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晓晖

作品数:18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尿液
  • 4篇红细胞
  • 3篇导电
  • 3篇尿液电导率
  • 3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3篇白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导电率
  • 2篇断层扫描
  • 2篇乙型
  • 2篇渗透压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抗原
  • 2篇尿白细胞
  • 2篇尿红
  • 2篇尿红细胞
  • 2篇尿液分析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特异

机构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吉林油田总医...

作者

  • 18篇黎晓晖
  • 10篇丛玉隆
  • 6篇周和平
  • 6篇陆玉静
  • 6篇马骏龙
  • 3篇周玉
  • 3篇李晓霞
  • 2篇徐雅萍
  • 2篇刘洪臣
  • 2篇郭宏
  • 2篇彭文红
  • 2篇孙建合
  • 2篇顾斌
  • 2篇王晶
  • 1篇丁志平
  • 1篇孙宝君
  • 1篇蔡力力
  • 1篇钱小顺
  • 1篇孙称心
  • 1篇汪爱媛

传媒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华老年口腔...
  • 2篇实验与检验医...
  • 2篇第三届华北三...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四届全国临...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体内炎症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PSG检查确诊重度OSAS患者70例,其中40例合并高血压病。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真胰岛素(FINS)、C肽、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IR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CRP、FINS、血清C肽、HOMA-IR和HOMA-islet均较单纯OSAS患者明显升高。结论OSAS患者的慢性炎症通过形成胰岛素抵抗,在OSAS合并高血压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黎晓晖钱小顺李天志李金明孙宝君刘长庭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炎症胰岛素抵抗高血压
健康人群尿液电导率参考区间调查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调查健康人群尿液电导率生物参考区间范围,探讨尿液电导率与其他参数的关系及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健康人群10119例(年龄为96岁以下,男性5074例,女性为5045例),各种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尿崩症患者3449例随机中段尿液,检测尿液电导率;随机收集上述尿液250例,检测尿液电导率、渗透压、比重、肌酐、尿素、钠、钾、氯化物、尿酸。结果健康人群随机尿液的电导率呈正态分布;各年龄段之间F为15.73,P<0.001,差异极显著;男女之间F为5.90,P<0.05,差异显著;健康人群随机尿液电导率的生物参考区间见表1。各种疾病尿液电导率显示:尿崩症尿液电导率最低,依次为尿毒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小管-间质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肾泌尿系肿瘤等。250例尿液电导率与尿液渗透压(r:0.894)、比重(r:0.727)、尿钠(r:0.698)、钾(r:0.563)、氯化物(r:0.758)、尿酸(r:0.521)、尿素(r:0.556)、肌酐(r:0.495)呈正相关。结论尿液电导率反映尿液电解质导电能力,与渗透压正相关,是诊断肾浓缩功能新参数;健康人群随机尿液电导率结果呈正态分布,且与年龄段差异极显著,与性别差异显著。
马骏龙陆玉静黎晓晖丛玉隆
关键词:尿液分析导电率渗透压
碱性清洗剂去除生物膜机制探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碱性清洗剂对去除生物膜机制和效果。方法建立模拟污染物胡克污染物模型和生物膜负载片,使用生物膜清洗剂和酶洗剂在其工作条件下去浸润模拟污染物,肉眼观察胡克污染物模型的污染物去除情况,显微电镜观察生物膜负载片生物膜去除情况,并细菌计数法评价不同清洗剂对生物膜去除效果。结果从胡克污染物模型中可以看出,碱性清洗剂对污染物和生物膜的去除作用机制是减弱物体表面黏合力,同含酶清洗剂作用机制不同,生物膜载片对比试验电镜结果可以看到,碱性清洗剂对生物膜是明显地剥离效果;通过细菌计数法可以看到,生物膜清洗剂碱性清洗剂对生物膜去除效果同阳性对照组NaOH一致基本能达到100.0%,普通含酶清洗剂对生物膜的清除效率只有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碱性清洗剂通过减弱生物膜和物体表面黏合力作用完全清除生物膜,去污能力远远高于普通含酶清洗剂,在模拟试验中相比与含酶清洗剂能够显著清除生物膜。
柴海荣黎晓晖杨丽雅张建辉陈彦丽孙称心郭杰河丁志平
关键词:生物膜
MicroCT定量研究去势大鼠颌骨与胫骨的骨改变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应用MicroCT对Sp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去除双侧卵巢三个月后的下颌骨和胫骨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分别从假手术对照(Sham)组和卵巢切除骨质疏松(OVX)组各取大鼠8只。将全部大鼠深度麻醉后处死。取一侧下颌骨和胫骨,去净软组织。行MicroCT检查、骨组织病理学研究。所得数据经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大鼠去除双侧卵巢3月后,经MicroCT检查发现,OVX组大鼠胫骨:骨小梁数目减少,排列稀疏,骨小梁断裂;骨小梁面积比和体积比、厚度和数目,骨矿含量和骨体积密度等均较Sham组显著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增加,P<0.05。OVX组大鼠下颌骨:骨组织体积比、骨小梁厚度和单位体积骨小梁数目,均比Sham组升高,骨小梁分离度较Sham组降低,P<0.05。与胫骨改变比较,结果完全相反。另外,大鼠下颌骨的三维骨矿含量和骨体积密度也升高,P<0.05。骨组织切片病理学观察:Sham组胫骨松质骨呈条索状,骨小梁相互连接成网;下颌骨松质骨较致密,呈板状。OVX组胫骨骨小梁变细,分离度增大,新生骨基质减少。磨牙下方松质骨骨髓腔增大,牙槽突新生骨基质减少。结论:SD雌性大鼠切除卵巢3月后,下颌骨与胫骨的骨改变有差异。OVX大鼠胫骨近心干骺端呈明显骨质疏松状态,与Sham组比较差异显著,MicroCT影像直观、三维指标差异显著。OVX大鼠下颌骨,与Sham组比较,骨量增加,结构致密,但已有骨生成减少表现。
郭宏刘洪臣顾斌王晶孙建合汪瑷媛黎晓晖
关键词:骨组织计量学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及病理分期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凝血因子活性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对83例经肝活检确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检测凝血酶原活动度(P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和vWF。结果:PA从炎症G2期到纤维化S2期明显低于对照组S0期(P<0.05);凝血因子Ⅱ、Ⅶ活性在炎症G3+4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0期(P<0.05);因子Ⅷ活性水平从G1期开始均明显高于G0期(P<0.01),vWF活性水平从G2期开始明显高于G0期(P<0.05),因子Ⅱ活性水平从S2期到S4期明显低于对照组S0期(P<0.05),因子Ⅹ活性水平S4期明显低于对照组S0期(P<0.05);因子Ⅷ、vWF从S1期到S4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0期(P<0.05)。结论:PT活动度及凝血因子Ⅱ、Ⅷ、Ⅹ和vWF活性在判断慢性肝脏炎症轻重以及纤维化程度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
张立文彭文红黎晓晖鞠红梅丛玉隆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血液凝固因子
尿液红、白细胞定量计数不同测定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现有尿液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定量分析方法学的比较。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尿液600例尿液标本,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全自动尿沉渣智能分析仪AVE-763、以离心与不离心灌入定量计数板镜检法,分别对尿...
马骏龙陆玉静黎晓晖丛玉隆
关键词:尿红细胞尿白细胞
文献传递
健康人群尿液电导率参考区间调查及临床应用
目的:调查健康人群尿液电导率生物参考区间范围,探讨尿液电导率与其它参数的关系及临床应用。 方法:收集健康人群10119例(年龄为96岁以下,男性5074例,女性为5045例),各种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尿崩症患...
马骏龙陆玉静黎晓晖丛玉隆
关键词:渗透压导电能力
文献传递
残留溶血剂影响单通道血细胞分析仪MCV和HCT的测定
2000年
乐家新黎晓晖丛玉隆
关键词:溶血剂红细胞平均体积单通道血细胞分析仪
人血红蛋白α,β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从人外周血红细胞中提取出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得到人血红蛋白的α和β基因片段,与pT7BLue质粒连接后,采用Sanger双脱氧终止法测序的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将α,β基因克隆进pBV220原核表达载体中,宿主菌经热诱导,在1.6×105处有特异的蛋白带表达。表达量达总菌体蛋白的20-30%,并经Western-BLot验证。
李晓霞彭文红黎晓晖
关键词:血红蛋白大肠埃希菌基因表达
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枸橼酸钠、肝素、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和CD62P与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血小板诱导聚集的影响。方法在不同抗凝剂情况下,采用血浆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观测70例健康志愿者血小板AA和ADP诱导聚集率和两个糖蛋白活化百分率。结果枸橼酸钠抗凝标本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与肝素抗凝相当,ADP诱导聚集比肝素抗凝低(P<0.05),EDTA抗凝标本血小板几乎不聚;CTAD管抗凝标本所测的两个糖蛋白活化百分率最低,枸橼酸钠抗凝高,肝素抗凝活化百分率最高;EDTA抗凝CD62P活化百分率高(仅次于肝素),PAC-1值很低,即EDTA对PAC-1表达是抑制的。结论枸橼酸钠为血小板聚集最佳抗凝剂;CTAD抗凝能最大限度防止血小板体外活化,是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抗凝最佳方案。
李祖兰白洁秦晓玲丁志平周和平徐雅萍杨亮程陈兴明李晓霞黎晓晖丛玉隆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流式细胞术血小板膜糖蛋白类抗凝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