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成像方法对鼻骨骨折诊断和法医鉴定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轴位+冠状位扫描与后重建图像,并分析其在鼻骨骨折诊断及法医鉴定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鼻骨骨折患者的多层螺旋CT轴位+冠状位扫描与后重建图像的准确性,并与单一影像学检查形成对比。结果 196例患者中,1鼻骨线性骨折105例,无明显移位成角62例,有明显移位成角43例;其中单侧79例,双侧26例;2鼻骨粉碎性骨折91例;单侧21例,双侧58例,一侧线性另一侧粉碎性12例;3伴鼻中隔骨折52例;4合并其他骨折81例,其中上颌骨额突56例,眶壁20例,颧弓5例。结论鼻骨轴位+冠状位扫描与后重建图像能明显提高鼻骨骨折诊断的正确率,并对于法医轻伤和轻微伤的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 于洋张倩
- 关键词:鼻骨骨折轴位冠状位法医鉴定
- 影像检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 于洋张倩孙正君陈铁铮李君辉霍炎
- 该项研究通过对CT平扫、冠扫、增强及工作站后处理(二维重建、三维重建等)方法;MRI常规扫描、扩散加权成像、磁敏感成像等检查方法及结果的对比研究,分析各种检查方法对不同性质颅脑及颅面外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差异性,找到颅脑...
- 关键词:
- 关键词:颅脑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影像检查方法
- 颞骨骨折与正常骨缝在16排螺旋CT中的鉴别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总结分析颞骨骨折与颞骨自身及其周围各种骨缝的正常解剖结构在16排螺旋CT中的影像表现,旨在降低颞骨骨折的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该院16排螺旋CT诊断的75例颞骨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75例患者中:颞骨乳突部骨折23例,岩部骨折8例,鳞部骨折28例,误诊为颞骨骨折15例(岩乳管3例,蝶鳞缝2例,颞中动脉沟4例,枕乳缝3例,乳突导静脉压迹3例);陈旧性骨折1例。结论正确认识颞骨骨折与颞骨自身及其周围各种骨缝的正常解剖结构在16排螺旋CT中的不同影像表现,对于鉴别骨折,减少误诊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倩于洋孙正君陈铁铮赵文献张惠英
- 关键词:颞骨骨折16排螺旋CT高分辨率后处理技术
- MRI在诊断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DAI)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04/2014-04收治的DAI患者中随机性抽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CT诊断,研究组给予MRI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别进行CT诊断和MRI诊断后,研究组共诊断出246个病灶,其中非出血病灶为21.14%,脑深部病灶为24.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诊断的89个病灶,其中非出血病灶为8.99%,脑深部病灶为11.24%,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AI患者,采用MRI诊断方法,其诊断效果显著优于CT诊断,是临床诊断中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 张倩谢一男于洋
- 关键词:CTMRI
- 颅脑损伤影像学检查敏感性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CT和MR检查的敏感性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颅脑损伤的CT、MRI表现及特征,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复合脑损伤154例(脑挫裂伤、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硬膜下积液、骨折、颅内积气等)。结论 MRI对非出血性病灶及白质挫裂伤较CT敏感,尤其对额叶直回、颞叶下极及后颅窝病灶的显示更清楚,显示数目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MRI检查可作为颅脑损伤的重要检查手段,与CT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及误诊。
- 于洋张倩元小冬
- 关键词:颅脑损伤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 螺旋CT后处理系统在肺结节测量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CT工作站后处理系统对随访患者肺结节体积测量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分析接受低剂量CT扫描发现实性肺结节并定期随访的患者50例,共75个结节,由4名诊断医师利用GE AW4.2工作站高级肺结节分析软件进行肺结节自动分离;对比鼠标测量肺结节轴位最大截面计算体积,分别测量3次,用Bland and Altman方法及相关系数评价测试者间一致性及测试者本身重复性,评价三维体积测量与鼠标测量结果间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 72个结节成功分离,3个分离失败,分离成功率96%。通过对比分析鼠标测量结果,工作站三维体积测量技术表现出了很好的重复性及准确性。结论 CT工作站后处理系统对肺结节三维体积测量比鼠标测量的方法更具准确性及可重复性。
- 于洋张倩于健刘晓军王超刘洪钢毕文静
- 关键词:肺结节螺旋CT
- 多发性骨髓瘤影像学表现探讨
- 2013年
- 目的:进一步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MM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骨髓穿刺或临床证实的29例MM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29例MM中,X线平片阴性4例,CT阴性2例,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及骨质破坏。结论:MM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临床、影像、实验室与病理相结合可显著提高本痛的诊断准确率。
- 于洋张倩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破坏X线平片CTMRI
- 浅析1.5T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 :探讨1.5T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280例,对其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磁共振诊断为骨质改变192例,韧带损伤181例,半月板损伤179例,关节腔积液280例,均经临床检查、关节镜或手术证实,准确率100%。结论:磁共振检查能够精确地反映出膝关节的损伤部位、病理变化及其病变程度,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合理的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倩谢一男于洋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膝关节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