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彩云

作品数:9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静脉
  • 4篇血液
  • 3篇动静脉内
  • 3篇动静脉内瘘
  • 3篇血液透析
  • 3篇内瘘
  • 3篇静脉内
  • 3篇静脉内瘘
  • 3篇护理
  • 2篇动静脉内瘘穿...
  • 2篇术后
  • 2篇内瘘穿刺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穿刺
  • 1篇导管
  • 1篇心功能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透

机构

  • 9篇湛江中心人民...

作者

  • 9篇黄彩云
  • 4篇黄海燕
  • 3篇黄松
  • 3篇林晓玲
  • 2篇卓少贤
  • 2篇吴凤金
  • 2篇汤小玲
  • 1篇周小屏
  • 1篇邓华生
  • 1篇杨春桂
  • 1篇李妹
  • 1篇许志琴
  • 1篇杜凤莲
  • 1篇李文强
  • 1篇李艳
  • 1篇张家明
  • 1篇李倩云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云南医药
  • 1篇现代医院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实用检验医师...
  • 1篇心电图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精准细节优化护理在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精准细节优化护理在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精准细节优化护理实施前(2019年1—4月)和实施后(2019年5—8月)于本院以中心静脉导管为血管通路的血透病例各50例纳为研究样本,实施前后血透者分别设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血透中心静脉导管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精准细节优化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血透病例干预后三大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精准细节优化护理应用于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预防护理实践之中,可取得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可靠护理效果,提升血透者护理满意率。
吴凤金黄彩云李妹汤小玲黄海燕
关键词:细节护理优化护理并发症
改良向心性穿刺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向心性穿刺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选择正确合理的穿刺方法,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方法将7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距瘘口近侧头静脉作为动脉出路离心方向穿刺,实验组患者选择头静脉或贵要静脉处作为动脉出路采用改良向心性穿刺,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内瘘血管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24%,对照组为90.40%,两组内瘘血管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皮下血肿、血管狭窄、闭塞及动脉瘤等并发症的概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改良向心性穿刺能有效提高内瘘一次穿刺成功率,且明显减少内瘘狭窄、阻塞、皮下血肿及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卓少贤吴凤金李倩云黄彩云汤小玲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扣眼穿刺行血液透析的8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影响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失败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80例患者进行了动静脉内瘘扣眼穿刺10567次,困难304次,失败穿刺61次,失败率为0.58%。影响扣眼穿刺失败的原因主要有血管选择不当、穿刺手法不正确、皮肤清理去痂不当、扣眼皮肤红肿。结论选择恰当的血管、采用正确的穿刺和去血痂方法能有效提高扣眼钝针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
林晓玲黄海燕黄彩云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时间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106例)和对照组(102例)。研究组根据患者血压昼夜波动节律给予调整服药时间,指导患者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按传统时问给药及常规护理,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并监测两组患者脑血管意外事件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降压显效率为50.94%,有效率为47.17%;对照组患者降压显效率为31.37%,有效率为27.4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研究组患者因脑血管意外事件复发再人院14例,占13.21%,对照组患者因脑血管意外事件复发再人院32例,占31.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掌握人体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及药物治疗的时问节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时间护理,能明显有效、全程平稳降压,对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降压效果以及减少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松杜凤莲邓华生黄彩云
关键词:时间护理高血压脑出血干预
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脑胶质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脑胶质瘤患者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研究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研究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只给予常规护理,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u值分别为4.69、4.6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6.67%,而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23.33%,两组比较,X^2值为9.8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充气加压治疗简便易掌握,能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为降低脑胶质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开拓了一条新的预防途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黄松黄彩云杨春桂周小屏
关键词:间歇充气加压胶质瘤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净化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心功能监护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净化(CVVH)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AOPP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各37例。A组采取常规的内科治疗联合HP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用CVVH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B组的LVEF高于A组;BNP和cTnI均低于A组(P<0.05)。结论HP联合CVVH对AOPP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林晓玲黄海燕黄彩云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净化有机磷农药中毒心功能
早期头部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早期头部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高热时实施常规药物和物理降温,治疗6h后高热不退时给予头部降温,直至体温<37.5℃时停止降温;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6h内对患者实施头部降温,当患者体温≤37℃,无反复发热持续72h后终止头部降温。比较两组患者的降温效果及意识状态好转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意识状态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头部降温,能有效降低体温,尽快恢复患者的意识,对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松黄彩云李文强许志琴
关键词:颅脑损伤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护理
钝针扣眼与锐针穿刺法应用于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7
2018年
血管通路是指经体外循环的血液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生命线.因动静脉内瘘具有使用寿命长、对患者生活影响率低、开通率高等特点,故可作为首选的血管通路,备受医院及患者的重视.
林晓玲黄海燕黄彩云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尿液微量蛋白4项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F)、α_1-微球蛋白(α_1-MG)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定量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尿蛋白定性试验将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尿蛋白定性阳性组和阴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MA、TRF、α_1-MG及β_2-MG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尿蛋白定性阳性组和尿蛋白定性阴性组患者的MA(mg/L:28.6±4.4、11.3±1.9比6.9±1.1)、TRF(mg/L:3.5±0.9、1.3±0.4比1.1±0.3)、α_1-MG(mg/L:28.1±6.3、9.4±2.0比8.2±1.9)及β_2-MG(mg/L:4.77±0.71、1.58±0.39比0.94±0.2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尿蛋白阳性组的这4项微量蛋白水平又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A、TRF、α_1-MG及β_2-MG单项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41.5%、44.6%、38.5%及33.8%,联合检测这4项微量蛋白的阳性率可高达90.5%。结论尿MA、TRF、α_1-MG及β_2-MG是DN的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这4项指标对提高DN的早期诊断以及鉴别其病变部位有重要意义。
李艳张家明卓少贤黄彩云
关键词:尿微量蛋白糖尿病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