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晨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15H指数:1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于知行合一模式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量表构建研究被引量:35
- 2015年
- 本研究基于先期构建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知行合一模式,研制了适用于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的量表,并用该量表对500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了测评,而后对量表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且模型拟合度较为理想,符合量表编制的理论构念,可用作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的工具。
- 沈鞠明高永晨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量表
- 汉语“双声、迭韵”与英语Alliteration & Assonance的跨文化差异被引量:7
- 2004年
- 声音是构成有声语言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讲究音韵美是写诗作文的必要条件。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导致了人类语言的千差万别,汉语“双声、迭韵”与英语alliteration和assonance既有共性,又存在着跨文化差异。
- 高永晨
- 关键词:双声
- 从戴安娜之死谈中英文化观念差异被引量:4
- 2000年
- 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具有多方面的表现。目前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还只是局限于语言文化、交际文化、行为文化、习俗文化等方面 ,对政治文化、宗教文化、伦理文化、舆论文化等深层次差异的研究尚不够。显然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是属于根本性的。本文从中英两国民众对戴安娜之死表现出的不同情感反应入手 ,分析了两国在政治文化、伦理文化与舆论文化方面的差异 ,指出文化具有特有的民族性和价值评判标准的相对性。
- 高永晨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政治文化伦理文化
-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被引量:284
- 2006年
- 本文以苏州大学英语“更高要求”班级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调查材料为佐证,揭示了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对策。
- 高永晨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
- 从非言语交际视角看符号消费的多样性功能被引量:4
- 2011年
- 符号与消费的联姻构成了符号消费这一特定的社会文化消费现象。符号消费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交际内容,显性或隐性地产生着一系列社会功能。本文从非言语交际视角切入,着重探讨四个主要功能:赢得社会认同的交际功能、显示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功能、纳入一定社会关系的归属感功能以及展现审美情趣的时尚感功能。符号消费对于非言语交际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具有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属性,应将其视为一种必须高度重视的社会文化现象加以深入研究。
- 高永晨
-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
-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被引量:137
- 2003年
- 文化移情应该遵循适度原则,即既不能移情不够,又不能移情过度.要区别移情与同情、矫情和恣情的界限.文化移情的适度主要体现在知觉移情和交际移情这两个方面的适度.要贯彻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就必须坚持文化平等性原则,反对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克服文化偏见和定势等不正常的心态,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提高文化移情能力.
- 高永晨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移情
- 文化全球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被引量:65
- 1999年
- 现有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 ,大多是在文化全球化尚不明朗的背景下获得的 ,有其时效性、或然性和局限性。文化全球化拓宽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领域 ,丰富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 。
- 高永晨
-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交际研究
-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被引量:69
- 2004年
-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所以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笔者着重分析了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宴会礼仪、饮食内容等方面的跨文化差异,揭示了导致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的原因,并阐明了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互补和兼容的因素也会增多。
- 卞浩宇高永晨
-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
- 网络交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视域被引量:13
- 2001年
- 网络掀开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视域,网络交际是当代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网络交际具有全球性、双向互动和平等性、信息资源的共有共享性、虚拟性、语言符号的丰富性等特征。网络交际推动着跨文化交际学的嬗变、重组和新的建构。
- 高永晨
- 关键词:网络跨文化交际语言符号网络交际跨文化交际学网络信息资源
- 中西方大学校训的跨文化比较:共同性与差异性
- 中国和西方的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university motto)。经过精心提炼并具有高尚品位的大学校训是大学文化价值观的最为集中的体现,是充分表达和展示大学个性特征的符号系统,是大学全体教职员工认同的精神纽带、心...
- 高永晨
- 关键词:大学校训跨文化比较共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