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梅娟 作品数:7 被引量:2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校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北京某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现状调查及培训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适合高校急救培训的教学方法。方法选取北京工业大学16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32学时的急救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并在培训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技能考核,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学生急救知识的主要来源为:网络(63人,占26.69%)、电视(56人,占23.73%)、学校(54人,占22.88%)。119名(71.68%)学生认为有必要掌握急救知识,66名学生认为影响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未开展相关活动",占39.76%。学生对急救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对急救操作技能掌握普遍较差。经过理论讲解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专门培训后,学生急救理论知识和急救操作技能的考核合格率均明显提高。结论采用理论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急救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取得较好效果,值得在高校中推广。 张敏 田莉 邓玲玲 陈智慧 高梅娟关键词:急救知识 急救技能 大学生健康教育 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5 2009年 联合运用衰减全反射(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ATR)探头与FTIR光谱仪,测定了新鲜离体的甲状腺癌转移性颈部淋巴结20枚和非转移性淋巴结69枚的FTIR光谱,比较两组光谱13个谱带的峰位及相对峰强等28个指标,找出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光谱的特征。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相比,转移性淋巴结光谱中与蛋白、脂质、糖类、核酸相关的谱带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如下:(1)与蛋白质相关的谱带的相对峰强I3280/I1460(P=0.029),I1640/I1460(P=0.019),I1546/I1460(P=0.004)均显著升高;(2)脂类相关的相对峰强I1743/I1460显著降低(P=0.026),而I1400/I1460则明显增高(P=0.001);(3)与糖类相关的1165与1120cm-1处峰位P1165(P=0.019),P1120(P=0.000)发生明显蓝移(向高波数移动),相对峰强I1165/I1460显著降低(P=0.006);(4)与核酸相关的1085cm-1处峰位P1085发生明显地红移(向低波数移动)(P=0.029);(5)其他指认未明的谱带的相对峰强I1303/I1460(P=0.008),I1303/I1240(P=0.039)均明显升高。与非转移性淋巴结光谱相比较,甲癌转移的淋巴结光谱在多个谱带的峰位或相对峰强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FTIR可应用于术中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的探测。 刘亚奇 高梅娟 徐怡庄 孙启刚 张小青 徐智 张元福 吴瑾光 周孝思 凌晓锋关键词:淋巴结 甲状腺癌 FTIR光谱 封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的表达可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转移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构建乳腺癌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反义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BRMS1反义基因构建于腺病毒载体pAD-X,转染293包装细胞得到高滴度重组腺病毒,并用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BRMSl基因表达的验证。将重组腺病毒pAD—aBRMS1感染MCF-7细胞后,应用Tran-_swell小室法观察对细胞侵袭和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酶切结果与预期相符,real-timePCR可检测到感染BRMS1反义基因重组腺病毒后MCF-7细胞没有BRMSl基因表达。病毒转染后Transwell小室可见,MCF-7细胞的侵袭和运动能力均受到显著的抑制(P值均〈0.01)。结论重组反义BRMS1腺病毒载体正确构建,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侵袭和运动都有抑制作用。 高梅娟 田莉 王洪才关键词:BRMS1 重组腺病毒 乳腺癌 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提供数据。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307例,分析化疗后感染情况及病原菌特点。结果本组307例患者,发生感染46例,感染率14.98%,主要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口腔黏膜及消化道为主,分别占41.31%、17.39%、13.04%及10.87%。共分离出5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44.23%),革兰阳性菌16株(30.77%),真菌13株(25.00%)。多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筛选显示,OR(95%CI)值分别为:年龄2.251(1.637~5.829),白细胞计数<4×10~9/L 4.912(2.687~9.358),住院时间3.615(1.286~9.164),化疗周期>3个7.342(3.687~11.256),抗生素使用>2种3.982(1.398~6.254),QLQ-BR23评分3.216(4.621~6.24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689(1.036~2.036),CD4^+/CD8^+比值3.167(1.679~6.948)是乳腺癌术后化疗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主要控制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口腔黏膜及消化道感染,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降低感染率。 高梅娟 张丽杰 于春梅关键词:乳腺癌 术后化疗 感染率 正常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新鲜离体组织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术中快速诊断甲状腺疾病的新方法.方法 联合应用衰减全反射(ATR)探头与FTIR光谱仪,测定34例正常甲状腺、5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46例甲状腺癌组织的FTIR光谱,用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等方法比较3组光谱10个谱带的峰位、相对峰强及半高宽等29个FTIR参数,找出正常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光谱差异.结果 正常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红外光谱在蛋白、核酸、脂类和糖类等多个相关谱带的多个参数表现出显著性差异.通过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或Tamhane's T2法两两比较,进一步研究了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在上述FTIR参数的具体变化趋势,主要有:与核酸相关的1 250/cm处峰的半高宽F1250在3类组织光谱中出现递增的变化趋势,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癌组织光谱与另外两种组织比较在1 085/cm处的峰位P1085发生了明显的蓝移(向高波数移动),相对峰高I1085/I1460也显著升高.半高宽F1460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表现出了特异性的缩窄.F1120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光谱中相较另外两类显著的增宽.结论 正常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红外光谱在多个谱带的峰位、相对峰强及半高宽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FTIR测定有望成为术中甲状腺组织快速定性诊断的有力工具. 高梅娟 刘亚奇 赵瑾 徐怡庄 张小青 徐智 张元福 吴瑾光 周孝思 凌晓锋关键词:甲状腺疾病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抗糖尿病药物与乳腺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抗糖尿病药物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为乳腺癌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0月,在北京垂杨柳医院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首次就诊并实施手术治疗的417例新发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糖尿病诊断5年内的)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在北京垂杨柳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参加体检的年龄≥30岁有T2DM病史(诊断5年内)的女性438人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经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乳腺癌且无其他肿瘤病史,年龄≥30岁,病例间无任何血缘关系。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乳腺癌其他危险因素及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及胰岛素使用情况。单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混杂因素的调整使用多元logistic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及婚姻状况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被动吸烟、流产史、工作或家庭压力及无体育锻炼与糖尿病者患乳腺癌有统计学关联,OR(95%CI)分别为:4.986(3.330-7.465)、2.357(1.780-3.122)、3.036(2.221-4.149)及1.687(1.199-2.374),其他因素,如吸烟史、饮酒史、月经初潮、绝经、母乳喂养、体质指数、产第一胎年龄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强度、月收入、被动吸烟、体育锻炼、流产史、工作或家庭压力及体质指数后,二甲双胍药物与乳腺癌发病有统计学关联(OR=0.170,95%CI:0.125-0.259),磺脲类药物与乳腺癌发病有统计学关联(OR=2.357,95%CI:1.460-4.025),胰岛素与乳腺癌发病无统计学关联(OR=1.236,95%CI:0.969-2.857)。结论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为乳腺癌发病的保护因素,而磺脲类药物为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胰岛素与乳腺癌没有关联。 高梅娟 张丽杰 于春梅关键词:2型糖尿病 抗糖尿病药物 乳腺癌 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物体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13R)光谱技术鉴别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物的可行性。方法联合运用衰减全反射(ATR)探头与中红外光纤、FTIR光谱分析仪,测定26例乳腺癌患者和34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体表的VYIR光谱,比较两组光谱各个谱带的峰位(P)、相对峰强(I)及半高宽指标(F),总结乳腺癌体表光谱的特征。结果与乳腺良性肿物体表光谱比较,乳腺癌体表光谱中(1)蛋白质酰胺II带P1546发生明显地红移(向低波数移动,P〈0.05);(2)与核酸相关的相对峰强I1256/I1460(P〈0.05)明显升高;(3)与C—H或C-O-H的变角振动的谱带峰位P1303发生明显地红移(向低波数移动)(P〈0.05)。结论乳腺癌体表FTIR光谱与乳腺良性肿物体表的光谱比较,在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相关谱带均有明显差异。 高梅娟 徐怡庄 赵瑾 徐智 雷玉涛 赵红梅 周孝思 吴瑾光 凌晓锋关键词:乳腺癌 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