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
- 2007年
-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 cleaving protease,vWF-cp)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分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7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17例,分别于急性期(入院后即刻)和恢复期(4周)采血。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各17例,入院次日空腹采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vWF活性水平,残余胶原结合力试验测定血浆vWF-cp活性水平。结果①血浆vWF活性水平: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10%±25%、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期131%±25%,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84%±19%和对照组72%±13%(P<0.01);亦高于恢复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恢复期为77%±9%,急性心肌梗死组恢复期76%±11%)(P<0.01﹚;②急性期血浆vWF-cp活性水平: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为53%±12%、急性心肌梗死组46%±12%,均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77%±10%和对照组81%±17%(P﹤0.01);亦低于该组恢复期(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恢复期分别为80%±7%和81%±7%,P﹤0.01);③恢复期各项指标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vWF水平升高、vWF-cp活性降低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栓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陈劲松匡希斌陈海燕陈琳
-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 髓过氧化物酶与易损斑块被引量:10
- 2006年
- 髓过氧化物酶是一种白细胞衍生的酶,由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及特定的组织内(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的亚群分泌,可催化多种活性氧的形成。髓过氧化物酶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强大的促动脉粥样硬化特性,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易损斑块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它可通过促进脂质过氧化、斑块破裂、内皮脱落、斑块糜烂、内皮功能不良等机制促进易损斑块的发生、发展。
- 陈海燕匡希斌曾高峰
- 关键词:内科学髓过氧化物酶易损斑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髓过氧化物酶、白介素-10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关系
- 目的:易损斑块的破裂并继发血栓形成是ACS的中心启动环节,炎症反应与之密切相关。通过对血清促炎症介质髓过氧化物酶(MPO)及抗炎症介质白介素-10(IL-1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测定,探讨其在ACS危险分...
- 陈海燕
- 关键词:髓过氧化物酶白介素-10高敏C反应蛋白急性冠脉综合征易损斑块
- 文献传递
- 医联体背景下压力性损伤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 目的以“知-信-行”为理论基础构建医联体背景下压力性损伤管理模式,探讨该模式对医联体背景下基层医院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以及观察该模式在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压力性损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陈海燕
- 关键词:知-信-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