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立
- 作品数:22 被引量:151H指数:8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锁骨下动脉闭塞机械再通的方法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研究锁骨下动脉闭塞血管内机械再通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32例症状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观察再通率及疗效。结果32例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中,用不同方法成功完成血管内机械再通后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全部患者后循环缺血症状和上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用适当方法行机械再通治疗锁骨下动脉闭塞安全、可行。
- 齐立焦力群李慎茂缪中荣朱凤水凌锋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
- JAK2-STAT3通路介导肢体缺血后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肢体缺血后处理组(Lpost组)、肢体缺血后处理+AG490组(AG组)。I/R组、Lpost组、AG组均做缺血2 h再灌注24 h,Lpost组:再灌注前实施肢体缺血后处理(缺血15 min,灌注15 min)3个循环,AG组:再灌注前5 min时腹腔注射AG490(l mg/kg),其他处理与Lpost组相同。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后,采用TTC染色测脑梗死体积,TUNEL法测定脑细胞凋亡。结果 1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加重(P<0.05);与I/R组相比,Lpost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减轻(P<0.05);与Lpost组相比,AG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加重(P<0.05);2 sham组大鼠无梗死灶,与I/R组相比,Lpost组大鼠梗死体积减小(P<0.05);与Lpost组相比,AG组梗死体积增大(P<0.05);3与I/R组相比,Lpost组大鼠脑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Lpost组相比,AG组脑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肢体缺血后处理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这一作用是由JAK2-STAT3通路介导的。
- 韦家俊李浩廖小明齐立吴岚刘开祥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肢体缺血后处理JAK2-STAT3细胞凋亡
- 170例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检查脑血管的重要方法,可直观准确地判断脑血管病变部位、程度及其侧支循环情况,指导进一步的诊疗。本文对170例脑梗死患者的DSA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颅内外血管情况,进一步评价DSA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2011年在我科住院的广西桂北地区脑梗死患者170例,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相关诊断标准。男性13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8.14±10.28)岁。合并高血压113例,高脂血症52例,糖尿病43例,冠心病18例,有吸烟史40例。
- 林小慧刘开祥曾爱源齐立唐永刚蒋静子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脑梗死脑卒中
- 吡格列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CIR模型组(B组)、吡格列酮干预组(C组)、GW9662+吡格列酮组(D组)及二甲基亚砜组(E组),每组16只。用线栓法制作CIR损伤大鼠模型,于术前3 d起分别给予各组大鼠相应药物(A组和B组大鼠为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均为每天1次,连续3 d。在缺血再灌注24 h后给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用ELISA法测定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HE染色观察缺血区病理学改变,尼氏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染色检测神经元数及凋亡细胞数。对大鼠脑组织NF-κB与IFN-γ水平(B组,C组)的相关性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A组相比,其他4组的NDS、脑组织NF-κB和IFN-γ水平、细胞凋亡数均明显升高,健存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0.01)。与C组相比,B组、D组、E组的NDS、NF-κB和IFN-γ水平、细胞凋亡数均显著升高,健存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B组、C组大鼠脑组织NF-κB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952,r=0.978,均P<0.001)。结论吡格列酮对CIR损伤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NF-κB的表达,减少IFN-γ的释放,使健存神经细胞增加、神经细胞凋亡减少,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
- 余智刘开祥廖小明唐永刚齐立孙军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吡格列酮炎症因子神经保护作用细胞凋亡
-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选择素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P-选择素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GBE低剂量组和GBE高剂量组;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GBE高、低剂量治疗组于术前30min分别给予相应剂量GBE腹腔注射,缺血再灌注组相同时点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90min再灌注24h后大鼠脑组织P-选择素表达、MPO活性变化;并进行TTC和HE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及GBE高、低剂量组P-选择素表达和MPO活性明显增加(均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GBE高、低剂量组P-选择素表达及MPO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GBE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减少更显著(P<0.05);(2)GBE高、低剂量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脑梗死体积分别为(109.2±9.34)mm3、(132.0±15.41)mm3和(191.6±10.92)mm3,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GBE高、低剂量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GBE高剂量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组。结论GBE通过减少P-选择素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缩小脑梗死体积而发挥脑保护作用,并且有剂量依赖性。
- 李浩刘开祥俸军林唐永刚齐立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P-选择素髓过氧化物酶银杏叶提取物
- 伴有前庭功能障碍的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一家系
- 2008年
- 先证者女,56岁。25岁时出现左侧耳朵听力下降,后累及右侧,至今双耳听力完全丧失。同时觉走夜路不稳,以致不敢在黑暗中行走。该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发作性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伴有严重的耳呜,耳胀。曾被诊断为梅尼埃氏病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查体:高级智能正常,
- 李清华刘开祥俸军林曾爱源吴岚李浩唐永刚齐立
- 关键词:非综合征性耳聋前庭功能障碍家系听力下降发作性头晕梅尼埃氏病
- 颈动脉支架术后血流动力学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相关因素。方法颈内动脉狭窄经过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后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32例和35例未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狭窄程度、球囊型号、支架的型号、病变靠近颈动脉球部及球囊扩张次数相关性。结果结果提示狭窄程度(B=0.536;P=0.024;OR=2.591)、高血压(B=-1.654;P=0.006;OR=0.131)、球囊型号(B=1.818;P=0.012:OR=0.133)和支架的型号(B=1.328;P=0.021;OR=2.29)、病变位于球部(B=1.613;P=0.014:OR=0.133)和球囊扩张的次数(B=1.328;P=0.022;OR=2.39)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继发的颈动脉窦反射引起血流动力学损害是常见的并发症,其血压、狭窄的程度、病变位于球部、球囊的型号、支架的型号及球囊扩张次数这些因素将会直接影响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齐立俸军林唐永刚谌艳芳焦力群李慎茂
-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心率
- 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探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超早期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13例发病4.5h以内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实施选择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其中颈内动脉闭塞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9例,全组患者经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及低密度病灶。结果:4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2例血管完全再通,1例部分再通,1例无变化,其中3例患者死亡,1例神经功能部分改善;9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7例血管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患者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超早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能使闭塞血管尽快开通,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但疗效与血管闭塞部位相关。
- 唐永刚齐立俸军林刘开祥谌艳芳廖小明
- 关键词:脑梗死颈内动脉动脉溶栓机械碎栓
- 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00年9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31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神经梅毒患者中间质型26例,实质型5例。31例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素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为阳性;22例脑脊液RPR及TPPA为阳性。神经梅毒患者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表现。结论神经梅毒症状表现多种多样,进行血清及脑脊液RPR及TPPA检查,同时综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 唐永刚齐立刘开祥俸军林廖小明
- 关键词:神经梅毒影像学
- 52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及肌电图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临床表现及肌电图(EMG)特点,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近3年来收治的52例ALS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EMG及其它实验室检查,分析其发病特点、临床特征及EMG特点。结果:50例为散发病例,2例有ALS家族史。男性36例,女性16例,平均发病年龄54.67岁,平均病程13.69个月。起病形式均为缓慢起病,逐渐加重。几乎均以肢体肌无力、肌萎缩为首发症状,大部分患者肢体远端症状重于近端。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肌和舌肌无力、萎缩及肌束震颤、锥体束征、构音障碍、呛咳及吞咽困难。无感觉障碍。EMG表现为广泛神经原性异常。颈椎磁共振(MRI)示74%的患者合并颈椎病。结论:ALS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EMG检查。EMG、MRI及一些血液学检查是诊断及鉴别诊断该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 林小慧刘开祥唐永刚齐立蒋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