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明松

作品数:1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龙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漳州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管圆线虫
  • 5篇广州管圆线虫
  • 4篇吸虫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环境
  • 3篇宿主
  • 3篇疾病控制
  • 3篇感染率
  • 3篇虫病
  • 2篇碘缺乏
  • 2篇碘缺乏病
  • 2篇碘盐
  • 2篇中间宿主
  • 2篇种群
  • 2篇吸虫病
  • 2篇居民户
  • 2篇并殖吸虫
  • 1篇碘盐监测
  • 1篇碘营养
  • 1篇碘营养调查

机构

  • 19篇龙海市疾病预...
  • 11篇福建省疾病预...
  • 6篇漳州市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南昌大学
  • 1篇福建省南平市...

作者

  • 19篇黄明松
  • 15篇林国华
  • 9篇颜翠兰
  • 8篇程由注
  • 6篇蔡茂荣
  • 5篇方彦炎
  • 4篇李友松
  • 3篇李莉莎
  • 3篇陈韶红
  • 3篇江禄庆
  • 3篇郑惠婷
  • 3篇罗鋆
  • 2篇陈宝建
  • 2篇张榕燕
  • 2篇谢汉国
  • 1篇吴玉卿
  • 1篇郭新科
  • 1篇卓鸣莺
  • 1篇邹节新
  • 1篇姚阿心

传媒

  • 10篇海峡预防医学...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海洋科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海市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龙海市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的现状及变化,为制定寄生虫病防治策略与评价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肠道蠕虫卵,对3~12周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1%(52/1 023),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7.65%(24/136)。查出钩虫、鞭虫、蛲虫与长膜壳绦虫等4种重要寄生虫。感染者主要为农民、学生和儿童,感染者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和人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龙海市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率与1989-1990年及2001-2003年的2次调查结果相比,有所下降,但儿童蛲虫感染仍维持较高水平。
林国华颜翠兰黄明松李莉莎张榕燕陈宝建
关键词:寄生虫病寄生虫感染疾病控制
福建西南地区华溪蟹属种群DNA条形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采用DNA条形码分析福建西南地区华溪蟹属物种及其地域种群的特征,并验证分子鉴定对形态学分类的有效性。方法在福建西南部龙海市程溪等10地采集华溪蟹标本,进行形态学分类鉴定。选择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1(CO1)基因片段作为DNA条形码,经PCR扩增、测序后获取目的序列数据,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相关序列数据,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获得的华溪蟹属下平和华溪蟹、将乐华溪蟹、漳州华溪蟹和福建华溪蟹4个种的标本,其形态学雄性第一腹肢形态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1)末部扁凹扭转型,漳州华溪蟹雄性的第一腹肢形态特征最为独特,其末节前半部扁而宽大,呈掌心样内凹,并明显向外方扭转,以及末端分叶等特征非常显眼而区别于已知华溪蟹种类;(2)末节收缩末缘具缺刻型,平和华溪蟹与其地域种之间共同特征是雄性第一腹肢末节收缩,末端具缺刻样分叶,两地蟹的末节收缩和末端裂隙程度,以及末部指向存在差异;(3)末部趋窄小且弯向腹外型,将乐华溪蟹、将乐华溪蟹地域种群和福建华溪蟹雄性第一腹肢十分相近,或易混淆,它们的末节形状、末部指向和弯曲程度等仅有细微差异。CO1基因测序获得的11条序列与GenBank获取的3条序列共同组成有效分子数据集,经比对及选择保守区,最终获得582个碱基位点,其中保守位点462个,可变位点120个,简约信息位点64个,自裔位点56个,碱基组成为:T(37.4%)、C(18.6%)、A(28.3%)、G(15.6%)、A+T(65.7%),具有后生动物普遍的AT偏向性。系统发生树显示,在平和华溪蟹分支中,采集于龙岩市武平县的标本与采集于漳州市(平和县、南靖县)分为两支,且两支间的遗传距离为0.025~0.029。除平和华溪蟹外,漳州华溪蟹、福建华溪蟹和将乐华溪蟹共同组成一分支。产于福建西南部永安市的福建华溪蟹与产于福建北部政和县福建华溪蟹,显示出极小的遗传差�
蔡茂荣白俊程由注罗鋆许姝歆林国华黄明松陈锦钟邹节新
关键词:华溪蟹属DNA条形码
广州管圆线虫Ⅰ期幼虫感染河蚬、河蚌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广州管圆线虫Ⅰ期幼虫是否感染河蚬、河蚌,为研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广州管圆线虫疫区龙海市海澄镇采集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褐云玛瑙螺,解剖分离Ⅲ期幼虫。大白鼠共12只,分3组,每组4只,经口感染大白鼠,每组分别感染100、50和25条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只,40 d后采集鼠粪镜检,确认感染成功。将鼠笼置于实验感染池上方,以鼠粪便内广州管圆线虫Ⅰ期幼虫感染河蚬、河蚌。结果感染第14 d解剖河蚌和河蚬,均检出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感染第28 d镜检,两者感染率均为100%。河蚌和河蚬感染度分别为162.3条/个、2.84条/g和6.9条/个、1.73条/g。三组感染大鼠于30 d、40 d、58 d的死亡率分别为100%、75%、25%。结论河蚬、河蚌可为广州管圆线虫适宜中间宿主。
林国华颜翠兰方彦炎黄明松李莉莎谢汉国张榕燕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河蚌河蚬
福建省漳州市鼠类宿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调查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调查漳州市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的情况,为预防控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3-2015年,按鼠类孳生环境选取漳州沿海(平原和丘陵组)和山区(丘陵和山地组)的4个县18个村,采用笼捕法捕鼠,鉴定鼠种、性别后,解剖心、肺,查找广州管圆线虫成虫,计算鼠类感染率,分析捕鼠点的不同自然生态环境与鼠类感染率的相关性。 结果 共捕获鼠类动物1 551只,分属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褐家鼠(R. norvegicus)、臭鼩鼱(Sorex araneus)、小家鼠(Mus musculus)和黄毛鼠(R. lossea),其中黄胸鼠最多,占41.8%(649/1 551),其次为褐家鼠和臭鼩鼱,分别占28.4%(441/1 551)和20.9%(324/1 551)。广州管圆线虫总感染率为9.2%(142/1 551),其中褐家鼠和黄胸鼠的感染率分别为13.2%(58/441)和11.4%(74/649),与臭鼩鼱[1.5%(5/323)]、小家鼠[1.4%(1/74)]和黄毛鼠[6.3%(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沿海地区鼠类感染率为12.4%(83/668),明显高于山区的6.68%(59/883)(χ^2=15.083,P<0.05)。其中沿海平原组与沿海丘陵组感染率分别为12.7%(53/416)和11.9%(30/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区丘陵组与山区山地组感染率分别为9.2%(46/499)和3.4%(13/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0,P<0.05)。142只感染鼠共检获成虫696条,成虫主要寄生于肺动脉,占总虫数94.3%;其次为心脏,占总虫数5.7%。雄性与雌性鼠感染率分别为9.2%(73/795)和 9.1%(69/7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黄胸鼠和褐家鼠为漳州市广州管圆线虫重要保虫宿主。各类生态环境鼠类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有一定的差异。
林国华颜翠兰蔡茂荣黄明松周耀雄方彦炎程由注
关键词:鼠类生态环境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
卫氏并殖吸虫三倍体型囊蚴感染家猫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测量卫氏并殖吸虫三倍体型囊蚴感染家猫后检获的成虫、虫卵大小,分析其分型意义。方法从福建省延平区太平镇捕获溪蟹,分离并殖吸虫囊蚴。选择卫氏并殖吸虫三倍体型(〉400μm)囊蚴12个感染家猫,87d后检获成虫和虫卵并测量其大小,并分析闽、浙两省既往调查结果。结果在福建、浙江两省8个点中,有3个点捕获的溪蟹分离出单纯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囊蚴,其余5个点捕获的溪蟹均为卫氏并殖吸虫二、三倍体型囊蚴混合感染,但都以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占多数(85%~97.6%),三倍体型占0.4%~15%。在福建省延平区的溪蟹中检出卫氏并殖吸虫囊蚴96个,取12个〉400μm的囊蚴喂饲家猫,79d后在猫肺检获8只成虫及大量虫卵。测量2只虫体轻压标本大小分别为0.9cm×0.3cm和1.1cm×0.33cm,30个虫卵大小平均为(67.5±3.6)μm×(51.3±2.3)μm。结论以卫氏并殖吸虫三倍体型囊蚴感染家猫获得具有卫氏并殖吸虫二倍体型特征的成虫与虫卵,表明直径〉400μm作为区分卫氏并殖吸虫二、三倍体型囊蚴的界限不确切,该数值尚不能作为鉴别卫氏并殖吸虫二、三倍体型囊蚴的标准。
林国华颜翠兰李友松黄明松林丹程由注
关键词:囊蚴虫卵
沼蜷属螺一新种记述(腹足纲:黑贝科)被引量:1
2017年
探讨并殖吸虫螺类宿主自然资源。发现采自福建北部的沼蜷属螺Paludomus一新种,命名为闽北沼蜷。参照《医学贝类学》和相关文献进行形态描述。正模(FJ6135)壳高18.15 mm,壳宽13.46 mm,壳口高14.05 mm,壳口宽8.04 mm。产地武夷山九曲溪。螺层5层,顶层及原壳层多缺失,螺面呈绿褐色,各螺层宽度上向体螺层增长迅速,体螺层大而膨胀,其高度上约占全部高度的4/5。齿舌中央齿呈尖峰状,中部支齿大而突出。内缘齿单支而宽大,两侧缘各有3或5枚不甚突出小齿,分布不对称,排列公式:3-1-3,3-1-5(3),7,5。本新种可与黔沼蜷(P.quianensis Liu et al,1994)、带沼蜷(P.cinctus Liu et al,1994)比较鉴别。
蔡茂荣罗鋆林国华黄明松卓鸣莺李友松程由注
关键词:贝壳齿舌
龙海市2011—2013年居民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2014年
目的了解2011—2013年龙海市居民户食用盐中碘含量情况,为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据《福建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细则》要求进行随机抽样,按GB/T 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测定。结果 2011—2013年龙海市居民户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96%,非碘盐率1.7%-3.7%。结论龙海市合格碘盐食用普及工作成效显著,碘缺乏病防治趋于规范化、科学化,但仍有少量居民食用不合格碘盐和非碘盐,应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碘盐监督监测。
江禄庆林国华黄明松
关键词:碘盐居民户碘营养调查碘缺乏病疾病控制
龙海市2007—2010年家栖鼠及其寄生蚤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龙海市家栖鼠及寄生蚤类的种群构成和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日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结果 2007—2010年共捕获鼠类1 409只,褐家鼠764只,黄胸鼠445只,臭鼩鼱183只,小家鼠17只。家栖鼠密度为6.6%。染蚤鼠数205只,检获蚤类724匹,染蚤率14.5%,总蚤指数0.51。结论龙海市的家栖鼠种主要是褐家鼠,其次是黄胸鼠与臭鼩鼱,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但仍应引起高度重视。
江禄庆李伟达黄明松
关键词:鼠疫寄生蚤流行病学疾病控制
福建省龙海市广州管圆线虫贝类宿主种群生态及感染率调查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调查龙海市医学贝类种群及其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方法按不同类型孳生地设调查点,采集水生和陆生贝类。用肺检法检查大瓶螺肺囊,其他贝类用捣碎匀浆法,检查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比较匀浆法和肺检法在褐云玛瑙螺体组织的检查效果。调查影响贝类感染率的生态环境因素。结果调查9个乡镇27个调查点1 673份标本,查出大瓶螺、石环棱螺、铜锈环棱螺、瘤拟黑螺、褐云玛瑙螺、高突足襞蛞蝓、双线嗜粘液蛞蝓和同型巴蜗牛等8种贝类,广州管圆线虫总感染率为19.78%。其中高突足襞蛞蝓最高,达56.63%(47/83),褐云玛瑙螺和大瓶螺分别为39.32%(92/234)与27.14%(130/234)。各调查点感染率高低与其距离居民生活区远近密切相关。首次在瘤拟黑螺内检及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肺检法和匀浆法的检出率分别为87.1%与1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突足襞蛞蝓、褐云玛瑙螺和大瓶螺为当地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优势种群,感染率同各种贝类的微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瘤拟黑螺充当广州管圆线虫新宿主。肺检法不适合用于褐云玛瑙螺的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定性筛查。
林国华黄明松程由注郑瑞丹颜翠兰陈韶红方彦炎林绍兴周耀雄
关键词:种群生态环境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
福建省漳浦等4县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感染率调查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漳州市辖区漳浦等4县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感染情况。方法在漳浦等4县8个调查点采集中间宿主,用肺检法、匀浆法检查其体内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结果共调查12种贝类1 844份样本,有11种检出广州管圆线虫Ⅲ期幼虫,感染率12.6%(217/1 723);感染率前3位是高突足襞蛞蝓38.9%(61/157)、褐云玛瑙螺28.3%(86/304)和福寿螺19.7%(34/173),其他种类感染率1.2%~6.8%;不同种类宿主感染率差异较大;4县感染率较接近,漳浦12.9%(58/451)、诏安14.0%(58/415)、平和11.6%(52/448)、长泰12.0%(49/409);靠近居民住宅点的感染率为20.2%(171/845),村外调查点为5.2%(46/878),村外点感染率较低。结论广州管圆线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性不强,中间宿主种类多,但不同孳生环境和不同宿主感染率有明显差异。
林国华颜翠兰蔡茂荣李莉莎陈韶红黄明松方彦炎谢汉国陈宝建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感染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