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逾钢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通信
  • 4篇码分
  • 4篇码分多址
  • 4篇多址
  • 3篇介质访问控制
  • 3篇访问控制
  • 2篇多径
  • 2篇多径衰落
  • 2篇多码CDMA
  • 2篇速率
  • 2篇CDMA
  • 1篇多径衰落信道
  • 1篇信道
  • 1篇移动通信
  • 1篇英文
  • 1篇阵列
  • 1篇数据通信
  • 1篇衰落信道
  • 1篇天线
  • 1篇天线阵

机构

  • 6篇电子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马逾钢
  • 5篇洪福明
  • 1篇李乐民

传媒

  • 3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通信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年份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相干接收随机访问多码CDMA在多径衰落信道中的容量性能研究
1999年
本文研究采用BPSK调制、相干PAKE接收的随机访问多码CDMA(RAMCCDMA)在频率选择性Nakagami多径衰落、噪声信道(MFNC)中的容量性能.建立系统模型后,推导出了多用户条件下接收机输出的条件概率分布及判决平均比特误码率,并以Rayleigh(Nakagami的特例)多径衰落、噪声信道为例,计算了系统容量的数值解.分析表明:RAMCCDMA解决了普通DSCDMA系统存在的用户可传信息速率受限(过低)的问题,能在不增加射频带宽的前题下为用户提供高峰值速率信息传送,而且保证了容量没有明显下降.
马逾钢洪福明李乐民
关键词:码分多址多径衰落通信系统容量
CDMA协议下VBR分组数据模式的实现
1996年
研究了利用CDMA实现VBR模式的三种协议:时隙随机访问CDMA、可变速率CDMA、多码并发CDMA。对其吞吐量、扩频码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理想条件下就吞吐率性能和码利用率而言可变速率CDMA和多码并发CDMA比时隙随机访问CDMA要好。
马逾钢洪福明
关键词:介质访问控制
采用CDMA的高速业务传送技术及其必性能研究
马逾钢
关键词:个人通信网码分多址宽带码分多址自适应天线阵列
利用CDMA实现高峰值速率业务传送的两种方案及其比较
1999年
本文研究可变处理增益CDMA(VSG-CDMA)与随机访问多码CDMA(RAMC-CDMA)在频率选择性多径衰落噪声信道(MFNC)中的性能。在建立系统模型后,分析两种系统的输出平均比特误码率对频谱利用率特性,并进行数值计算、仿真和比较。分析表明:VSG-CDMA和RAMC-CDMA都能在不增加射频带宽的前提下提高用户峰值传送速率。在多径衰落信道中RAMC-CDMA的频谱利用率略低于VSG-CDMA。
马逾钢洪福明李乐民
关键词:码分多址介质访问控制多径衰落
一种新形的CDMA蜂房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容量性能(英文)
1998年
建立了随机访问多码CDMA(RAMCCDMA)蜂房移动通信系统模型。RAMCCDMA采用多个并行码传送一个用户信息以提高信息传送速率,为了不使系统容量下降,文中采用动态调节每个用户的并发码数和子码生成技术。分析表明在动态码数分配及采用子码生成的条件下,该系统容量性能相对于普通CDMA蜂房移动通信系统没有明显下降,而它却能为用户提供高峰值传送速率服务。
马逾钢洪福明李乐民
关键词:码分多址移动通信CDMA
按需分配多码CDMA及其吞吐量性能的研究
1997年
设计了一种能在射频带宽受限的情况下提供高峰值速率传送,适用于无线环境多业务网(无线ATM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按需分配多码CDMA(MC-CDMA)。描述了该协议的信号调制、解调及并发码数分配方案。建立了采用按需分配MC-CDMA的单小区无线通信网的系统模型,定义了系统吞吐量,并在单小区无线通信网中分析了按需分配MC-CDMA的吞吐量性能,给出了吞吐量与接收要求的比特能量噪声密度比、并发码数、处理增益及扇区数的关系。
马逾钢洪福明李乐民
关键词:介质访问控制MC-CDMA无线数据通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