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古浪县城旧城更新开发强度研究——以居住(商住混合)用地为例
- 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明显,在此进程中旧城区面临着物质环境老化、城市功能衰退、基础设施落后、土地资源利用浪费、历史文化特色消失等问题。因此在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当下进行新城建设的同时重现旧城区昔日...
- 高雅
- 关键词:旧城更新容积率居住用地
- 优化混凝处理低温低浊黄河水及对余铝的控制被引量:9
- 2013年
- 考察了4种混凝剂,高效聚合氯化铝(HPAC),聚合氯化铝(PACl),硫酸铝(Al2(SO4)3),混合PACl和氯化铁(FeCl3),对低温低浊黄河原水的混凝效果与沉后水残留铝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采用Al2(SO4)3或PACl做混凝剂时,在取得较好浊度去除的投药量下,水中余铝浓度会超过国家标准(0.2 mg/L)。而采用HPAC或FeCl3和PACl复配药剂,在取得与Al2(SO4)3或PACl类似的浊度去除效果的同时,也能较好地控制水中的余铝含量。当HPAC投加量为21mg/L时,沉后水浊度降至1.3 NTU,残留铝含量为0.147 mg/L。复配投加PACl 15 mg/L和FeCl312 mg/L后,沉后水浊度为1.18 NTU,残留铝含量为0.074 mg/L。PACl和氯化铁的复配比例需要精确的调控,否则容易导致出水余铁余铝含量增加。而HPAC投加量小于21 mg/L时出水余铝浓度均低于国家标准。因此,在这4种混凝剂中,就混凝效果及余铝控制而言,HPAC更适合充当低温低浊水源水的混凝处理药剂。
- 高雅毕哲王东升段晋明
- 关键词:混凝低温低浊余铝
- 不同工艺对含高浓度腐殖酸地下水处理的可行性被引量:4
- 2013年
- 针对内蒙古农村地区高腐殖酸地下水的处理问题,分别对(pH调节)-PAC强化混凝、高锰酸钾预氧化/混凝、活性炭吸附/混凝、Fenton氧化等技术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三维荧光和高效体积排阻色谱分析处理前后水中有机物的组成变化特征。有机分析结果显示,水中的有机物为腐殖酸类物质,分子量分别为1 600和3 500,腐殖酸类物质为水中色度的主要贡献者。原水PAC强化混凝、高锰酸钾预氧化/PAC混凝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佳,处理前后水样DOC浓度无明显变化,而pH调节-PAC强化混凝、微米活性炭吸附和Fenton氧化均能有效去除有机物。将原水pH调节至6.5,经300 mg/L PAC混凝后出水DOC降至5.99 mg/L。活性炭投加量为0.6 g/L时,DOC降至7.6 mg/L,然后采用60mg/L PAC混凝出去高度分散而不易沉降的小颗粒活性炭。此外,当反应初始pH值为3,过氧化氢投加量为0.5%(v/v),亚铁和双氧水摩尔比为0.05时,出水DOC降至5.6 mg/L,氧化后有小分子有机物生成。
- 宋数宾高雅张伟军徐慧肖峰周才勇
- 关键词:腐殖酸强化混凝活性炭吸附化学氧化
- 低温低浊黄河水的优化混凝处理及对余铝的控制研究
- 混凝沉淀是给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处理方法。铝盐混凝剂,如氯化铝(AlCl3)、硫酸铝(Al2(SO4)3)和聚合氯化铝(PACl)一直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通过混凝能有效去除水中颗粒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铝盐混凝剂的使...
- 高雅
- 关键词:混凝低温低浊余铝
- 文献传递
- 不同来源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集中处理被引量:10
- 2013年
- 按照水质情况,将多种来源于不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划分为高悬浮固体乳化液废水、难生化高浓度有机废水、高悬浮固体不含油有机废水、含铬有机废水和杂质含量较少的乳化液废水5类,分别采用酸化破乳/Fen-ton氧化/混凝/絮凝、Fenton氧化/混凝/絮凝、混凝/絮凝、还原/混凝/絮凝、震动膜过滤技术作为生化预处理技术,并通过小试和中试验证了各技术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按照上述分类结果,采用不同预处理技术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废水水质明显改善,满足继续生化处理的基本条件。各预处理生产装置处理效果稳定,同时生化系统已经稳定运行120天以上,COD去除率超过90%,出水经过低剂量的Fenton试剂处理后可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2)。
- 张伟军高雅马士龙张明王东升徐岳阳
- 关键词:工业废水
- 民用建筑平坡式场地标高坡度结合法确定建筑正负零探讨
- 2022年
- 确定建筑正负零是场地竖向设计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建筑设计、外网设计、建筑设备、土石方计算、地下车库设计的重要参数。建筑正负零一旦确定,在后续的设计和施工图过程中很难变更。在近年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中,多次出现了建筑正负零及相关内容。但是现阶段关于建筑正负零的确定有很多内容值得探讨和研究,以民用住宅建筑为设计对象,采用常见的标高坡度结合法来探讨建筑正负零确定过程。
- 姜学方王梦徐玉倩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