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山西省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出口水产品中呋喃残留进行风险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存在呋喃药物残留风险的出口水产品,确定其中呋喃残留状况及相对严重程度。[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食品安全预警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对汕头出口水产品中呋喃残留进行风险评价。[结果]综合考虑检出率和检出构成比,存在呋喃药物残留风险的四种出口水产品中,罗非鱼风险程度最大,其权值将近0.5;其次南美白对虾,权值在0.254;然后是金鲳鱼,权值是0.165;牛蛙腿最小,权值在0.083。[结论]该数学模型可以综合多个评判指标,对出口风险相对严重程度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有利于实施合适的风险监管措施。
- 魏建华张林田陆奕娜
- 关键词:呋喃水产品数学模型
- 兽药残留在水产品的对外贸易中的风险评价被引量:7
- 2016年
- 通过对出口水产品中的兽药残留进行半定量风险评价,为出口水产品检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以汕头市出口的水产品中兽药残留为样本,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风险评价。汕头出口水产品中4类兽药残留的风险危害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硝基呋喃类>氯霉素>孔雀石绿>喹诺酮类;目前汕头出口水产品中兽药残留可能引发的贸易风险总体不大。
- 魏建华许如苏李冠斯
- 关键词:兽药残留水产品层次分析
- 南海地区常见水产品甲醛本底值调查及含量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了解南海地区水产品的甲醛本底值,为水产品中甲醛的监管提供科学有效的综合判断方法。随机抽取海捕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共42个品种,240个样品;养殖鱼类、虾及加工制品共19个品种,96个样品。分别依据SN/T1547-2011《进出口食品中甲醛的测定液相色谱法》,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海捕鱼类中长蛇鲻、细蛇鲻、龙头鱼天然甲醛含量很高,平均值分别为64.76、71.50、180.96 mg/kg;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海捕鱼类都天然含有甲醛,平均含量8.17 mg/kg。养殖水产品中绝大多数含有天然甲醛,平均含量1.10 mg/kg。养殖水产的加工制品以及牛蛙腿一般含有天然甲醛,平均含量0.40 mg/kg。海捕水产与养殖水产及其制品天然甲醛含量有差异,不同品种的海捕鱼中天然甲醛含量的差别很大,水产品中检出的甲醛是否是人为添加需要根据检出值、甲醛本底含量数据、检出水产品的保存状态等进行综合判断。
- 魏建华肖德雄黄俊生杨燕忠周铮宇
- 关键词:甲醛水产品本底含量
- 出口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状况及其风险评价被引量:6
- 2012年
- 探讨出口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检出率、检出构成比,评价水产品的出口风险,并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对近3年来汕头口岸出口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鲈鱼、甘鱼、包公鱼、冻生鱼片的检出率高,鲈鱼、冻生鱼片、鳗鱼检出构成比高,主要进口国扣留批数与同期国内检出率有一定的相关性。鲈鱼、包公鱼的药残情况严重,需要加强监管以及生产管理;甘鱼、冻生鱼片、鳗鱼药物残留情况逐年改善,出口风险下降,适当降低监管级别,节约社会成本。
- 魏建华蔡颖林文华刘碧琳卢金素
- 关键词:孔雀石绿水产品
- 丁鱼及其鱼丸制品中甲醛的天然含量及风险评估被引量:4
- 2014年
- 甲醛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致畸物质和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为了查明丁鱼及其鱼丸制品中天然甲醛的含量水平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研究了丁鱼及其鱼丸制品的甲醛天然含量,参照CAC的方法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丁鱼甲醛天然含量的平均值为114.56 mg/kg,其鱼丸制品甲醛天然含量的平均值为25.80 mg/kg,急性膳食暴露和慢性膳食暴露均小于相关标准。因此,丁鱼中存在的天然甲醛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目前科学水平能检测到的损害。
- 魏建华林隆强陈燕勤
- 关键词:甲醛风险评估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乳铁蛋白被引量:2
- 2010年
-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乳铁蛋白方法。样品采用0.5mol·^L-1氯化钠溶液溶解,稀释至适当浓度,过滤后供液相色谱仪测定,采用CAPCELL SG300 C18色谱柱分离。用两种不同配比的0.5mol·^L-1氯化钠溶液、乙腈及三氟乙酸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淋洗,在280nm波长处检测,保留时间其特征紫外吸收光谱为乳铁蛋白定性的依据,外标法峰面积作定量测定。乳铁蛋白的质量浓度在10.0-100.0mol·^L-1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测定下限(10S/N)为5.0mg·kg^-1。
- 张林田陈小雪魏建华张冬辉陈建伟
-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添加剂乳铁蛋白
- 出口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风险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存在孔雀石绿残留风险的出口水产品,确定出口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状况及相对严重程度。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食品安全预警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对汕头出口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进行风险评价。结果综合考虑检出率和检出构成比,存在孔雀石绿药物残留风险的10种出口水产品中,金鲳鱼、鲈鱼风险程度最大,其权值>0.2;其次为甘鱼、冻生鱼片、包公鱼3种,权值在0.1左右;其余罗非鱼、真鲷鱼、鳗鱼、美国红鱼、黑鲷鱼5种鱼风险程度相对较轻,权值在0.03~0.05之间。结论该数学模型可以综合多个评判指标,对出口风险相对严重的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有利于实施适宜的风险监管措施。
- 魏建华许慨蔡颖林文华林隆强朱婷
- 关键词:孔雀石绿水产品数学模型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乳铁蛋白被引量:7
- 2010年
-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乳铁蛋白的方法。样品采用氯化钠溶液(0.5mol/L)溶解,过滤后供液相色谱仪测定。采用CAPCELL SG300 C18色谱柱分离,氯化钠溶液(0.5mol/L)、乙腈及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80nm检测,保留时间及特征光谱图定性,外标法峰面积定量测定。标准曲线线性范围10.0mg/L~100mg/L,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定量检测低限5mg/kg。
- 张林田陈小雪魏建华张冬辉陈建伟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添加剂乳铁蛋白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成品中的对位红和苏丹红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建立食品成品中简便、易行的同时检测对位红和苏丹红系列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样品中的对位红和苏丹红经正己烷提取、采用光谱分析选择合适测定波长、梯度洗脱、C18柱分离,外标法定量。结果:对位红、苏丹红I、Ⅱ最低检测限为0.3mg/ks,在0.3~20ms/k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苏丹红Ⅲ、Ⅳ最低检测限为0.05ms/kg,在0.05—20mg/k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5种色素相关系数均≥0.995,平均回收率在76.9%~127.0%范围内,RSD≤10%(n=6)。结论:采用本方法同时完成食品成品中对位红、苏丹红I、Ⅱ、Ⅲ、Ⅳ的测定,不需要固相萃取,从而简化样品前处理步骤,优化了色谱条件,缩短了测定时间。
- 魏建华张林田
- 关键词:苏丹红对位红液相色谱
-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水产品中兽药残留进行风险评价被引量:5
- 2014年
- 通过分析存在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风险的出口水产品,确定其中药物残留状况及相对严重程度。使用应用层次分析法食品安全预警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对出口水产品中兽药残留进行风险评价。
- 韩建欣魏建华刘碧琳邓锐强李慧杨宇霞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水产品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