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中乔

作品数:70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疫霉
  • 19篇杀菌剂
  • 16篇编码基因
  • 12篇蛋白
  • 12篇孢子
  • 11篇游动孢子
  • 11篇抗药
  • 11篇抗药性
  • 11篇病菌
  • 10篇疫霉菌
  • 10篇大豆
  • 10篇大豆疫霉
  • 9篇辣椒
  • 9篇辣椒疫霉
  • 8篇霉病
  • 8篇抗性
  • 7篇田间
  • 7篇卵菌
  • 6篇药剂
  • 6篇种子

机构

  • 70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中国烟草总公...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中化集团...
  • 1篇中国烟草总公...
  • 1篇北京市土肥工...
  • 1篇山东中烟工业...
  • 1篇北京市植物保...
  • 1篇北京市种子管...
  • 1篇沈阳中化农药...
  • 1篇中国海关科学...
  • 1篇江西省烟草公...

作者

  • 70篇黄中乔
  • 62篇刘西莉
  • 31篇刘鹏飞
  • 20篇张灿
  • 11篇李健强
  • 7篇卢志军
  • 7篇胡志宏
  • 6篇刘利
  • 6篇刁永朝
  • 6篇苗建强
  • 5篇王治文
  • 5篇贾小红
  • 5篇张凡
  • 4篇刘敏
  • 4篇李旭军
  • 4篇朱书生
  • 4篇王红梅
  • 4篇韩平
  • 4篇朱春雨
  • 4篇彭钦

传媒

  • 4篇农药学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烟草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农药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第四届中国植...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4篇2025
  • 9篇2024
  • 8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檗碱在植物灰霉病防治中作为杀菌增效剂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小檗碱在植物灰霉病防治中作为杀菌增效剂的应用。具体地,所述杀菌增效剂是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三唑类杀菌剂、酰亚胺类杀菌剂、...
刘鹏飞孙铭优梁莉胡志宏王国祯黄中乔刘西莉
文献传递
草莓褐色叶斑病病原菌Pilidium lythri鉴定及室内防治药剂筛选
2023年
近年来,由病原菌Pilidium lythri引起的草莓褐色叶斑病,是一种在中国发生严重的新病害。作者在2015年至2017年间,从北京市昌平区、山东省诸城市和湖南省娄底市采集有症状的草莓样品共90株,每地30株,根据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及系统发育分析,其中26株分离物被鉴定为P.lythri,并且山东和湖南系首次发现由P.lythri引起的草莓褐色叶斑病。鉴于目前中国还没有登记用于防治草莓褐色叶斑病的杀菌剂。本研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法测定了26株P.lythri菌株对8种常用杀菌剂和1种新型杀菌剂双苯菌胺(SYP-14288)的敏感性。结果表明:SYP-14288对P.lythri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强,平均EC_(50)值为(0.33±0.06)μg/mL,可将其作为防治草莓褐色叶斑病的首选药剂;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戊唑醇、百菌清和腈菌唑对P.lythri的平均EC_(50)值在3.92~72.58μg/mL之间,其中菌株对嘧菌酯和代森锰锌的敏感性较低。该研究结果可为合理使用杀菌剂防治由P.lythri引起的草莓褐色叶斑病提供参考。
闫奕彤孙浚源李福鑫张桂军闫哲黄中乔高慧鸽毕扬
关键词:菌丝生长
烟草黑胫病菌对氟吗啉的敏感性检测及复配药剂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为明确烟草黑胫病菌对氟吗啉的敏感性,延缓其对氟吗啉抗药性的产生,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烟草黑胫病菌对氟吗啉的敏感性,并利用Wadley方法对不同复配比例的甲霜灵与氟吗啉进行药效评价。选择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杀菌剂复配比例,采用Abbott模型评价甲霜灵和氟吗啉复配与解淀粉芽孢杆菌ZY-9-13协同使用的效果。结果表明,氟吗啉对71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的EC50值分布在0.428 5~0.760 8μg/mL之间,平均EC_(50)值为0.588 4μg/mL,敏感性分布呈单峰曲线,未出现抗性菌株。氟吗啉与甲霜灵按体积比1∶10复配时,相加作用最为明显(EC_(50)为0.398 7μg/mL)。复配杀菌剂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化学复配药剂与ZY-9-13(浓度为10^(10)cfu/mL)协同使用时,对烟草黑胫病菌的抑制效果高于药剂单独使用的抑制效果,两者具有增效作用。
牟文君胡利伟刘芳薛超群戴华鑫陈钊黄中乔张志高奚家勤宋纪真
关键词:烟草黑胫病菌氟吗啉甲霜灵敏感性复配药剂
大豆疫霉ADF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1个来自疫霉菌的ADF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PsADF蛋白在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中是序列为2,5所示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如序列3,4,所示。通过试验证明,本发明所提...
刘西莉陈姗姗张灿张凡张博瑞张思聪郑玉欣黄中乔
一种防治大豆镰孢根腐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一种防治大豆镰孢根腐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包括氯氟醚菌唑和丙硫菌唑,所述氯氟醚菌唑和所述丙硫菌唑的质量比为1:1至5:1,所述组合物还包含2%表面活性剂500LQ、润湿分散剂1%烷基醇聚氧乙烯醚W600和2%多聚芳基醚硫酸...
张灿刘詹云常郑洁刘西莉张清华黄中乔陈紫媛
大豆疫霉14-3-3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1个来自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的14‑3‑3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14‑3‑3蛋白在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中是序列为2,5,7,9所示的蛋白质;...
刘西莉陈姗姗张灿王玉珂张凡崔僮珊黄中乔
病原卵菌几丁质合酶PSCHS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原卵菌几丁质合酶蛋白PSCHS2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蛋白质为如下a)或b):a)由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由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
刘西莉张灿王为镇刁永朝牟文君刘利刘鹏飞黄中乔宋维珮
文献传递
新疆食葵种子健康检测和杀菌剂消毒处理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PDA平板法检测了来自新疆自治区的2个品种的食葵种子带菌情况,并测定了9种不同杀菌剂对食葵种子带菌消毒处理效果和对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食葵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镰孢霉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青霉属(Penicillium),种子内部寄藏真菌主要有链格孢属和曲霉属(As-pergillus),其他分离频率较高的真菌还有根霉属(Rhizopus)和枝孢属(Cladosporium)等;2个食葵品种种子表面携带真菌种类有较大差异,种子内部寄藏真菌种类差异不大。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和咪鲜胺具有良好的种子带菌消毒处理效果。
刘屹湘刘鹏飞黄中乔谢方淼
关键词:食葵带菌检测杀菌剂消毒处理
一株根瘤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瘤菌及其应用。本发明所公开的菌为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NX2004062,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83。本发明菌株NX2004062对苜蓿植物的生长安全,能通过与苜蓿植物建...
刘西莉卢志军贾小红李健强朱书生王红梅黄中乔王建辉李旭军郭岩彬
文献传递
北京地区西瓜种传真菌检测及药剂处理效果研究
本文比较了滤纸法、冷冻滤纸法、水琼脂法和PDA培养基法等4种方法检测西瓜种子所携带真菌的差异,并采用PDA培养基法对北京地区主栽的5个西瓜品种种子进行健康检测,发现其携带的
黄中乔高飞刘西莉
关键词:种传真菌枯萎病菌接种浓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