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凌

作品数:3 被引量:82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层
  • 1篇地层构造
  • 1篇地质
  • 1篇地质年代
  • 1篇地质年代学
  • 1篇地质意义
  • 1篇独居石
  • 1篇碎屑
  • 1篇碎屑锆石
  • 1篇年代学
  • 1篇年龄
  • 1篇片麻岩
  • 1篇锆石
  • 1篇晚古生代
  • 1篇花岗质
  • 1篇花岗质片麻岩
  • 1篇佳木斯地块
  • 1篇构造学
  • 1篇古生代
  • 1篇缝合带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篇丁凌
  • 2篇韩国卿
  • 2篇刘永江
  • 2篇温泉波
  • 1篇李伟民
  • 1篇赵立敏
  • 1篇吴琳娜
  • 1篇赵英利
  • 1篇梁琛岳
  • 1篇李伟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内蒙古东部地区晚古生代地层构造演化研究
本文通过收集并分析大量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并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晚古生代的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变形特征和变形时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对研究区晚古生代地层的构造演化的研究,认为晚古生代地层经历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东西向构造变...
丁凌
文献传递
佳木斯地块花岗质片麻岩的独居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0
2008年
依据电子探针独居石Th-U-Pb化学法(CHIME)对分布于佳木斯地块北部花岗质片麻岩进行定年,其中独居石415 Ma年龄值报道了佳木斯地块北部存在志留纪晚期的岩浆热事件,(494.35±23.6)Ma、(506.96±52.20)Ma(、481.04±23.19)Ma的独居石年龄值表明,佳木斯地块北部存在500 Ma(晚泛非期)的高级变质事件,结合南部的锆石SHRIMP年龄数据,认为整个佳木斯地块都存在500 Ma(晚泛非期)的高级变质事件。该时期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地块可能已经拼贴到一起,共同遭受了500 Ma(晚泛非期)变质事件的影响。
温泉波刘永江李伟民韩国卿丁凌
关键词:佳木斯地块花岗质片麻岩
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北侧二叠纪砂岩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61
2011年
研究区位于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北侧,地理位置位于内蒙古东部草原区、大兴安岭南段,构造部位介于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西乌珠穆沁旗南缝合线和西拉木伦河缝合带之间,是讨论华北地块北缘与其北侧地块拼贴过程的关键地区.通过对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北侧克什克腾旗(简称克旗)和林西地区二叠纪砂岩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认为克旗地区原中二叠世"哲斯组"可能为一套晚二叠世甚至早三叠世沉积.克旗、林西地区二叠纪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其北侧的苏尼特左旗-锡林浩特-西乌旗南的岩浆弧,并有华北板块北缘物源混入,华北板块北缘与其北侧地块应在晚二叠世林西组沉积时期已经开始碰撞,导致林西地区林西组沉积具有南北两侧混合物源特征,板块碰撞的最终闭合的时间应在250 Ma左右.
韩国卿刘永江温泉波李伟吴琳娜赵英利丁凌赵立敏梁琛岳
关键词:缝合带锆石地质年代学构造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