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洪丘
- 作品数:22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殊途同归:“美的极致”的审美追求——沈从文与孙犁之比较论
- 2011年
- 文学工作者进行文学创作的意图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就其共同的目标而言,不外乎都是要创造文学形象,实现自己的审美追求。小说作为文学体裁中最热门的种类之一,自然表现得格外突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乡土小说领域,如果以创造美的形象、表现"美的极致"、实现审美追求的成效来评判,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沈从文和孙犁两位。
- 魏洪丘
- 关键词:审美追求殊途同归比较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形象乡土小说
- 论闻一多新诗批评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被引量:1
- 2005年
- 闻一多先生“新格律诗”理论的倡导及其新诗批评,在确立现代新诗的艺术形式与美学原则方面,为世人所瞩目。究其本质,闻一多的新诗理论及其创作并非“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在他的诗歌观念中,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事实上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基础内核。其诗歌“三美”的倡导,是传统诗歌理论基础在美学方向上的发展,是现代诗歌审美理念的建立;他对新诗的批评乃至对某些诗人、诗作的否定,以及诗歌创作以“时代”、“民族”为经纬的倡导,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观念在新时代的发展与更新。
- 魏洪丘
- 关键词:闻一多新诗批评审美理念诗歌观念
-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茅盾
-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选编作品时,将茅盾的作品予以删除,如今中学语文教材(必修)中茅盾作品荡然无存。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其经典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是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 魏洪丘
- 关键词:中学语文
- 文献传递
- 丰子恺与重庆
- 2007年
- 抗日战争时期丰子恺在重庆生活与工作,其文化活动及文学创作是他人生和创作道路的重要阶段,同时也为抗战文艺运动和重庆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抗日战争文学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魏洪丘
- 关键词:丰子恺
- 论闻一多新诗批评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
- <正>闻一多先生的新诗批评,历来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新诗研究的重头戏。他对“新格律诗”理论的倡导。为中国现代新诗创作艺术的健康发展,开辟了一条新径,功不可没。正如有的文学史家所说:“郭沫若的《女神》以‘绝端的自由,绝端的...
- 魏洪丘
- 文献传递
- 论乌江流域的旅游文化开发价值被引量:4
- 2005年
- 本文从山水自然景观的认识、渝黔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特有民情风俗的发掘以及区域历史文化的考察等方面,探讨了乌江流域旅游文化的开发价值,以期引起人们对乌江旅游事业的重视与开发。
- 魏洪丘
- 关键词:旅游文化价值
- “独语体”朦胧散文的独特创造——略论何其芳的《画梦录》
- 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1937年5月与曹禺的《日出》、芦焚的《谷》等一道,获得了《大公报》1936年度文艺奖金,在散文领域为世人所瞩目。朱自清、朱光潜、巴金、叶圣陶等著名作家、评论家在内的评选委员会...
- 魏洪丘
- 文献传递
- 论抗战诗作马君玠的《北望集》被引量:1
- 2006年
- 朱自清先生作“序”和叶圣陶先生作“跋”的马君的《北望集》,是一本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新诗集。和当时许多慷慨激昂、充满战斗力量的抗战诗歌相比,它是属于另类的沉郁风格的诗。在新时代重新发掘、审视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尤其是诗歌)的今天,这本风格独特的诗集,是对以往抗战诗歌的一个补充,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 魏洪丘
- 关键词:抗战爱国沉郁
- 论鲁迅的人性观被引量:1
- 2005年
- 以往人们视鲁迅为“阶级论”者,并常常将“阶级”与“人性”相对立,本文就此从“人性”的提倡、个性主义追求与个性解放思想、“阶级论”的内核等方面,论述了鲁迅思想观念的“人性”实质。
- 魏洪丘
- 关键词:人性观
- 老舍与重庆被引量:1
- 2006年
- 老舍在重庆的抗战文化活动及文学创作,为抗战文艺运动和重庆文学的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是重庆文学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魏洪丘
- 关键词:老舍抗战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