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翼飞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运动疗法
  • 2篇细胞
  • 2篇下肢运动
  • 2篇疗法
  • 2篇老年
  • 1篇丹参多酚酸盐
  • 1篇凋亡
  • 1篇动功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型心
  • 1篇氧化应激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损伤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衰竭
  • 1篇尼可地尔
  • 1篇趋化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三○...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严翼飞
  • 4篇卢华文
  • 3篇邹东华
  • 3篇雷斌
  • 3篇何世安
  • 2篇雷斌
  • 2篇黄振坚
  • 2篇陈莉
  • 2篇何世安
  • 1篇周琛
  • 1篇陈昊
  • 1篇刘新丁
  • 1篇陈昊

传媒

  • 2篇内科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尼可地尔对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对体外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1的过氧化氢,给予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暴露24 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分析一氧化氮生成。结果氧化应激引起内皮细胞增殖抑制及细胞核形态异常,使细胞凋亡率从(11.9±3.4)%上升至(78.6±7.6)%。尼可地尔可明显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及细胞核形态改变,并使细胞凋亡率降低至(48.8±5.1)%;同时尼可地尔可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生成障碍。尼可地尔的保护效应可被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5-hydroxydecanoate部分逆转。结论尼可地尔可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及功能损害,该保护作用与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有关。
雷斌邹东华何世安黄振坚严翼飞卢华文陈昊
关键词:尼可地尔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凋亡
老年扩张型心肌病21例诊治分析
2012年
目的观察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对老年DCM的认识。方法对我院住院的21例D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多以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4例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1例诊断为晕厥待查,1例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误诊率为28.6%,明确诊断后给予利尿、强心、减轻心肌耗氧等治疗。本组4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病死率19.0%),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为心源性猝死,2例死于心力衰竭,其余病人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显效3例(14.3%),有效13例(61.9%),无效1例(4.8%)。住院9~122 d,平均28.9 d。结论老年DCM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预后差,治疗难度大。
严翼飞卢华文何世安雷斌黄振坚
关键词:老年人扩张型心肌病
运动疗法促进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与PDGF-BB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促进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与PDGF-BB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将73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后非运动组与脑梗死后运动组,另选30例正常老人作为对照组。脑梗死后非运动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脑梗死后运动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减重步行训练。分别在脑梗死后1 w、4 w、2 m、3 m 4个时点检测外周血PDGF-BB水平,采用FMA运动量表评估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脑梗死后运动组患者其PDGF-BB水平在检测的4个时点均较脑梗死后非运动组高(P<0.05);脑梗死后运动组患者其下肢FMA评分从4 w(1 m左右)开始,均明显高于脑梗死后非运动组(P<0.05),且2 m时评分高于4 w(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后运动组下肢FMA评分与血PDGF-BB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0.67)。结论减重步行训练极有可能通过促进PDGF-BB的分泌帮助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邹东华何世安雷斌陈昊严翼飞卢华文刘新丁陈莉
关键词:运动疗法下肢运动功能
运动疗法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促进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α)对促进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后非运动组与脑梗后运动组,另选30名健康老人作对照。脑梗死后非运动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脑梗死后运动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减重步行训练。分别在脑梗死后第1周、第4周、2个月、3个月4个时点检测外周血SDF-1α水平,采用FMA运动量表评估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脑梗死运动组患者SDF-1α水平从脑梗死后第4周开始均较脑梗死非运动组高(均P<0.05);脑梗死运动组患者其下肢FMA评分从第4周开始,均明显高于脑梗死非运动组患者(P<0.05)。结论减重步行训练极有可能通过促进SDF-1α的分泌,进而帮助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邹东华罗进锋雷斌何世安严翼飞刘新丁卢华文杨振陈莉
关键词:脑梗死下肢运动疗法趋化因子CXCL12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2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44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2例和丹参多酚酸盐组22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洋地黄制剂、硝酸酯类药物以及心肌营养药物等治疗。丹参多酚酸盐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40滴/min,1次/d,疗程12 d。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变化、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试验及BNP变化等情况。结果丹参多酚酸盐组总有效率为86.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4%,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丹参多酚酸盐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单侧P=0.037);治疗后丹参多酚酸盐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多病因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能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严翼飞周琛何世安雷斌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