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韦如梅

韦如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政治
  • 2篇社会
  • 2篇公民
  • 1篇都市
  • 1篇有效性
  • 1篇政府
  • 1篇政治发展
  • 1篇政治工作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政治社会
  • 1篇政治社会化
  • 1篇政治素质
  • 1篇治教
  • 1篇人权
  • 1篇人社会
  • 1篇三个维度
  • 1篇社会公平
  • 1篇社会观
  • 1篇社会观念
  • 1篇社会化

机构

  • 10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作者

  • 10篇韦如梅
  • 1篇徐家林
  • 1篇董幼鸿

传媒

  • 2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学术界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求实
  • 1篇中共宁波市委...
  • 1篇江苏行政学院...
  • 1篇上海城市管理...
  • 1篇复旦教育论坛
  • 1篇上海城市管理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社会契约理论及其对于西方政治发展的影响被引量:3
2001年
近代很多政治思想家用社会契约的理论来解释国家的起源,这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这种理论对于西方国家政治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我们在研究这个理论时所注意不够的。社会契约论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自由竞争的法则相联系,资产阶级提出的一系列符合其利益要求的革命口号,诸如民主、自由、平等等等政治价值观,应该说都与社会契约论的基本假设有关。作为法学世界观的理论前提,社会契约论还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基本法律原则。另一方面,社会契约论以及由此产生的许多政治观点和政治主张,直接成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原则,因而成为其政治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韦如梅
关键词:社会契约论政治发展洛克卢梭
破解城市管理体制困境的路径选择——以上海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机制建设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城市社会管理日益复杂,任务越发艰巨,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当前城市管理新的需要。为了解决当前城市管理中出现的日益复杂的问题,破解城市管理中的体制性困境,上海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机制建设。该机制试图在不改变现有行政管理组织体制和部门行政管理职责的前提下,"通过队伍整合、管理联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等举措,实现信息准确采集、指挥调度统一、力量动员高效和处置快速及时"的现代化城市管理目标,有效解决当前城市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疑难杂症。
韦如梅董幼鸿
关键词:综合管理
从政治社会化看公民政治素质的培育被引量:5
2005年
公民的政治素质是政治发展的必要基础和前提,但是政治素质的培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看,所谓公民政治素质的改善和提高事实上是一个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从公民个体来看,政治社会化是“合格政治人”的培养过程。对于政治文化而言,政治社会化形成并传递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对于政治系统和政治结构而言,政治社会化又是自我再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环节。政治社会化是双向的,一方面社会成员学习政治规范、形成基本的政治取向模式;另一方面,社会成员的行为和取向又会影响到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影响到政治系统及其运作。
韦如梅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公民政治素质
从接受学的视角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被引量:3
2003年
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过程,具有思想政治治教育功能之结构的一致性、教育主体的行为导向功能以及接受者的需要与意趣等基本因素。从接受学的视角看整体教育特别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环境的作用,强调了教育主体的自律责任以及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韦如梅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有效性
论项目导向型政府及其对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两次转型,以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中国政府发展模式最终确立起来。但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是以社会的高度现代化为要件的,即市场的高度发育、社会的高度分化和市民社会的高度成熟、法律的高度政治定位、政府财政的高度公共化。但目前中国这些条件都还不成熟。项目导向型政府模式则是既以公共服务为最终取向,又符合中国国情的过渡性政府形态,它的特点决定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这种政府形态作为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种过渡。
韦如梅
关键词:公共服务型政府
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研究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观照与思考被引量:4
2013年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对于指导我国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国外也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梳理他们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观照我国当下生态环境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而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具有开阔眼界、启迪思路的意义。
韦如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的国际视域被引量:1
2007年
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理念的提出,具有宽广的全球视野,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化,也是对他国现代化发展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其所具有的国际意义,不仅体现在为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提供强大的战略支撑,而且也是积极回应全球化挑战、实现和谐世界这一终极价值诉求的现实路径。
韦如梅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论人权促进发展的三个维度
2014年
发展与人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现代人类追求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路径。发展权利的提出以及发展的人权目标的呈现,使发展与人权相结合,相促进。从尊重、保障和实现人权出发谋划和推动发展,可以多维度、全方位地提升发展质量。其中社会、文化、环境等是最基本的方面。以人权促发展,可以使社会更加公平、文化更加丰富、环境更加友好。
韦如梅徐家林
关键词:人权社会公平文化丰富环境友好
城市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新加坡经验的中国借鉴被引量:7
2014年
提升中国城市治理水平是目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新加坡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新加坡政府创造各种条件和可能,使公民能够自觉、有序、全面地参与到城市治理之中,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比新加坡,我国在公民参与城市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法制化程度不高、角色定位单一、形式主义严重、参与领域不平衡等。加强中国城市治理创新,提高公民参与效能,应着重从提高认识、培养公民素质、建设公民社会、健全参与制度等方面入手。
韦如梅
关键词:公民参与
新上海人社会观念的嬗变
2006年
随着上海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人的观念必然在城市变迁中日趋成熟;上海人也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自身意识的认识,并将其融入城市生活,使上海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韦如梅
关键词:社会观念嬗变经济增长率两位数大都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