穿刺其他肢体浅表静脉或连接颈内静脉置管,并且配合相关的护理措施,极大的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血肿发生,可能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 陈海燕文艳秋陈林刘霞陈凤
- 关键词:穿刺方法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