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开武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税利
  • 4篇税利分流
  • 4篇企业
  • 4篇财政
  • 3篇承包制
  • 2篇税收
  • 2篇所得税
  • 2篇企业分配机制
  • 2篇资产
  • 2篇经济体
  • 2篇经济体制
  • 1篇代利
  • 1篇信托
  • 1篇信托关系
  • 1篇有计划商品经...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权力
  • 1篇治权
  • 1篇商品经济
  • 1篇社会主义

机构

  • 1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财政部财政科...

作者

  • 11篇魏开武
  • 1篇王绍飞
  • 1篇孟翠莲

传媒

  • 3篇财贸经济
  • 2篇中州学刊
  • 2篇人文杂志
  • 2篇财政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税务研究

年份

  • 1篇1996
  • 4篇1991
  • 4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恰当地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
1990年
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强调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就必须恰当地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而恰当地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就要求我们对税收杠杆的作用有一个正确认识,对税收杠杆的作用过程及其几种关系有一个科学分析。一、正确认识税收杠杆作用税收在稳定地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的同时。
魏开武
关键词:税收财政
税利分流对深化经济改革的意义
1991年
经济界对税利分流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些人赞成,有些人反对。反对税利分流的人认为,税利分流是利改税的变种,是对企业承包的否定,是对统收统支旧体制的全面恢复。为了澄清问题是非,我们需要从历史进程和改革深层认识税利分流对深化经济改革的意义。
魏开武
关键词:税利分流深化经济改革承包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财政运行机制
国民的纳税意识和科学的税收观念被引量:3
1990年
发达国家的国民往往具有比较自觉的纳税意识,而我国的国民却偏偏缺乏自觉的纳税意识。一年一度的税收财务大检查表明,不仅众多的个体户或轻或重都有偷税、漏税和逃税以至抗税的行为,而且许多国营企业都"争先恐后"地逃避纳税。
王绍飞魏开武
关键词:纳税意识税收观念政治权力税收分配关系国家权力纳税义务
企业分配机制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兼论企业分向所得税模式
1989年
如何使国有企业真正享有经营自主权,并承担一切经营后果,当前的分配机制能否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什么样的分配机制能够做到这点? 一、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分配规定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与企业分配权相对称的概念。这种对称性体现在作为分配对象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在没有外来行政干预下,以自身经营面取得的,并且应该由企业来分配,在分配中或自享盈利,或承担亏损。通过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剖析。
魏开武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
实行税利分流决不是恢复旧体制
1991年
一、税利分流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绝不是旧体制的恢复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基本精神,这种经济运行机制除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外,主要就是有计划指导的宏观调控机制和增强企业活力的经济体制。
魏开武
关键词:税利分流经济体制改革费改税承包制
产权交易信托初探
1996年
产权交易信托初探魏开武(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当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原有的、僵化的、低效率的产权制度和组织形式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以资产重组为主题的产权市场转让则已成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与国际性的企业并购...
魏开武
关键词:企业产权交易信托关系产权交易市场委托人存量资产受托人
论企业分配机制的重构
1990年
企业分配机制构造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深化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改变企业的行政机构附属物地位,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因此,企业分配机制构造的内在根据是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分配规定性 企业分配机制构造的基本方向是把行政属性强烈的分配机制转换为以企业自主分配、国家参与和调控分配为特征的净收入分向分配机制。
魏开武
关键词:企业分配机制经营者利益所得税税率
税利分流是通向新体制的必由之路
1991年
国家的社会正式代表(社会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双重职能的分离要求实行税利分流,作为社会正式代表执行社会职能,国家需要以征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作为资产所有者,国家要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参与使用国有资产的企业税后利润分配,以实现全民的共同利益。社会发展使这两种职能具有不同的性质,不能随主观意志任意混淆。作为社在式代表,国家拥有的征税权适用于社会不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即不管所有制性质如何,只要企业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享用了国家提供的社会安定秩序、共同的生产和生活的物质条件,就都对社会正式代表承担相同的纳税义务。作为资产所有者,国家要对使用国有资产的企业税后利润参与分配,反过来说,使用国有资产的企业必须支付作为稀缺资源的所有权价格。这一方面保证代表全社会劳动者的国家实现全民利益,另一方面适应有计划经济的客观要求,促使稀缺的国家资产在产业和企业间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节约使用,国家对个上税和参与税后利润分配所依据的原则也完全不同。税收是依据社会共同需要和经济承受能力按照法律程度进行征收,体现了国家与企业之间以法律关系为准绳的剩余产品分配关系,纳税是社会范围内的企业和公民的社会义务。国家取得税后利润只能依据企业使用的国有资产数量和企业利润多少。在企业利润一定的条件下,国有资产数量大的企业向国家支付的资产收入就多;在国有资产数量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利润多,国家获得的资产收入就多,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分解了国家的职能,归属财政的税务机构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分别作为社会管理者代表和资产所有者代表拥有国家征税权和资产收入权。随着国家职能�
魏开武
关键词:税利分流利改税承包制经济体制
税利分流是通向新体制的必由之路
1991年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就是要建立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税利分流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它把适应计划的财政宏观调控和适应市场的企业活力内在地结合起来,因而是通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必由之路。那种认为税利分流是恢复旧体制的观点,是没有理论和事实根据的。
魏开武
关键词:税利分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计划商品经济经济运行机制财政宏观调控计划经济
从统制型分配到调控型分配
1990年
传统的企业分配体制是一种国家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分配体制,可以称之为国家统制分配的体制。在国家统制分配的体制中,企业是社会“大工厂”的一个环节,职工工资和企业经营成果全部由国家统一分配,统一管理;企业不仅没有工资决定权和利润分配权,也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而只是国家统一利益纽带上的小螺丝钉。
魏开武孟翠莲
关键词:企业经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