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美风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图
  • 2篇肌电
  • 2篇肌电图
  • 2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递质
  • 1篇凋亡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诱发电位
  • 1篇早老素
  • 1篇早老素-1
  • 1篇诊治
  • 1篇震颤
  • 1篇神经递质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障碍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凋亡
  • 1篇鼠模型
  • 1篇酸碱

机构

  • 5篇安阳市人民医...
  • 4篇辽宁医学院附...
  • 2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辽宁医学院

作者

  • 8篇黄美风
  • 4篇方伯言
  • 3篇张向东
  • 1篇李华
  • 1篇杨清成
  • 1篇于国华

传媒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肌电图震颤分析对帕金森病诊治的运用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在帕金森病诊治中进行肌电图震颤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设为帕金森组,另将同期收治的3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设为震颤组,所有患者均行肌电图震颤分析,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果帕金森组坐位静止时震颤频率低于震颤组,固定姿势震颤频率高于震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组坐位静止时震颤强度、固定姿势震颤强度均高于震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帕金森组坐位静止及固定姿势时震颤频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震颤强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震颤分析用于诊断帕金森病准确性较高,且能够准确鉴别特发性震颤,指导临床治疗,有推广价值。
黄美风张向东
关键词: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
交感皮肤反应、肛门括约肌肌电图检查在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判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研究与分析交感皮肤反应(SSR)、肛门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在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PD-AS)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PD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SSR、EAS-EMG检查,并采用SCOPA-AUT(帕金森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评分判断其自主神经功能。分析SSR、EAS-EMG与SCOPA-AUT评分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PD-AS者上、下肢与对照组相比,波幅下降,SSR潜伏期延长,且P<0.05;观察组PD-AS者与PD-NAS的MUAP多相波百分比、平均波幅、平均时限等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P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采用SSR、EAS-EMG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值得推广。
黄美风张向东
关键词:交感皮肤反应肛门括约肌肌电图
靶向人NHE-1RNAi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内酸化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构建靶向人钠氢交换蛋白-1(NHE-1)RNA干扰(RNAi)腺病毒表达载体,感染SH-SY5Y细胞,建立细胞内酸化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内pH值变化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间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4个含NHE-1前体微小RNA(miRNA)的重组干扰质粒pcDNA^(TM)6.2-GW/miR和阴性对照质粒pcDNA6^(TM)6.2-GW/neg-miR,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HE-1 mRNA表达变化,筛选最佳干扰靶序列;BP和LR重组系统获得腺病毒干扰质粒pAd-miR-NHE-1,经包装、纯化后检测腺病毒滴度;感染复数(MOI)值梯度试验确定靶向人NHE-1 RNAi腺病毒感染SH-SY5Y细胞最佳MOI值,以最佳条件感染SH-SY5Y细胞,荧光探针法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内pH值。结果聚合酶链反应(PCR)提示最佳靶向人NHE-1 RNAi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且能有效抑制NHE-1 mRNA表达;靶向人NHE-1 RNAi腺病毒感染SH-SY5Y细胞最佳MOI值为160。当最佳MOI值为160时,NHE-1 miRNA腺病毒感染24、48和72 h后SH-SY5Y细胞内pH值分别为5.97±0.03、5.98±0.02和5.98±0.02;空载体对照组为6.05±0.04、6.04±0.07和6.03±0.05;空白对照组为6.03±0.06、6.05±0.04和6.03±0.04。不同测量时间点,SH-SY5Y细胞内pH值均显著低于空载体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 h:p=0.002,0.015;48 h:p=0.030,0.012;72 h:p=0.018,0.010);但感染RNAi腺病毒后不同测量时间点(24、48和72 h)SH-SY5Y细胞内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结论最佳靶向人NHE-1 RNAi腺病毒表达载体及细胞内酸化模型的成功建立,可为探索细胞内酸碱平衡与β-淀粉样蛋白产生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有效工具。
方伯言黄美风
关键词:酸碱平衡腺病毒科酶链反应
PU-498钠氢交换蛋白-1的表达与AD大鼠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关系研究
方伯言李华黄美风
人NHE-1基因miRNA干扰载体构建、鉴定及干扰效应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构建人钠氢交换蛋白-1(NHE-1)基因的miRNA特异性干扰表达载体并转染293细胞,筛选其有效性。方法设计4对miRNA oligo,依次通过退火、连接,构建含NHE-1前体miRNA的重组干扰质粒pcDNATM 6.2-GW/NHE-miR和阴性对照质粒pcDNATM 6.2-GW/neg-miR,并转染293细胞,经Re-al-Time PCR评价干扰效应,筛选出干扰效应最佳的靶序列。结果测序证实目的片段正确插入载体中,成功构建4个人NHE-1基因miRNA干扰载体;Real-Time PCR证实完成干扰效应评价,并根据NHE-1基因转录调控区及其蛋白分子结构功能区评价结果,得到NHE1-4是最佳干扰片段。结论成功构建针对人NHE-1基因的miRNA特异性有效干扰质粒,为后续NHE-1基因腺病毒m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调控APP裂解相关酶类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黄美风方伯言
细胞内pH降低对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影响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细胞内pH值下降的情况下,β分泌酶和早老素-1的表达及活性的变化。方法培养人源性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用RNA干扰技术和无血清培养分别制造细胞内酸化模型;实验分成4组,即正常细胞组、NHE-1基因敲低组、阴性对照组、无血清培养组。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细胞内pH值,并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β分泌酶和早老素-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通过ELISA检测β分泌酶和早老素-1的活性。结果 NHE-1基因敲低组及无血清培养组较正常细胞内pH值降低(P<0.05),阴性对照组细胞内pH值无明显变化;与正常、阴性对照组相比,NHE-1基因敲低组β分泌酶mRNA表达为5.65±0.33,蛋白表达为0.37±0.030;早老素-1 mRNA表达1.75±0.04,蛋白表达分别为0.70±0.01,无血清培养组β分泌酶mRNA表达为2.40±0.55,蛋白表达为0.32±0.031;早老素-1 mRNA表达1.39±0.03,蛋白表达分别为0.68±0.08,其表达及活性均明显增强(P<0.05);阴性对照组细胞与正常细胞比较,β分泌酶和早老素-1 mRNA和蛋白表达及活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细胞内pH降低能够增强β分泌酶的表达和活性;因早老素-1被认为是γ-分泌酶的主要成分和活性中心,因此推测细胞内pH降低也能够增强γ-分泌酶的表达和活性,从而影响APP的剪切,增加Aβ生成。
方伯言黄美风于国华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细胞内PH值Β分泌酶早老素-1
急性脑梗死脾脏体积变化情况及与炎症因子、病情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ACI)脾脏体积变化情况及与炎症因子、病情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6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发病后1、2、3、7d测定脾脏体积、血清干扰素-γ水平,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将患者分为轻型、中型及重型组。另选取同期资料与ACI患者匹配的非ACI患者31例为对照组,入院时检测上述指标作基线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时间段脾脏体积与干扰素-γ水平、NIHSS评分相关性。结果ACI组患者发病1d、2d脾脏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发病3d、7d时脾脏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I患者在发病1、2、3、7d时脾脏体积与干扰素-γ水平、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ACI患者发病时脾脏体积表现为先缩小再增大,且脾脏体积变化情况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黄美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炎症因子病情
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及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干诱发电位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脑干诱发电位及神经递质的变化,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内γ-氨基丁酸、5-羟色胺,谷氨酸和乙酰胆碱。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脑干诱发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及神经递质水平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过程当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的脑干诱发电位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并且神经递质水平升高,安全型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黄美风杨清成张向东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阿尔茨海默病脑干诱发电位神经递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