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展
- 作品数:15 被引量:7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处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理学语言文字更多>>
- 一维Doi-Onsager模型的适定性与稳定性分析
- 本文研究Maier-Saupe势能下一维Doi-Onsager模型的适定性及其各向同性相的稳定性。全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是Doi-Onsager模型的综述,介绍了其应用背景,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本文论证的主要方法和...
- 黄展
- 关键词:解析半群线性算子稳定性分析
- 日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 本文把日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发展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独立并稳步发展阶段、系统化专业化发展三个阶段,其发展阶段与经济发展阶段、政治体制、地理环境、文化特性、人口结构、宗教信仰、入名高校难和就业难等社会问题、高等教育的两次扩张中...
- 赵旻黄展
- 关键词: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 文献传递
- 论大学生心理成长需要与自身资源的有效配置被引量:2
- 2008年
- 目前,在多元化文化背景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下,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斗争也日渐增多。一方面,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多元化社会中,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多样的、模糊的、多变的、不稳定的;另一方面,个人已有的资源又是稀缺的、有限的,有时甚至限制人的发展。
- 黄展
- 关键词:心理成长大学生多元化社会社会竞争文化背景
- 国际视野 本土行动 稳步推进中外学生融合教育被引量:2
- 2015年
-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国际学生尤其是学历生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外学生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北京语言大学作为来华留学教育事业起步最早、人数最多、管理经验最为丰富的高校,率先进行了改革,撤销原先专门管理留学生的留学生处,将其并入学生处,从管理体制上实现了中外学生的融合教育,开启了中外学生统一教育和管理的新篇章。
- 李志军黄展
- 关键词:融合教育
- 大学生心理自我修复能力提升探究——以传统文化的视角
- 2014年
- 从传统文化的自我反省意识与自我修复入手,提升大学生心理自我修复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在大学生心理自我修复的意愿、自我修复的能力、及时反省的意识、自我修复的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实现心理自我修复能力的提升。
- 黄展李楠
-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
- 大学生性别角色及主观幸福感研究——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1974年Bem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特质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用此量表测试,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自此,有关性别角色的实证研究成为近20年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这些研究归纳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总体的分布情况。大部分研究表明,四种性别角色类型中双性化者所占比例最大。另一方面是进行性别角色的相关研究。
- 黄展王颖
- 关键词:性别角色心理量表被试分量表模仿学习
-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传统文化植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心理素质"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所创造的本土化概念之一。本文采取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征的理论模型,尝试从认知合理性、个性完整性、意志健全性、情绪协调性和适应良好性五个维度较全面地建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资源的分析框架,系统地梳理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与心理调适以及诊疗方法,有效增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解释力与适用性。
- 余蓝黄展
-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传统文化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适用性及路径选择被引量:4
- 2010年
- 校园文化不仅应该成为衡量一所大学是否国际化及其程度如何的可操作性标准之一,而且更应是国际型大学彰显其人文精神和独特魅力的重要内涵性元素。国际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特征,决定了其观念思路和实践路径始终都要贯彻国际化的意识、规律和要求。但国际化绝不是唯“洋”是用,更应坚持世界性与民旗陛统一的原则。
- 黄展余蓝
-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型
-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状况及其心理过程探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高校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比例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高校应通过正确认识大学生信教的心理过程、深层心理及其传教的本质,加强校园主导文化的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文化观的宣传,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
- 黄展
- 关键词:心理过程心理疏导主导文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多元文化
- 大学生和谐心理体系的内涵及其构建策略被引量:4
- 2008年
- 大学生和谐心理体系的构建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而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大学生和谐心理体系,需要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对大学生和谐心理形成的生理和心理能量基础、大学生和谐心理的结构体系、大学生和谐心理形成的过程和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具体的构建措施。
- 黄展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