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光如

作品数:30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周围神经
  • 7篇细胞
  • 6篇神经再生
  • 5篇血管
  • 5篇神经损伤
  • 4篇周围神经再生
  • 4篇红芪
  • 4篇干细胞
  • 3篇动脉
  • 3篇雪旺氏细胞
  • 3篇血管造影
  • 3篇血管造影术
  • 3篇血性
  • 3篇造影
  • 3篇造影术
  • 3篇缺血
  • 3篇周围神经损伤
  • 3篇组织学
  • 3篇坐骨
  • 3篇坐骨神经

机构

  • 30篇北京大学
  • 2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唐山市第九医...

作者

  • 30篇魏光如
  • 15篇姜保国
  • 13篇赵富强
  • 13篇张宏波
  • 10篇张培训
  • 8篇高旭光
  • 7篇傅中国
  • 7篇张殿英
  • 4篇何湘君
  • 3篇徐海林
  • 3篇尚永刚
  • 2篇王培福
  • 2篇党育
  • 2篇李继来
  • 2篇徐依成
  • 2篇杜婵
  • 2篇郭淮莲
  • 2篇任侠飞
  • 2篇姜红
  • 2篇闫家智

传媒

  • 5篇中华手外科杂...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第十届全国骨...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1篇2004
  • 1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认知功能障碍与听觉P300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P300靶刺激中的P3波用于评估皮质下缺血性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CI)的价值。方法测试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痴呆(SIVD)组43例、非痴呆的认知功能障碍(VCND)组34例与认知正常组38例P3波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结果在Cz和Pz区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IVD组的潜伏期[(400.43±3.57)ms、(309.76±3.96)ms]明显延长(P﹤0.05),波幅[(4.23±0.34)μV、(5.87±1.54)μV]明显降低(P﹤0.05)。在Cz和Pz区域,VCND组的潜伏期[(400.26±5.55)ms、(396.12±5.23)ms]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延长(P﹤0.05);而波幅[(18.22±0.29)μV、(8.85±0.2)μV]较正常对照组在Cz区域明显降低(P﹤0.05),但在Pz区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3波可作为诊断SIVD的重要客观指标;P3波潜伏期作为皮质下缺血性VCND的辅助诊断指标可能更为敏感。
时红毛春燕魏光如高旭光
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魏光如高旭光
关键词:脑血管造影术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
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功能指数与电生理、组织学参数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最常用的电生理实验数据和组织学实验数据和常用的神经功能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以提供基础研究参考. 方法:采用选用北京维通利华公司提供SD雄性大鼠制作大鼠胫神经部分损伤模型,在损伤后两周分别观察胫神经功能指...
尚永刚姜保国张宏波赵富强张培训魏光如杜婵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电生理组织学
文献传递
POEMS综合征合并Castleman病和脑梗死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POEMS综合征合并Castleman病和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POEMS综合征合并Castleman病和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诊断思路和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以四肢麻木无力、皮肤色素沉着、下肢水肿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板增多、血清游离轻链升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升高;存在多发周围神经病变,肝大、脾大、淋巴结肿大,性腺、甲状旁腺、胰腺激素分泌异常;左侧腋窝淋巴结活检符合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给予甲强龙、沙利度胺及MD方案联合化疗后,患者并发急性脑梗死,予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化疗7个疗程后患者四肢麻木无力症状改善,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 POEMS综合征累及多个系统,可分别合并Castleman病和脑梗死,但两者同时发生的情况较为罕见。
王洁魏光如徐燕郭淮莲
关键词:POEMS综合征CASTLEMAN病脑梗死
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实验研究
目的:在前期已证实复方红芪提取液对周围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基础上,在该方组成上进行了减方研究.并对减方后方剂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结论:综合各项指标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可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药效更为专一,与原方比无明显...
魏光如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再生红芪多糖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吻合处力学性能的动态观察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断裂修复后吻合处不同时期的力学性能变化。方法以大鼠坐骨神经为实验对象,离断后端端外膜缝合,于术后即刻、1、3、6周采用拉伸实验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观察神经吻合处的拉伸最大强度的变化。结果大鼠坐骨神经横断修复后仍具有正常神经相似的负荷位移曲线,经t检验,术后即刻组同术后1周和3、6周组的拉伸最大负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t术后即刻-1周=5.577,t术后即刻-3周=5.747,t术后即刻-6周=8.931,P均<0.01)。术后1、3、6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术后1周-3周=0.259,t1周-6周=0.677,t3周-6周=0.364;P均>0.05)。术后即刻组、1、3、6周组同正常坐骨神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701,6.357,5.890,7.016,P均<0.01);术后即刻组的拉伸最大负荷仅为正常神经的9%,术后1周拉伸最大负荷为正常神经的48%,而到术后6周为54%。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仍具有粘弹性的特点,神经重获结构强度的速度非常快,且主要在神经修复后的1周内获得,并能在6周内维持拉伸最大强度的相对稳定。
闫家智姜保国赵富强魏光如尚永刚张培训刘勃张宏波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力学性能修复后生物力学测试神经吻合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雪旺细胞分化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SD 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条件下向周围神经的雪旺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从SD 大鼠的股骨和胫骨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利用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的特性培养纯化,传代扩增。复合诱导因子(Beta-mercapt...
张培训姜保国何湘君赵富强魏光如傅中国张殿英张宏波
关键词:雪旺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文献传递
PBL教学法对临床住院医师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对不同专业背景住院医师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外科、内科和皮肤科住院医师54人,采用PBL教学并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调研。结果:调查对象的教学前批判性思维CTDI-CV分为外科(255.11±6.67)分、内科(248.29±3.91)分和皮肤科(210.83±2.88)分,教学后外科(320.40±9.98)分、内科(294.64±7.36)分和皮肤科(265.96±8.99)分,外科组明显上升(P<0.05),内科和皮肤科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矛盾和负性思维者比例从96.3%降至35.2%,正性思维升为64.8%;外科组>280分最多(66.7%),皮肤科最少(50%),单项高分外科组最多(6项),内科3项,皮肤科2项。结论:PBL教学法有助于提升住院医师批判性思维,不同专业需要个体化制定教学方案。
赵琰吕杰王艳华魏光如孔军张韬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医学教育
种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甲壳质人工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生物降解支架材料复合后构建成的神经套管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的效果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分化去向. 方法:培养纯化的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扩增.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
张培训姜保国何湘君赵富强魏光如傅中国张殿英张宏波
关键词:雪旺氏细胞神经再生周围神经缺损甲壳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文献传递
中药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促进效应被引量:28
2003年
周围神经损伤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创伤并发症。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恢复其功能已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在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物研究中,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的替代物与诱生剂是热点之一,但进展不大,亦认识到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是多因子、多因素参与的生理过程,补充单一因子对神经再生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中医虽没有单独对周围神经损伤进行描述,但其损伤后的症状属于祖国医学中的痿症和痹症,且中药正是一种多因素复合物,有可能提供更多、比例更接近神经生理需求与生长活性因子的环境,有其独特优势,已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对其中药的研究集中在对单药、传统方剂及自拟方剂的研究上,在临床和基础各个领域都取得一定进展。
魏光如姜保国
关键词:中药周围神经再生创伤外科方剂神经生长因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