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艳

作品数:21 被引量:124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中西医结合科研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旋覆代赭汤
  • 5篇食管
  • 5篇胃炎
  • 5篇反流
  • 4篇食管炎
  • 4篇反流性
  • 4篇反流性食管炎
  • 4篇拆方
  • 3篇气机
  • 3篇气机升降
  • 3篇萎缩性
  • 3篇萎缩性胃炎
  • 3篇细胞
  • 3篇纤维细胞
  • 3篇慢性
  • 3篇模型大鼠
  • 3篇成纤维细胞
  • 2篇验案
  • 2篇肾衰
  • 2篇食管黏膜

机构

  • 21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天津市南开医...
  • 3篇天津市南开区...
  • 2篇武警医学院附...
  • 2篇濮阳市油田总...
  • 1篇天津市河西区...

作者

  • 21篇马艳
  • 10篇杨幼新
  • 10篇袁红霞
  • 4篇魏爱勤
  • 4篇韩顺平
  • 3篇陈磊
  • 3篇乔夕
  • 3篇田晶晶
  • 2篇韩慧
  • 2篇许云姣
  • 2篇代二庆
  • 2篇范英昌
  • 2篇魏秀芹
  • 2篇陆一竹
  • 1篇曹丽霞
  • 1篇徐军娟
  • 1篇戚经天
  • 1篇潘从清
  • 1篇金华
  • 1篇颜红

传媒

  • 5篇天津中医药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新中医
  • 2篇天津中医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99
  • 1篇1995
  • 1篇199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五参方对疲劳紧张老年前期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1999年
为了探讨中药五参方抗衰防老的作用机制,采用强制跑步和足底电刺激方法制作疲劳紧张模型,治疗组在造模同时灌胃五参方煎剂,青年组、同龄空白组、维生素E组作为对照组,观察红细胞变形性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上升,与同龄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五参方组上述变化减轻。提示五参方可显著改善疲劳紧张老年前期大鼠血液流变性改变。
胡利民潘从清金华范英昌徐东琴高金亮马东明马艳
关键词:血液流变性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EGF、EGFR、TGF-α表达的相关性初探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TG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内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CAG伴异型增生(Dys)和/或肠上皮化生(IM)的106例患者,辨证分型为3型,观察各型中度以上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情况及EGF、EGFR、TGF-α表达。结果各中医证型组中EGF、EGFR、TGF-α均有过度表达,血瘀热毒型、阴虚有热型EGF、TGF-α过度表达明显,气阴两虚型EGFR过度表达明显。采用善胃系列方干预治疗3个月后,EGF、EGFR、TGF-α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中医证型与EGF、EGFR、TGF-α表达存在一定的关系。
杨幼新袁红霞代二庆赵强马艳
关键词:胃癌前期病变中医证型EGFEGFRTGF-Α
善胃Ⅰ号方治疗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EGF、PCNA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经胃镜和病理诊断证实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并符合中医血瘀热毒证型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给予善胃Ⅰ号方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猴头菌片治疗。结果:总体疗效、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29%、83.24%,对照组为29.17%、55.9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内镜征象及内镜疗效(91.18%)优于对照组(58.33%)(P<0.05)。治疗组治疗后病理检查中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均有改善,且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82.14%)优于对照组(41.46%)(P<0.05),与病理逆转具有一致性。治疗组胃黏膜EGF、PCNA表达经治疗显著降低,而且治疗后EGF、PC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善胃Ⅰ号方对血瘀热毒型胃癌前病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内镜、病理表现,并可杀灭Hp,降低EGF、PCNA的表达,从而阻断并逆转胃癌前病变。
魏爱勤魏秀芹袁红霞马艳田晶晶韩慧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癌前状态EGFPCNA
食管康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观察食管康颗粒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食管康组、西药组、模型组4组。后三组行"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制备RE模型,正常组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食管康组给予食管康颗粒溶液,西药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及奥美拉唑肠溶片混悬液灌胃,模型组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实验7 d后处死,观察食管黏膜组织形态。结果:食管康组治疗后食管黏膜肉眼分级及积分、光镜下病理分级及积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药组与食管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康颗粒可明显改善RE大鼠食管黏膜的病理损伤。
马艳贾瑞明刘菊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黏膜
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形态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后3组行"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术后1周分别给予0.9%生理盐水、旋覆代赭汤水煎剂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混悬液,连续给药21d后,检测食管黏膜组织形态。[结果]模型组肉眼及病理积分最高,正常对照组最低,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肉眼及病理积分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旋覆代赭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组织形态学水平上,可明显改善食管黏膜损伤及病理情况。
杨幼新袁红霞魏爱勤代二庆马艳
关键词:旋覆代赭汤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黏膜
袁红霞经方治疗腹泻验案2则被引量:1
2010年
经方最为普遍的说法,是指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之方剂。现将导师袁红霞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腹泻的医案2则报道如下。中医称腹泻为"泄泻"。泄泻病位在大肠,病机关键为脾胃功能虚弱,运化失常之故,与脾胃、肝胆。
施伟东赵会银马艳袁红霞
关键词:腹泻验案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观察旋复代赭汤及其拆方对RE模型大鼠AMPK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旋复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旋复代赭汤全方组及拆方各组(包括苦降组、甘升组、升降相因组)、西药组(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每组12只大鼠。对造模组大鼠采用"4.2 mm幽门夹+胃底2/3结扎术"制备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从造模术后7天开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旋复代赭汤全方组及拆方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西药组给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灌胃,干预14天后,处死全部大鼠后,其中每组分别送2份大鼠食管组织制作线粒体超微结构切片,应用电镜观察食管下段黏膜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其余食管组织匀浆后应用ELISA测定AMPK含量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模型对照组大鼠电镜下食管黏膜线粒体稀少,形态、大小不一,内膜、外膜及嵴断续模糊,部分线粒体呈肿胀、空泡化,偶见巨线粒体;旋复代赭汤全方组、西药组较模型对照组改善(P<0.05),甘升组、升降相因组较模型对照组也明显改善(P<0.05);各组AMPK含量:旋复代赭汤全方组、西药组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甘升组、升降相因组较模型组也降低(P<0.05)。结论:旋复代赭汤及其药物通过调节脾胃气机,降低食管组织AMPK含量,促进线粒体能量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代谢,增加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结构及食管黏膜损伤,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RE。
田晶晶杨幼新袁红霞马艳许云姣
关键词:旋复代赭汤拆方气机升降
旋覆代赭汤对混合性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CyclinD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对混合性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黏膜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后3组行"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术后1周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旋覆代赭汤水煎剂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混悬液,连续给药21d后,观察各组大鼠食管黏膜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食管黏膜CyclinD1的表达明显增强,有显著性差异;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较模型组食管黏膜CyclinD1的表达明显降低,且中药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中药治疗组食管黏膜CyclinD1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旋覆代赭汤可明显降低混合性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黏膜CyclinD1的表达,从而起到治疗混合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
杨幼新袁红霞马艳韩顺平魏爱勤潘淼徐军娟
关键词:旋覆代赭汤CYCLIND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观察旋覆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及其拆方对反流性食管炎(RE)模型大鼠线粒体腺苷酸转运体(ANT)转运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旋覆代赭汤全方组及拆方组(包括苦降组、甘升组),每组10只大鼠。对除正常组外的造模组大鼠采用"4.2 mm幽门夹+胃底2/3结扎术"制备RE动物模型。从术后第7天开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旋覆代赭汤全方组、拆方各组及西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灌胃,干预14 d后,第22天处死全部大鼠后,取材,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RE大鼠病理分级,各组随机取6份食管标本匀浆制成线粒体悬浮,液通过H3-ADP掺入法测量检测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结果:各组大鼠食管黏膜病理形态学积分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黏膜病理积分比正常组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全方组、西药组、甘升组食管黏膜病理形态学积分比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降组食管黏膜病理形态学积分较模型组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方组及西药组食管黏膜病理形态学积分较甘升组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西药组、全方组、甘升组大鼠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略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降组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全方组及甘升组大鼠食管线粒体ANT转运活性略提高略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全方组、甘升组及苦降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通过调节脾胃气机改善RE模型大鼠食管黏膜光镜下表现,促进黏膜修复,改善炎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RE大鼠线粒体ANT转运活性,辅助线粒体能量的顺利完成,亦可能是旋覆代赭汤治疗RE的作用机制之一。
田晶晶杨幼新袁红霞马艳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旋覆代赭汤气机升降
临证运用“升阳散火汤”验案3则被引量:3
2009年
升阳散火汤出自金·李东垣《脾胃论卷下·调理脾胃治验》其曰:“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用于治疗血虚或脾胃虚弱,贪食冷物过多,使阳气抑遏于中焦所致男子妇人四肢发热,
魏爱勤魏秀芹袁红霞马艳韩慧
关键词:升阳散火汤临证验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