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君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3H指数:5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恶性程度及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恶性程度及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晚期宫颈癌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放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肿瘤组织中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肿瘤组织中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肿瘤组织中原癌基因DEK、c-myc、PIK3CA 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肿瘤组织中抑癌基因p53、SOCS-1、FHIT、PTEN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晚期宫颈癌患者接受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可有效降低肿瘤恶性程度,均衡原癌/抑癌基因的表达。
- 贾瑞娟张洋董巨浪魏君
- 关键词:晚期宫颈癌顺铂同步放化疗原癌基因抑癌基因
-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IHP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12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组术中行IHPC联合术后m FOLFOX6方案静脉化疗;对照组单纯行术后m FOLFOX6方案静脉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术后低蛋白血症和低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vs.6.7%;15.0%vs.3.3%,均P<0.05);腹腔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vs.18.3%;8.3%vs.23.3%,均P<0.05);两组短期总生存率相当(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IHPC联合术后静脉化疗安全可靠,对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疗效较好。
- 钟育波邱磊谢沛标魏君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
- 定量CT测量的腹部脂肪分布在腹腔镜直肠癌全手术指导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 探讨定量CT测量的腹部脂肪分布在腹腔镜直肠癌全手术指导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前均接受CT检查。根据CT定量测量结果,将内脏脂肪面积(VFA)>100cm 2的患者定义为VFA-L组(54例),VFA≦100cm 2的患者定义为VFA-S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数、淋巴结清扫数)、术后(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吸氧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及系膜完整度差异性。 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吸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FA-L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大于VFA-S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VFA-S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少于VFA-S组,中转开腹例数多于VFA-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VFA-S组,系膜完整率低于VFA-S组(P<0.05)。 结论: 患者VFA过高会增加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操作难度和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并延长住院时间,CT定量测定患者腹部脂肪分布对手术难度和风险进行评估,可为手术方式和术前准备提供依据。
- 魏君贾瑞娟邱磊于芬张少锐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淋巴结清扫
- 益气健脾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80例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健脾汤治疗。使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2组术后早期临床结局、术后并发症、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抑郁评分以及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肿瘤标志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膜种植指数(PCI)、肿瘤细胞减灭满意度(CC)评级、术中是否输血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3.0±1.5)d与(4.0±1.6)d]、首次进食流质时间提前[(3.0±1.5)d与(4.0±1.6)d],术后发生吻合口漏[2.5%(1/40)与5%(2/40)]等并发症的风险较低,术后3 d患者的NLR显著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程度更轻,术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52±8)分与(57±10分)](均P<0.05)。结论益气健脾汤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早期临床结局,减少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减轻肿瘤伴发抑郁,值得进一步研究。
- 钟育波罗兵彭树灵邓淑平邱磊余思林梓阳胡旭东魏君张少锐
- 关键词:益气健脾汤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回肠造口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评价
- 2019年
- 目的探究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回肠造口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01例,将采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回肠造口进行治疗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患者大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FIQL)评分、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Wexner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Wexner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的FIQ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位直肠癌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联合回肠造口可以缩短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张少锐邱磊谢沛标钟育波魏君林梓阳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回肠造口
-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难易程度评分系统的初步建立与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根据术前临床资料初步建立预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LAR)难易程度的评分系统。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5月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20例患者术前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手术难度的危险因素,然后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并对各危险因素分别赋值,建立预测LAR难易程度的评分系统。用ROC曲线评价该评分系统的效能。2014年6月-2014年8月LAR 30例运用该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评分结果与实际手术难度的差异。结果男性、BMI≥28 kg/m2、肿瘤长径≥4.0 cm、肿瘤距肛缘距离<6.0 cm、深窄骨盆(骨盆坐骨棘间径<9.6 cm、骨盆骶尾间距≥11.8 cm)是影响手术难度的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因素建立LAR难易程度的评分系统,得分越高,手术难度越大。ROC曲线下面积为0.947,应用评分系统对LAR 30例评分,其评估手术难度与实际难度总体相符率达86.7%。结论 LAR难易度评分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术前筛选病例,为医疗风险评估提供量化指标。
- 廖健南郭水莲刘展慧邱磊谢沛标钟育波魏君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评分系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预防性置管引流的再认识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后预防性置管引流的指征及位置。方法:将146例LA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性置管引流组(n=71,对照组)与未预防性置管引流组(n=75,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腹腔残余感染率、术后炎性肠梗阻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并将预防性置管引流组患者随机分为经右中腹切口髂窝引流组(n=39,A组)与经左下腹切口盆腔引流组(n=32,B组),对比两组引流切口感染率、术后24 h疼痛评分、总引流量及腹腔残余感染率。结果:实验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WBC恢复正常时间、腹腔残余感染率、术后炎性肠梗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切口感染率、引流切口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总引流量明显多于A组(P<0.05);A、B两组腹腔残余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阑尾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甚至弥漫性腹膜炎的患者,术中阑尾根部处理满意,腹腔冲洗干净彻底,不主张常规放置引流。如果放置引流,建议引流管经左下腹部切口放置于盆腔内。
- 廖健南邱磊谢沛标钟育波魏君
-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腹腔镜检查引流术
-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难易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难易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112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手术难度的因素,再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确定手术难度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时间130-210 min,中位时间180 min;术中出血量60-150 ml,中位出血量85 ml。8例(7.1%)中转开腹,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难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为男性(P=0.001,OR=13.616)、BMI≥28 kg/m^2(P=0.02,OR=16.566)、肿瘤长径≥4 cm(P=0.000,OR=25.440)、肿瘤距肛缘距离〈6 cm(P=0.000,OR=70.133)、骨盆坐骨棘间径〈9.5 cm(P=0.001,OR=21.503)、骨盆骶尾间距≥12.2 cm(P=0.045,OR=4.320)。结论:男性、肥胖、肿瘤体积大、位置低及深窄骨盆的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难度较大。术前明确影响手术难度的相关因素可评估手术风险,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 廖健南郭水莲刘展慧邱磊谢沛标钟育波魏君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影响因素
- 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镇痛及免疫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镇痛及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吗啡组、地佐辛组和联合组,每组各20例。吗啡组患者术毕前30min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1.5mg,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吗啡4mg+罗哌卡因300mg+生理盐水100ml);地佐辛组患者术毕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地佐辛0.5mg/kg+生理盐水100ml);联合组患者术毕前30min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1.5mg,静脉注射地佐辛5mg,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地佐辛0.5mg/kg+生理盐水100ml)。评估三组患者术后6h、12h、24h、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麻醉前(T_(0))、术毕(T_(1))、术后1d(T_(2))、术后3d(T_(3))的血清IL-4、IFN-γ水平。结果术后6h、12h、24h,联合组和吗啡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地佐辛组(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组患者的血清IL-4呈下降趋势,IFN-γ呈上升趋势。T_(2)、T_(3)时点,联合组患者的血清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吗啡组和地佐辛组(P<0.05);T_(2)时点,联合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地佐辛组(P<0.05),T_(3)时点,联合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吗啡组和地佐辛组(P<0.05)。结论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联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并可改善患者术后免疫抑制状态。
- 凌晨魏君刘幸清邱磊胡旭东文先杰杜小丽池鸿熙梁肖霞
- 关键词:吗啡地佐辛结直肠癌镇痛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
-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subtotal colectomy with antiperisaltic cecoproctostomy,LASCAC)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3例重度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采用结肠次全切除术,在腹腔镜下完成全结肠游离,在腹部做小切口入腹,行保留回盲部的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肠吻合手术。结果 LASCAC完成13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10±50)min,出血量50~130 mL,中位出血量70 mL,辅助切口平均长(5±0.8)cm,肛门排气时间(2.1±1.1)d,可下地行走时间(3.5±1.5)d,术后住院时间(11±3)d,无发生切口感染、吻合漏、吻合狭窄、盆腔感染。术后1周内,2例发生不全性小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缓解。术后随访3~26个月,13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痊愈率100%,排便2~5次/d,13例对排便频率感到满意。术后1年胃肠生活质量指数(110±25)分(满分144分),而术前仅为(90±15)分。结论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效方法,LASC创伤小,对患者机体内环境影响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 钟育波邱磊谢沛标廖健南周爱华魏君
-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慢传输型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