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平安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压水堆
  • 4篇水堆
  • 2篇低压
  • 2篇自然循环
  • 2篇两相自然循环
  • 2篇控制棒
  • 2篇核安全
  • 1篇电站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增殖堆
  • 1篇流场
  • 1篇流场测试
  • 1篇流体力学
  • 1篇流体力学研究
  • 1篇快增殖堆
  • 1篇核电
  • 1篇核电站
  • 1篇反应堆
  • 1篇反应堆安全
  • 1篇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核工程研...

作者

  • 9篇于平安
  • 7篇沈秀中
  • 4篇杨冠岳
  • 3篇徐济鋆
  • 2篇杨修周
  • 2篇黄海涛
  • 2篇田吉安
  • 1篇何方正
  • 1篇朱丽冬
  • 1篇张炳荣
  • 1篇徐明
  • 1篇汪晓林
  • 1篇张志毅

传媒

  • 5篇核科学与工程
  • 2篇核动力工程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核技术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压水堆上腔室芯部结构改进的流场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为了缓解对控制棒导向筒的横向水力载荷,确保控制棒能按指令在导向筒中自由升降和快速下插,结合服役中控制棒导向筒的结构,对上腔室芯部作了如下2种情况的改进:1对原PWR靠近上腔室出口管嘴附近的控制棒导向筒组件(对称的4组:0226,0325,1129,1228)加设了保护套。2改用33组控制棒导向筒组件的芯部,且对全部33组控制棒导向筒组件分别加设保护套。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以上2种改进情况的实验结果与原上腔室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分析,得到了这2种改进结构均能缓解流场对控制棒导向筒的水力载荷作用的结论。
于平安沈秀中杨冠岳
关键词:控制棒流场测试压水堆
两种上腔室芯部结构的流体力学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In this paper experiments with two upper plenum core structures, the upper plenum corestructure of Qinshan Nuclear Power Station No.1 Project and its improved core structure,respectively, are carried out in a 1/4 scale transparent model of the PWR upper plenum ofQinshan Nuclear Power Station No.1 Project. Water is chosen as the fluid. The experimental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carefully. The complex flow velocity distribution is ob-tained in the experiment with each core structure.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mproved upperplenum core structure can reduce the hydraulic load on the drop of cootrol rods is drawn.
沈秀中于平安杨冠岳
铅冷快堆固有安全性的分析被引量:6
2002年
为了研究铅冷快堆的固有安全性,本文完成了25MW铅冷快堆物理和热工水力初步设计,并进行了铅的充排放实验和铅的自封性实验。在此基础上,依据核反应堆固有安全性的理论,详细地分析和比较了铅冷快堆所具有的固有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铅冷快堆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先进核动力堆堆型。
沈秀中于平安杨修周徐济鋆
铅冷快增殖堆物理和热工水力研究
2003年
对25 MW电功率铅冷快增殖堆堆芯进行了物理和热工水力概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相同功率的钠冷快增 殖堆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从初步概算的结果来看,铅冷快增殖堆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快增殖堆堆型。
沈秀中杨修周于平安
关键词:快增殖堆
压水堆上腔室流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PWR作为核电发展的主要堆型,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是我国的主要发展堆型。但是对关系到反应堆安全运行的、直接作用在控制棒导向筒上的上腔室流场的分析研究,长期以来由于紊流流动机制的复杂性和上腔室中控制棒导向筒组件布置的密集性,这方面的研究一直没有深入下去。在压水堆运行期间,作用在上腔室构件上的作用力与冷却剂的流动特性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模拟实验弄清上腔室的流速分布,对了解作用在控制棒上的水力载荷,以及控制棒能否按指令在导向筒内自由升降和快速下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300MWe核电站PWR上腔室1:4可视化模拟体中,以水为介质进行了上腔室流场的可视化实验研究。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和N-J型应变片式测速仪测得了上腔室模拟体中的流速,并用归一化的数据处理方法,显示了整个流场的流速分布规律,找出了整个流速的最大区和最大值。从而为控制棒导向筒的结构力学分析和PWR上腔室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实验依据。
于平安沈秀中杨冠岳徐明田吉安朱丽冬张炳荣汪晓林
关键词:压水堆反应堆安全核电站
低压下两相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Ⅱ)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通过对低压下不同工况系统实验研究,总结了包括系统压力、进口过冷度、加热段进出口阻力、加热段管径等对流动不稳定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综合,得出了一个无量纲关系式。
徐锡斌徐济鋆黄海涛于平安
关键词:两相自然循环核安全
低压下两相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Ⅰ)机理探索被引量:7
1996年
对两相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机理性实验研究,系统压力范围为0.1MPa-0.4MPa。通过实验,分析了不稳定流动的机理,并根据其内在特性总结出两类主要的不稳定流动,为深入进行理论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徐锡斌徐济鋆黄海涛于平安
关键词:两相自然循环核安全
控制棒导向筒周围流场的模拟实验
1997年
采用对流场无干扰的动态应变片测速技术和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在以水为介质的300MW级核电站PWR压力容器上腔室1∶4可视化模拟研究装置中,测得了上腔室模拟体中各点的流速。从而弄清了作用在控制棒上的水力载荷,为分析控制棒能否按指令在导向管内自由升降和快速下插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也为控制棒导向筒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于平安沈秀中杨冠岳何方正高卫国张志毅田吉安
关键词:控制棒压水堆
运用空度概念的压水堆上腔室水力分析程序被引量:1
1998年
把空度概念运用于压力容器上腔室的流场计算中,以300MW核电站PWR压力容器上腔室的1∶4模型为例进行了模拟计算和结果分析比较,证实了把空度概念运用于上腔室流场计算的作用。最后把流场计算结果与在300MW核电站PWR压力容器上腔室的1∶4可视化模型中实测的流速结果作了分析比较,本程序的计算结果在上腔室的中部,尤其是在出口管嘴附近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沈秀中于平安杨冠岳
关键词:压水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