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芬
- 作品数:26 被引量:100H指数:5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中国卫生经济学会招标课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生存预测模型构建
- 目的:基于全国多中心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现况调查,分析探讨我国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对结直肠癌相关知识的认知、医疗行为、经济负担及自我报告治疗效果;基于国际公共数据库,分析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策略...
- 顾晓芬
- 关键词:结直肠癌
-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有效预防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揭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有效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升医务人员在疫情期间的防护能力。方法2020年2—3月,在多个省市向医务人员发放有效调查问卷863份。使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行编制的人口学特征量表收集研究对象的信息。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利用Mplus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医务人员有效预防行为的直接及间接因素。结果863名医务人员有效预防行为得分为(50.18±4.99)分。焦虑与有效预防行为成弱的负相关(r=-0.139,P<0.05),积极应对方式、态度、感知严重性、行为技巧和领悟社会支持均与有效预防行为成弱的正相关(r=0.258、0.104、0.131、0.302、0.276,P<0.05)。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较好(χ2/df=2.829,CFI=0.931,TLI=0.920,RMSEA=0.046,SRMR=0.045)。领悟社会支持对有效预防行为有影响,其总效应(β=0.270)和直接效应(β=0.134)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方式可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有效预防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β=0.049,P=0.019),行为技巧可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有效预防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β=0.061,P=0.002),焦虑、态度、行为技巧可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有效预防行为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β=0.002,P=0.012),焦虑、感知严重性、行为技巧可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有效预防行为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β=-0.001,P=0.028),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分别为0.181、0.226、0.007、-0.004(P<0.05)。结论通过提升医务人员的领悟社会支持、积极的态度和应对策略、提高医务人员的行为技巧,可以促进其采取有效的预防行为。
- 戴振威司明玉江宇王文军张希顾晓芬马莉李静张韶凯任泽舫乔友林苏小游
- 关键词:医务人员疫情流行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
- 乌鲁木齐市40~69岁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内窥镜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对2014~2015年度乌鲁木齐市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探讨筛查的依从性、内窥镜和病理活检对上消化道疾病的检出率,以及上消化道癌和癌前病变的早诊率。[方法 ]在40~69岁乌鲁木齐市居民中,采用问卷调查法筛查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经知情同意后,进行内窥镜检查并取活检,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问卷调查共筛查出上消化道癌高危人群9978人,实际完成筛查1548例,依从性为15.5%;其中,女性依从性(16.4%)高于男性(14.5%),60~69岁年龄组的依从性最高(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窥镜检出胃部病变338例(21.8%),食管病变106例(6.8%)。病理检出胃部病变655例(42.3%),食管病变60例(3.9%)。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0.26%,早诊率为25%;其中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1例,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检出3例。[结论]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内窥镜及病理检查,能提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比例,降低上消化道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
- 周天虹顾晓芬朱俊宇朱琳
- 关键词:上消化道癌内窥镜
- 328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相关知识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了解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相关知识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28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进行调查问卷,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28例患者对于结直肠癌相关知识(高危因素、早期筛查知识、知识来源)的认知状况较低。71.04%的患者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86.28%的患者不了解结直肠癌的早筛知识,72.25%的患者不了解关于结直肠癌知识途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教育程度高中及中职的患者认知状况大于小学及以下的患者,(OR=2.134,95%CI∶1.038~4.386)、家庭收入>10万的患者认知状况高于无收入患者,(OR=4.149,95%CI∶1.519~11.335)是对结直肠癌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结直肠癌相关知识认知较差,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是患者认知的影响因素,应优先对教育水平不高、收入较低的患者群体进行干预。
- 丁中航王晓辉顾晓芬康小娟
- 关键词:结直肠癌中晚期影响因素
- 高原武警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调查研究高原武警新兵心理健康状况,为新兵管理、新兵适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scl-90为高原武警某部新兵进行心理普查测评,并与中国正常人(青年组)常模及中国军男常模进行比较。另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团体心理辅导。结果:与中国青年(18-29岁)常模相比,躯体化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因子分高于常模,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常模(p<0.05);与中国军人常模相比,集训大队新兵各项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躯体化因子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中国青年常模与中国军人常模并不能完全反应新兵状况,新兵心理健康状况高于老兵,提示加强高原武警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形成长效机制,有利于维护军人心理健康。
- 周燕顾晓芬江和新
- 关键词:心理健康
- 三级甲等医院实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模式初探被引量:4
- 2012年
- 三级甲等医院作为集教学、科研及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具有为基层培训合格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通过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及县级医师短期进修班为契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不同培训模式下基层医师的培训情况、职称结构及对培训内容的接受程度、意愿以及满意度等,分析不同培训模式的优缺点,探索三甲医院实施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模式。通过调查显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具有占用时间短、获得医疗知识方便的优点,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系统地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而县级医师短期进修班通过短期的进修,具有培训范围广的优点,但是由于进修专业差别较大,理论课培训的组织存在困难。三级甲等医院应探索以"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充分利用不同方式的优缺点,搭建基层医师培训平台,推动基层医务人员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与服务水平。
- 程晓萍顾晓芬
- 做好教育统计工作提高高等教育学校科学管理被引量:2
- 2013年
- 教育统计为学校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重要依据,是教育评估的重要方法、是高校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明确高等教育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地利用高等教育统计数据,分析目前教育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充分发挥教育统计的作用,更好地为高校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
- 顾晓芬李豫凯
- 关键词:教育统计高等教育
- 中学生性健康现状及对HPV感染的认知调查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和伊犁州中学生的性健康现状及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认知情况,为HPV和宫颈癌的预防及性健康现状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4月新疆乌鲁木齐市和伊犁州初一至高三年级中学生,以自创问卷《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及HPV疫苗认知调查表——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共收回有效问卷41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22%。结果415名中学生,确定有性教育接触经历的中学生占调查人数的90.36%,其中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父母、网络是排名前3的性知识来源途径;HPV、宫颈癌和HPV疫苗的知晓率分别为11.33%、51.33%和20.48%,且宫颈癌认知水平随年龄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5.90%的中学生能正确认识到月经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但HPV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普遍较低。中学生对宫颈癌患病危险因素缺乏全面的认识,仅43.72%的中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到宫颈癌的诱发因素。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和伊犁州中学生性知识认知水平较低且存在较大差异性。应将性知识教育纳入学校健康教育体系,以引导中学生正确理解性知识,正确掌握HPV相关知识,改善性健康现状,有效推动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宫颈癌”计划。
- 陈晨赵艳罗冬梅赵婷庄玮顾晓芬
- 关键词:中学生性健康HPV感染
-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列线图模型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通过建立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相关因素,更好的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01-2019-12-31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1 131例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确定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R软件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分为建模组(792例)和验证组(339例),构建列线图预测总生存期,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进行验证。结果 年龄>60岁(HR=0.65,95%CI:0.46~0.91)、临床分期Ⅳ期(HR=0.66,95%CI:0.45~0.96),N分期N2b期(HR=2.54,95%CI:1.16~5.55)、淋巴结转移率(LNR)>0.6(HR=1.63,95%CI:0.95~2.78)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状态(HR=0.39,95%CI:0.14~1.09)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1。纳入独立危险因素构建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列线图。建模组1、3和5年生存率ROC值分别为0.621、0.612和0.587;验证组分别为0.602、0.657和0.596。总生存期的校准曲线相对接近理想45°参考线,表明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良好,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有效性。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有利于临床实践中为患者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有效生存率。
- 陈晨罗冬梅葛磊顾晓芬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营养改善计划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营养改善计划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23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营养改善计划地区的16046名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营养改善计划地区的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正常、超重肥胖的检出人数分别为1612人(10.0%)、10524人(65.6%)、3910人(24.4%)。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发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的风险较高。家长采取恰当的体重干预措施的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更低。从来没有、极少挑食或偏食的学生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更低(P<0.05);小学生以及从来没有、极少挑食或偏食的学生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更高(P<0.05)。结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营养改善计划地区的中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状况不容忽视,需重点关注男生以及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家长对学生体型的认知与学生实际营养状况的一致性,引导家长对学生采取恰当的营养干预措施。
- 王芝梦顾晓芬苗姗姗张宏伟
- 关键词: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影响因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