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平
- 作品数:47 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省肺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142例慢性肺心病并发电解质酸碱紊乱及呼衰的分析
- 1995年
- 142例慢性肺心病并发电解质酸碱紊乱及呼衰的分析江西省肺科医院(330006)雷建平,李秋根我国肺心病的患病率为5‰,许多地区肺心病的住院人数居心血管病之首[1],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院1991年5月~1994年7月共收治185例慢性肺心病病人...
- 雷建平李秋根
-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三重酸碱紊乱碱性药物肺心病人血气酸碱分析
- 变应原疫苗皮内试验发生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 2002年
- 为探讨变应原疫苗皮内试验发生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对1115例接受变应原疫苗皮内试验病人的一般情况以及皮肤试验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变应原疫苗皮内试验中晕针反应发生率为 2 .2 % ,主要的危险因素为空腹饥饿状态、家族遗传史、中青年病人。提出在变应原疫苗皮内试验时 ,首先要做好心理护理 ,避免在变应性疾病发作期、饥饿。
- 徐雪芬雷建平吴肖叶李锋
- 关键词:变应原疫苗皮内试验护理晕针反应
- 关于CD8细胞在结核病免疫治疗效果评价中的意义之我见
- 从国内一些结核病免疫治疗研究的资料来看,对CD<,8>细胞在结核病免疫治疗效果评价中的意义存在较大误区.这些资料把短期(1~4个月)内CD<,4>细胞较快回升、CD<,8>细胞较快下降,CD<,4>/CD<,8>比值迅速...
- 雷建平
- 关键词:CD8细胞结核病免疫治疗
- 文献传递
- 均相荧光探针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评价被引量:3
- 1999年
- 熊国亮雷建平刘珍琼钭芳芳
- 关键词:结核分支杆菌聚合酶链反应
- 外周血淋巴细胞部份结核菌DNA检测的探讨被引量:5
- 1996年
- 目的: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部份的结核菌DNA。方法:外周血标本取自140例志愿者,以葡聚糖-泛影葡甲胺密度梯度高心分离出淋巴细胞,抽提出的DNA作PCR扩增结核菌DNA123bp,扩增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新近诊断的活动性结核病人,90.6%(96/106)PCR阳性,2例完成6m短化治疗者也显示阳性结果,1例完成9m治疗者、2例3年前治愈者、29例健康对照者均为阴性;140例受检查的同份血标本,抽提出淋巴细胞后的血浆PCR分析全部为阴性结果。结论:这种PCR技术可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尤其适用无痰病人。该结果也提示我们注意,淋巴细胞是否会直接吞噬和杀灭结核菌。
- 雷建平熊国亮苏钢周平桢王雪梅张玉兰张慧慧熊汉鹏
- 关键词:肺结核淋巴细胞结核菌DNA
- 5例疑难结核病的诊断
- 1999年
- 1 病例摘要 例1,男,30岁,住院号6216。因右侧胸痛伴发热3个月,加重半个月于1997年11月19日入本院呼吸科。3个月前于劳累后出现右侧胸部钝痛,偶有剧痛,伴不规则发热,在当地用抗生素及中草药治疗无效,后根据X线胸片拟诊为“肺结核”,给予异烟肼(H)、链霉素(S)、利福平(R),治疗10d。
- 雷建平李赞华金新华万晓华
- 关键词:结核病病例报告
- 简易痰处理和DNA提取法PCR扩增123bp检测结核菌
- 1997年
- 熊国亮雷建平周萍珍李祈平
- 关键词:结核菌结核病临床标本P检PCR扩增
- 结核杆菌(TB)PCR荧光诊断试剂盒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0年
- 探讨半定量TB-PCR 荧光探针诊断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双盲法对115例结核病和59例非结核病人的痰标本进行厚涂片抗酸染色检查、结核菌培养、荧光探针 TB-PCR 检查对比.结果 三种方法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32.2%、59.1%、71.3%,荧光探针TB-PCR 法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培养法和涂片法(P<0.01和P<0.05).特异性分别为93.2%、91.5%、94.9%,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半定量TB-PCR荧光探针诊断试剂盒可应用于临床结核杆菌检测.
- 雷建平熊国亮周平桢蔡建荣钭芳芳宋小莲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反应试剂盒
- 血清和诱导痰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评价普米克治疗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诱导痰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与哮喘气道炎症及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40例哮喘患者 (轻度 1 6例 ,中、重度 2 4例 )经普米克治疗前后分别行血清、诱导痰ECP以及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 (FEV1 )检测 ,并同时与正常人群血清、诱导痰ECP比较。结果 :哮喘患者治疗后血清、诱导痰ECP明显下降 (P <0 .0 1 ) ,肺功能FEV1 明显上升 (P <0 .0 1 ) ;哮喘患者治疗前 (发作期)血清、诱导痰ECP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P <0 .0 1 ) ,治疗后 (缓解期 )诱导痰ECP仍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P <0 .0 1 ) ,血清ECP则稍高于正常人群 (P >0 .0 5 ) ;中、重度哮喘血清、诱导痰ECP明显高于轻度哮喘 (P <0 .0 5 ) ;血清、诱导痰ECP与FEV1 呈显著负相关 (r=-0 .48、-0 .5 0 ,P <0 .0 5 )。结论 :血清、诱导痰ECP可反映哮喘气道炎症以及严重程度 ,可用于哮喘气道炎症的研究以及指导治疗 ,诱导痰ECP比血清ECP更敏感。
- 李秋根刘江红雷建平彭建萍陈乐蓉郭德华柳喆
- 关键词:哮喘诱导痰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普米克
- 淋巴细胞部份结核分支杆菌DNA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1999年
- 雷建平熊国亮付洪帆王雪梅胡群芳
- 关键词:淋巴细胞结核分支杆菌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