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诊为冠心病的非大块肺栓塞病人的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总结肺栓塞的诊断、抗凝治疗措施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误诊为冠心病的非大块肺栓塞患者的资料。结果25例患者初诊均以冠心病收治入院或从其他科室转入,最终确诊依赖于16排螺旋CT的肺动脉CTA,25例患者全部采用低分子肝素及华法令抗凝治疗,无1例死亡,临床症状较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肺栓塞的临床误诊率高,诊断需要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螺旋CT行肺动脉CTA检查是诊断肺动脉栓塞安全、敏感可靠的方法,只有通过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意识,并利用有效的联合诊断策略,才有可能有效地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正确率。
- 任军蒋超旦陆俊杰蒋建东
- 关键词:肺栓塞误诊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预后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使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将158例临床确定为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用常规治疗加首次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波立维)300 mg,po,随后两周每天150 mg,Po,两周75 mg,po qd;对照组78例,用常规治疗加氯吡格雷75 mg,po q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近期预后。结果:治疗组总有效数65例(81.3%),对照组总有效数49例(62.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两组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等联合终点事件分别为15%与29.5%,P<0.05;两组发生出血并发症比较P>0.05。结论:给予负荷剂量且短期较大剂量使用氯吡格雷治疗UA具有更好的疗效且安全,能改善UA患者的近期预后。
- 蒋建东任军陆俊杰
- 关键词:氯吡格雷心绞痛疗效预后
- 硝酸甘油倾斜试验70例分析
- 2004年
- 陈燕春杨松任军蒋建东
- 关键词:硝酸甘油心电图晕厥
- 20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回顾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剧烈疼痛是最主要的首发症状(90%),但初诊的误诊率较高,达70%,主动脉CTA是最快捷有效的诊断方法(85%)。结论临床医生需要加强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 蒋超旦王福兴徐亮季燕妮杨松任军蒋建东陆俊杰陈燕春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率首发症状剧烈疼痛
- 老年单纯性左心舒张功能不全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王福兴蒋超旦陆俊杰蒋建东任军
- 关键词:心脏功能不全老年人误诊
-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50mg30min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50mg90min常规方案进行比较。方法将符合溶栓条件的1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rt-PA50mg30min方案为A组,共76例;rt-PA50mg90min常规方案为B组,共82例。两组均先予rt-PA8mgiv,A组继之42mg在30min内ivgtt;B组继之42mg在90min内ivgtt,所有病例均联合静脉肝素治疗。以溶栓开始后60min及90min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治疗中出血并发症及30d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病死率等为观察指标。结果溶栓开始后60minA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B组(81·6%与67·1%,P<0·05);溶栓开始后90minA组与B组的血管再通率无显著性差异(81·6%与80·5%,P>0·05);30d两组的LVEF比较A组显著高于B组(58·1%与54·0%,P<0·05);A组与B组出血发生率及30d内病死率、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t-PA50mg30min方案治疗AMI安全有效,与50mg90min常规方案比较,能更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改善左心室功能,可为补救性PTCA或“易化PCI”至少多争取30min时间。
- 杨松蒋建东任军叶飞陈绍良
-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栓溶解疗法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院内心脏性猝死166例回顾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分析院内心脏性猝死 (SCD)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16 6例院内SC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院内SCD具有时辰、季节变异性 ,6 0岁以上占 6 5 1%。导致院内SCD的常见病因是冠心病 (5 2 4 % )、高血压心脏病 (10 8% )、风心病 (9 6 % ) ,导致院内冠心病猝死的常见病因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 (39 7% )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2 3 4 % )。 77 1%的院内SCD合并心力衰竭 (HF)。心脏骤停时检测到心室颤动最多见 ,窦性停搏次之。结论 院内SCD事件以老年人所占比例最大 ,是防治重点 ,对于AMI、UAP及HF病人应警惕其SCD的高度危险性 ,尽早除颤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之一。
- 任军陆俊杰
- 关键词:院内心脏性猝死病因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
- 中心静脉导管行心包胸腔闭式引流84例
- 2003年
- 任军陆俊杰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心包胸腔闭式引流穿刺部位
- 瑞舒伐他汀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至晚期或终末期的结果,也是目前引起大家关注的严重健康问题之一。在此疾病的发展进程中,常伴有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神经内分泌的激活、炎症细胞因子参与以及心室重构。通过对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干预,防止病情进展,
- 任军
- 关键词: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瑞舒伐他汀心功能
- 桡动脉与股动脉途径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Transradia approach coronary intervention,TRA)与经股动脉(Transfemoral approach coronary intervention,TFA)两种途径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10—2014年曾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 0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进,对照组中患者以经股动脉(TFA)冠状动脉介入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经桡动脉(TRA)冠状动脉介入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所得到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6.0%,对照组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2.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显著;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以及造影剂量:观察组中患者的穿刺时间及手术之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造影剂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明显;观察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两组患者直接差异较明显。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冠心病均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方法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方法,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临床上可优先选择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王稳杨松陈燕春蒋建东任军蒋超旦赵祥海徐亮
- 关键词:冠心病