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肉瘤
  • 3篇骨肉瘤
  • 2篇术后
  • 1篇植骨
  • 1篇植骨材料
  • 1篇置换术
  • 1篇置换术后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期护理
  • 1篇术期护理
  • 1篇人工关节
  • 1篇人工膝关节
  • 1篇人工膝关节置...
  • 1篇人工膝关节置...
  • 1篇人工膝关节置...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术
  • 1篇肿瘤术后
  • 1篇椎管

机构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马许宁
  • 2篇于红
  • 1篇吕荣
  • 1篇万海云
  • 1篇牛志霞
  • 1篇朱皓东
  • 1篇孙龙
  • 1篇王军
  • 1篇高严鹏

传媒

  • 2篇当代护士(下...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全国第六届骨...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骨肉瘤患者健康相关行为调查及护理对策
由于高效低毒的抗癌新药不断涌现,化疗或术后化疗在骨肉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使患者了解化疗的基础理论,增加了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积极调整情绪,改善饮食,以提高护...
于红梁霞牛志霞马许宁高颜鹏
关键词:骨肉瘤健康相关行为护理对策临床健康教育
文献传递
骨肉瘤行高位截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2
2009年
总结了18例骨肉瘤行高位截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正确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和心理护理,使患者能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手术;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证足够有效的循环血量,维持呼吸循环稳定,防治并发症,指导鼓励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及后续治疗。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生存质量和生活信心的关键。
马许宁于红高颜鹏
关键词:骨肉瘤高位截肢围手术期护理
13例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08年
总结了13例椎管内肿瘤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体会,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术后切口及引流管护理,出院指导等。认为术后对患者生命体征与引流液的严密观察、引流管的妥善管理、体位的合理安置以及对患者进行有关知识的宣教,均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马许宁
关键词:肿瘤椎管内脑脊液漏护理
骨肉瘤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与康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肿瘤型假体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96例肿瘤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未发生感染及假体松脱,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瘤段切除假体置换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的重要方法,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和科学的患肢功能锻炼,对于提高手术疗效以及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肢功能有重大意义。
马许宁
关键词:骨肉瘤人工关节膝关节护理
整体填充和颗粒填充β-TCP植骨材料对修复腔隙性骨缺损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植骨方法对于β-TCP(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植骨材料修复兔股骨腔隙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24只成年家兔,被随机分为整体填充组(12例)和颗粒填充组(12例)。以膝关节外侧切口入路,在双侧股骨髁部制备6 mm(直径)×10 mm(深度)骨缺损,按照事先随机分组结果,分别进行整体填充植骨和颗粒填充植骨。分别于术后3至6周处死动物,取材标本进行生物力学分析,Micro-CT检测和组织学观察。结果:3周时,整体填充组的最大抗压强度明显优于颗粒填充组(P<0.05),而Micro-CT检测发现新生骨密度(tissue mineral density,TMD)和新生骨体积百分比(bone volume fraction,BV/TV)在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组织学在两组均表现为少量新骨形成;6周时,两组之间的最大抗压强度无明显差异,而Micro-CT检测显示颗粒填充组的TMD和BV/TV均优于整体填充组(P<0.05),组织学上颗粒填充组较整体填充组可见较多的新骨形成。结论:整体填充组提供了更好的生物学强度,颗粒填充组更有利于诱导新骨形成,二者各有优点。
王军琳朱皓东马许宁高严鹏孙龙吕荣王军万海云
关键词:Β-TCP骨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