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艳兰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主题

  • 1篇独立性
  • 1篇心理
  • 1篇学史
  • 1篇伊格尔顿
  • 1篇意识形态
  • 1篇身体美学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范畴
  • 1篇审美文化
  • 1篇审美心理
  • 1篇尼采
  • 1篇中西
  • 1篇悖论
  • 1篇文本
  • 1篇文本观
  • 1篇相对独立性
  • 1篇消费语境
  • 1篇理性主义
  • 1篇立性
  • 1篇美学

机构

  • 5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黄艳兰
  • 2篇李敏刚
  • 1篇丁姗姗
  • 1篇陶水平

传媒

  • 1篇齐鲁艺苑(山...
  • 1篇新余高专学报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宁波教育学院...

年份

  • 5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崇高与壮美:中西两种审美范畴的异同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对西方美学史上的“崇高”与中国美学史上的“壮美”二者在事物运动的形态、审美心理反应和审美效果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二者为两种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的审美范畴的结论。
黄艳兰
关键词:审美范畴审美心理
超越与回归——尼采美学思想浅析
2006年
尼采的美学思想诞生并集中体现于《悲剧的诞生》。尼采在这里绘出了一幅哲与诗完美融合的“希腊悲剧艺术全景图”。“图中”尼采美学始源于对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与古希腊悲剧艺术的赓续与创新,奠基于对传统理性主义的反思与超越,从而走向审美感性的回归。
李敏刚黄艳兰
关键词:酒神精神理性主义
文本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意识形态生产理论——试论伊格尔顿的科学文本观被引量:1
2006年
伊格尔顿作为当代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性人物,批判了形式主义批评和庸俗马克思主义批评文本观的缺陷之后,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美学的批评立场,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形式“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糅合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文本生产”理论,就文本与历史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辨证地提出了具有创见的科学“文本”观。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文本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
黄艳兰丁姗姗
关键词:文本相对独立性
审美文化: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生成
2006年
本文认为,审美文化虽古已有之,但其全面兴起却是现代事件。审美文化的兴起有着深刻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当代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导致的人类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日益普遍的艺术化和审美化的产物,是传统审美文化向现代转型的深刻产物。本文将梳理审美文化由传统形态转换为现代形态的历史轨迹,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二者的异同作分析比较.
黄艳兰陶水平
关键词:审美文化
消费语境下身体美学理论与实践的悖论被引量:2
2006年
进入20世纪以来,身体美学理论成为当下中西方学术热点之一。然而在消费语境下身体美学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以下四大悖论:批判“精神的圣化”与“身体的圣化”、身体的自我解放与身体技术的规训、女权运动的崛起与女性身体的消费、身体的狂欢与身体的焦虑。
黄艳兰李敏刚
关键词:身体美学悖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