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宝珊
- 作品数:47 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技术创新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稀土永磁材料表面二次化学镀层性能研究
- 本文将超声波技术引入到化学镀中用于NdFeB永磁材料的表面防护,利用孔隙率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震试验、电化学测试及盐雾试验等检测手段,对镀层的孔隙率、形貌、结合力以及镀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将各种不同类型镀层的...
- 杨培燕顾宝珊纪晓春宫丽范成河
- 关键词:超声波化学镀稀土永磁镀层性能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镀锌板纳米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保护镀锌板纳米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纳米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的成分为:体积分数5~34%的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体积分数32~80%纳米硅溶胶,质量分数0.01~5%的助剂,余量为水。工...
- 宫丽顾宝珊纪晓春范成河孙华杰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镀锌板纳米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保护镀锌板纳米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纳米改性丙烯酸树脂乳液的成分为:体积分数5~34%的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体积分数32~80%纳米硅溶胶,质量分数0.01~5%的助剂,余量为水。工...
- 宫丽顾宝珊纪晓春范成河孙华杰
- 文献传递
- 颜料体积浓度对水性环氧防腐涂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7年
- 考察了颜料体积浓度对水性环氧防腐涂料性能的影响,通过电极电位监测、盐雾实验和交流阻抗谱等测试技术对不同颜料体积浓度的试样进行了性能检测,根据不同涂层的阻抗谱特征以及涂层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浸泡45d后涂层阻抗谱的等效电路模型,确定了该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的最佳颜料体积浓度。
- 孙华杰顾宝珊宫丽
- 关键词:防腐涂料交流阻抗等效电路颜料体积浓度
- 一种耐高温涂料
- 本发明属于涂料组合物领域。主要适用于高温下使用的金属部件。本发明耐高温涂料的化学成分(重量%)为:Al<Sub>2</Sub>O<Sub>3</Sub>49.0-65.0%,钝化剂为0.05-0.2%,粘结剂34.0-5...
- 顾宝珊张启富纪晓春
- 文献传递
- 一种铁锈转化剂
- 本发明属于金属化学中防锈保护领域。更适用于各种低合金钢制品中船舶、桥梁和建筑等金属构件。本发明铁锈转化剂是以磷酸为主,以水为溶剂,并含有有机酸、催化剂、防锈剂、缓蚀剂、活性剂、渗透剂和合金粉所组成。该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
- 顾宝珊纪晓春张启富何明山
- 文献传递
- 化学镀镍-磷-超微金刚石复合镀层初探被引量:24
- 1999年
- 超微金刚石是从负氧平衡炸药爆轰后固相产物中提纯得到的,平均粒径4~8 nm ,比表面积高达390 m 2/g,是一种兼具金刚石和纳米颗粒特性的新型材料。简述了超微金刚石的性能,初步探讨化学镀 Ni P超微金刚石复合镀层的制备和特性。
- 顾宝珊纪晓春张启富仝毅恽寿榕黄风雷
- 关键词:化学复合镀金刚石镍磷合金镀层
- JT245经济型耐大气腐蚀钢锈层电化学研究
- 在深入研究大气腐蚀规律的基础上,本文从电化学角度出发,利用自腐蚀电应位测定、线性极化、阳极极化、交流阻抗的试验方法对JT245经济型耐大气腐蚀钢的锈层和裸钢试样进行研究,并同Q235B及CortenA钢作对比说明它们的耐...
- 顾宝珊汪兵纪晓春夏茂森范成河蒋善玉
- 关键词:耐候钢锈层分析大气腐蚀
- 文献传递
- 杯突变形对热镀锌合金化镀层耐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测试了不同变形量热镀锌合金化镀层在3.5wt%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用SEM观察了镀层腐蚀前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杯突变形初始阶段,阻抗值下降幅度较大,随后趋于平缓;当变形量为5 mm时,GA镀层表面的腐蚀电流达到最大值,腐蚀最严重。此时,浓差极化效应最弱,镀层表面裂纹缝隙内的各相和基体发生阳极反应,裂纹外部边缘镀层发生阴极反应。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阳极和阴极反应同时在裂纹内的各相和基体上进行。腐蚀产物粘附在裂纹内部,增大了溶液的扩散阻力,降低了腐蚀速率。
- 郭大伟袁训华顾宝珊李远鹏江社明张启富
- 关键词:耐腐蚀性
- 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开裂被引量:22
- 2005年
- 某热交换器是由400余根φ10mm×1mm呈S形的不锈钢管组成。管内介质为不含水的化工原料,入口温度为90℃;管外介质为软化水薄膜,入口温度为20℃,停止运行时保持在70~90℃。该装置运行10周后发现S管泄漏。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裂纹的起始点、形态、扩展方向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S管的材质为00Cr18Ni10奥氏体不锈钢,管外软化水中的 Cl^-含量为3.2~3.9mg/L;裂纹多发生在弯曲段承受张应力一侧,裂纹起源于管外表面,与钢管轴向成 45°角,由外向内扩展,裂纹多呈穿晶形态,也看到了一些沿晶裂纹,管外表面(泄漏部位)有黑色沉淀物;SEM检查观察到裂纹断口呈羽毛状形貌,裂纹外表面直至裂纹尖端都覆盖着一层沉淀物,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沉淀物成分中含有较高的Cl元素。由此推断S管的泄漏是因Cl^-的聚集,引起钢管承受张应力一侧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所致。建议:(1)严格控制使用环境,防止有害物质浸入及富集。(2)更换材料,建议采用高钼含量的奥氏体不锈钢或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
- 顾宝珊纪晓春刘建华
- 关键词:不锈钢应力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